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查干:野鹭秋水两相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6日14:14 来源:中国作家网 查 干

  家乡有过湿地,且规模可观。远远看去,水气氤氲而葳蕤一片。喻为水生植物的天然博物馆,也不算夸张。因而,水禽和昆虫们,把它当作自己的乐园,是理所当然。其中有一种水鸟,乡人叫做——查干得格力。查干,即白色。得格力,即独腿站立者。其中,体积较小的那一种,在平日里,喜欢把一条腿曲缩于腹下,仅以一腿立于水中,有点作秀的意思。独腿站立,是它的绝活儿。就是一流芭蕾舞演员的平衡术,也无法与之抗衝。它,就是白鹭。乡人所说的——查干得格力。

  在湿地水面上,低飞着大小不等的白鹭,是常有的画面。据说它们并非同一家族成员。资料称,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雪鹭等种类。但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浑身的羽毛均属乳白色。白得干净,白得优雅,白得无可挑剔。它们飞起来轻盈如棉,一旦遇风,便可逍遥于天。因而我们编着童谣唱:“得格力,得格力,像一团絮棉,野风一起,就飞上了蓝天……”它们升空时的飞姿,美妙若仙,让童年的我们好奇也着迷。于是,就有很多形容词生于脑海。然而,大多一闪而逝,失于无形。后来学到了汉语文,初次读到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佩服人家诗句的简约和美感。平平常常的7个字,经过人家一剪辑,就把白鹭诗意升空的美姿,自自然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生动又形象,既贴切又勾人心魂。相比之下,我们只以棉絮来形容,则显得笨拙了许多。

  后来,离开家乡闯荡四方,才发现,在数量和群飞的规模上,北方的鹭群,无法与南方的相比。这当然与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优劣有关。记得有一年的仲夏,我在南昌郊野的水面上,第一次看到成千上万的野鹭在水面飞翔,我惊愕不已。它们群飞时的气势,使我想起,起起伏伏推向天涯的无尽草浪。它们的姿态,那样地壮阔而优雅,仿佛与水天溶化在了一起。而它们落于枝头的画面,又如斯安静,使我顿然生疑:或许,那不是鹭,而是正在含苞待放的千万朵白玉兰。

  家乡的鹭群,活动范围显然没有南方的大。它们很少离开湿地和湖面,飞到草地或山林中去。偶见落于稻田里的,也不过寥寥几十只而已。秋风一吹劲,就展翅南翔,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亦无踪了。啊,这里只是它们稍作休憩的驿站而已。

  对季节格外敏感,是家乡鹭群的一大特点。秋色一显,它们便活跃起来。在微凉的秋水里,嬉戏追逐,一改往日独立水中的静谧状态,好像服用了兴奋剂似的。腾空落水,落水腾空,呱呱地叫,也不知说一些什么,更不知那种表现,是在传达喜悦还是离忧?我觉得,因为依恋这片秋水而心生惶惑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依恋北方的辽阔与空旷,也一定是它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吧?

  李白有诗云:“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旁。”这一时节的白鹭,有些好动,也显得心神不宁。传说查干得格力是思凡的一群仙女,她们熬不过天上的寂寞,偷偷下得凡间来。王母娘娘思女心切,派得秋风前来,催促她们速速启程。这些,当然只是人们的联想和推测而已。将它们的迁徙之旅编织成神话来传讲,也是一件美事。那一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所描摹的的画面,的确让人联想仙女们在归途中的飘然。

  一临8月末,家乡的天气便开始冷峻起来。白鹭们便成群结队地、有先有后地飞离这方湿地,飞离依依不舍的北方大野,悄然南归。于是,家乡的湿地,就显得寂静无声。不见了鹭鸟们的身影,我们也感到寂然无趣,心中少去了不少的欢乐。因为,少去了它们独腿而立的点点剪影,水面也显得凄凄然、空空然。这时的苇丛,给人的感觉,尤其冷清而单调。

  古人将此禽称之为鹭,一定有他们的道理,而且路字在上,鸟字在下,是在说明,路在空中的意思吗?我没去查过有关资料,宁愿给自己留得一份遐想空间。美好的联想,总使人的内心丰富而有情。诗歌艺术的绵延,也与抒情和联想有关。因为,凡美好事物,往往都会化作圣露,点点滴滴、无声无息,来滋养我们凡尘中这一颗疲惫的心,有一个词汇,叫做潜移默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