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孙晶岩:抗战中的英雄母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08日09: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孙晶岩

  抗战年代,八路军和老百姓亲如一家。训令通常是军队下达的必须执行的命令。一九四二年,由于日寇的封锁和扫荡,晋察冀边区粮食奇缺,聂荣臻司令员发布了“树叶训令”:禁止八路军采摘村庄附近的树叶,树叶要留给老百姓吃,宁可饿肚皮也不能与民争食;一九三九年,在平西根据地,树叶都被吃光了,萧克司令员命令挺进军战士:第一层树皮不能动,要让老乡扒,部队只能扒第二层树皮吃。第二层树皮全是木质纤维,哪里咽得下去?由于吃不饱,挺进军官兵大多十分消瘦,营养不良,面呈菜色。正因为八路军把老百姓当成亲人,军民之间是鱼水关系,根据地才涌现出千千万万个英雄母亲支前模范,她们用乳汁和生命养育了八路军,养育了革命。

  蓟县的八路军之母

  河北省蓟县有个杨妈妈,她一八八七年出生于蓟县城西小刀剪营村,后来嫁到蓟县砖瓦窑村。抗战时期,她数十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救护伤病员,被子弟兵称为“杨妈妈”。

  有一天,一个叫做陶永忠的小八路腿受伤后在杨家养伤,他不能下地活动,大小便羞红了脸,不好意思让杨妈妈给自己端尿盆,杨妈妈说:“孩子,我是你妈的年龄,你就像我的儿子一样,有啥不好意思?”

  杨妈妈给他洗脸擦手,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擦拭伤口,换药疗伤。鬼子追了过来,杨妈妈让在她家养伤的八路军伤员蒙着被子躺在炕上,脸上抹上黄酱,额头上放一块毛巾,鬼子进了家门,指着土炕叽里呱啦地问道:“炕上,躺着什么人的干活?”

  杨妈妈机智地回答:“那是我的儿子,发高烧。”

  鬼子又问:“你的儿子得的什么病?”

  杨妈妈用手抹着眼泪说:“伤寒,怕是没命啦。”

  鬼子闻讯,用眼睛瞟了一眼炕上脏兮兮的人脸,闻到一股臭酱的味道,皱着眉头用手捂着鼻子赶紧溜走了。

  一九四五年五月,在冀热辽第十四分区召开的抗日群英表彰大会上,杨妈妈被授予“八路军母亲”的光荣称号。

  兴隆麻利嫂是俺们的救命恩人

  在河北省兴隆县蘑菇峪乡达峪村,有个妇女叫张翠屏,她的丈夫是八路军地下交通员朱殿坤。她性格豪爽,办事利落,人称“麻利嫂”。

  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一日傍晚,正在兴隆县五指山达峪村指挥抗日斗争的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接到急报: 七千多日伪军将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部团团包围,所有下山的路口都已被牢牢封锁了,敌人企图将被困的三百多名八路军将士一举消灭。在这生死关头,李运昌果断地下达命令,烧毁所有文件,将电台绑上手榴弹,准备拼死突围。

  天黑路险,应该从哪里突围呢?关键时刻,怀有八个月身孕、裹着小脚的麻利嫂出现在李运昌面前:“司令员,你们不能硬拼,你们三百人怎么能拼七千人呢?这条道我走过,朱殿坤不在家,我领你们走。”

  李运昌一看她挺着个大肚子,不同意让她带路。麻利嫂说:“你还是个司令呢,别婆婆妈妈的,赶紧走吧,顾全大局要紧。”

  大雪封山,滴水成冰。顶着怒吼的北风,三百多名八路军将士在麻利嫂的引领下,穿密林、过山洞,在阵阵枪炮声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突然,数十丈陡立的悬崖挡住了去路。麻利嫂让大家解下绑腿,结成数根长绳,自己脚蹬石缝肩背长绳手拽枝藤攀崖而上。这时,战士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悬崖又陡又滑,她刚爬了几步就滑了下来,幸亏被战士们接住。李运昌不再让她攀岩,她谎称要解手,要大家背过脸去,自己却麻利地再次攀上悬崖。到达山顶后,她把长绳的一头拴到山顶的树上,另一头扔给悬崖下的将士。三百多名指战员终于拽住绳子攀上崖顶。

  麻利嫂却累倒了,腹部一阵阵剧痛,她推开战士说:“兄弟们都闪开。”

  战士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突然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声。

  李运昌司令员急忙说:“赶紧的,打开手电,密密地围起来,给大嫂挡风。”

  借着手电的亮光,麻利嫂咬断脐带。李运昌司令员脱下大衣,把婴儿裹了起来,警卫员也脱下大衣,把麻利嫂裹起来了。大伙儿继续向西北走出六七里地,到了一个小村,李运昌司令员说:“大嫂,让你受苦了,感谢你。”

