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齐世明:思想清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21日10:45 来源:解放日报 齐世明

  老谋子是位成功的“话题导演”。他用大明星、大制作拍的几部商业大片自不必说,不但早早便“山雨欲来风满楼”,而且很快都成了家家餐桌上的话题。他拍的多部艺术片或者说文艺片,也都从选角色开始,便氤氲着气氛,到拍摄之中,最迟是片子杀青,又成为娱乐圈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先前的《幸福时光》,寻找“幸福(少女)”,《山楂树之恋》,寻找“清纯(少女)”,2014年甫映便大获好评的《归来》,再次“寻找清纯”(陈道明饰演之男主角陆焉识的女儿丹丹、跳芭蕾舞的中学生),随之又一名“谋女郎”在校大学生张慧雯“清水出芙蓉”。在物欲似火,逐利如驰之当下,人们顺着老谋子的导筒与视角,开始一往情深地关注“清纯女”,这与其说是对一部影片、一个女主角的热望与关注,莫若说是对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今人生态的追索与思考。

  清纯究竟为何物?直教当今吃腻了看厌了闹累了活烦了的国人,两眼湿润地如此提起并关注?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清秀纯洁,清新纯净。当然,这只是字面浅释,其深意远非于此。

  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清纯,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干净和纯粹。清纯如露,有人道,清纯就是那张从来没被粉饰过的素颜。清纯似泉,有人言,清纯是简单自然、不做作不世故。

  其实,我们都曾清纯。看《阳光灿烂的日子》,那阳光下笑得天真无邪的少年就是当年的你我他;看《我的父亲母亲》,那春风里花围巾飘成一团火的村姑就是曾清纯的我们。大家都曾清纯过,只是今日“欲说当年好困惑”,说起当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清纯。

  拿最堪“时代多棱镜”之“职称”的银幕、荧屏来说吧,1973年,接拍处女作《窗外》的18岁“玉女”林青霞,像《小花》一样绽放的17岁陈冲,可谓1970年代的清纯代言人。在那风行浓妆之年,薄施粉黛的青霞,无论颦笑无不叫人怦然心动。

  80年代的清纯代言人,当属留下“银幕第一吻”的张瑜(1980年,《庐山恋》),与齐秦“纠结”了不止10年的“聂小倩”王祖贤。90年代的清纯女代表恐怕也要下“双黄蛋”:周迅版的才女林徽因、徐静蕾版的文慧(1998年《将爱情进行到底》)。接下来,要由颇具青春气质的高圆圆(《十七岁的单车》、《青红》)与眉眼如画的刘亦菲(王语嫣、小龙女)领衔2000年代的清纯了。连金庸不也首肯刘亦菲版小龙女嘛。

  行笔至此,应该说,每人都有一个“清纯女”,即清纯偶像。

  不过,看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版《红楼梦》,和被以“肥皂剧”之名挨批的种种都市剧、婚恋剧,无论古之宝黛还是今之白领丽人、都市“诸钗”,那般艳色,直至“风月无边”,谁的心头不会荡过隆隆的雷声,那是发自内心的呼唤:清纯,你在哪里?

  人如鸟,翅膀坠上重金,岂能高飞?眼睛里写满物欲,渴盼“一夜如何如何”,又岂能清纯?选秀种种仍属现时社会的“当红花旦”。笔者几番当评委,一次评选中,身边一评委,看着台上选手“人生难得几回搏”,表演得十分给力,却这样感叹: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人间少见一个清明世界,人群中自然难觅清纯之人。这是时代的问题——芸芸众生,谁能超然?谁的眼神不是如此?让物欲横流,利欲竞驰,这一“潘多拉魔盒”一打开,权和钱,成了这个时代一切情感之“门”,“门”为谁打开,谁就是成功者。

  为了能有幸跻身这“成功者”之林,人文精神怎能不沦为乡间厨房里旧桌子上的破抹布?清纯与高雅,又岂能敌得权力利益、“人脉”“关系”,而不至堕为“弱势群体”?

  而今确实清纯难觅,便只能想念、思想。思想清纯,“思想”一词在这里用作动词,就是思量、念头。笔者切望:让思想清纯之“思想”恢复名词,如若思想清纯之人蔚成时代的风景线,清纯还难寻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