  她硬撑着坐起来说:“要感谢,老百姓得感谢八路军。你们要走了,您给这个孩子起个名字吧。”

  李运昌激动地说:“大嫂,这孩子生在了冰上,就叫冰儿吧。你吃了这么大苦,这孩子长大后,要让他知道日本鬼子的罪行。”

  两年之后,朱殿坤牺牲了,冰儿才两岁多,麻利嫂自觉担当起给八路军送信的重任。她的家给八路军寄存了十桶子弹,底下是子弹,上面是粮食,一桶是一百六十斤。有一次,鬼子来搜查,为了不让子弹落入敌手,麻利嫂把这些子弹一桶一桶地背到山巅,十桶就是一千六百多斤。

  新中国成立后,李运昌司令辗转找到了冰儿,劈头就问:“你妈呢?”

  冰儿说:“我妈一九八二年就死了。”

  李运昌难过地说:“你们吃糠咽菜,为什么不早点找我呢?”

  冰儿说:“我妈死前把一切都告诉我了,说老司令是国家的人,是办大事的,不要找老司令。我妈不让我找,我就不能找,我不能给您添麻烦。”

  身经百战的李运昌将军感动得哭了。麻利嫂死后,人们在她收藏的小木箱里,发现了七千多斤公粮欠条,那是李运昌和八路军留给她的唯一信物。她从未想过伸手向八路军讨要,只是留个念想。

  麻利嫂悄悄地走了,她没有任何荣誉,任何职务,但在人们的心中,她却永远是值得崇敬的抗日女英雄。

  沙塘沟里的支前模范

  在延庆县沙塘沟,有一支妇女支前队,她们做军鞋、做军袜、抬担架,无微不至地照顾八路军伤员。

  支前模范高文英已经九十六岁,满头银发,个头不高,身材瘦小,有点驼背。她的眼睛花了,耳朵聋了,谢天谢地,脑子非常清楚。

  她一九一九年一月十六日出生在延庆,娘家是后七村慈母川人,二十一岁那年嫁到沙塘沟,丈夫叫张华,时任昌延联合县县委副书记兼中心区区委书记的李荣旭介绍他入党,担任沙塘沟党支部组织委员、中心区青救会副主任兼沙塘沟村青年主任、自卫军队长、村公所粮秣委员。受丈夫影响,高文英也热爱八路军,仇恨日本鬼子,秘密加入了党组织,成为沙塘沟仅有的几个女党员之一,她全力支持丈夫参加抗日工作。

  沙塘沟是平北抗日根据地开创初期共产党最早的落脚点,张华又是共产党开辟平北根据地在当地最早发展的党员,他的家成了开辟平北根据地的秘密堡垒,也成了八路军温暖的港湾。

  昌延联合县的领导经常在张华家吃住,召开秘密会议,与会者有昌延联合县县长胡瑛、昌延联合县县委副书记兼中心区区委书记李荣旭、区委书记靳子川、县财政杨科长等人。每当他们在家中吃住、开会,张华、高文英夫妻就给他们烧水做饭,站岗放哨。

  当时,高文英家很贫穷,一年中有大半年靠野菜充饥。有一次,八路军来到他们家,实在没有粮食吃,张华和高文英就到自家地里摘下刚刚长出的青玉米,剥下嫩玉米粒给他们熬粥喝。

  高文英参加了沙塘沟妇救会,没日没夜地做军鞋、缝军袜、缝制米袋子,只要鬼子不来扫荡,她家的炕上总是摆满了做好的军装、纳好的鞋底子。延庆香河营村的孙进才是县大队的干部,敌人知道底细后四处追捕他的家属,他的妻子东躲西藏。高文英正在园家沟窝棚前忙碌,突然看到孙进才的妻子无处藏身,急忙把她请到自家的窝棚里,和妯娌、弟媳妇一道轮流照顾她几个月才躲过劫难,至今孙进才的后人都对高文英感激不尽。

  有一次,鬼子突然包围了沙塘沟村,高文英没有来得及逃走,鬼子用刺刀对准她的胸膛,严厉逼问:“八路军在哪里,你男人在哪里?不说,就挑了你!”

  当时,高文英的婆婆刚刚去世,她刚巧脚穿白鞋为婆婆戴孝,她灵机一动说:“我男人刚死,你们没看到我在给他戴孝吗?八路军在哪儿是老爷们儿的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会知道?”

  其实,高文英心里很清楚,丈夫和区干部就藏在村西的山梁上。这一幕,张华在树丛里看得一清二楚。鬼子一无所获,悻悻地离开了村庄。

  在沙塘沟,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张妈妈做军鞋,一做就是一整夜。不怕腰痛眼睛酸,哪管手上磨出了血。没有布拆衣裳,口粮磨面打浆浆。鞋子做的好又好,一双一双送战场。千针万线一颗心,献给亲人八路军。穿上军鞋上战场,多多歼灭东洋军。

  这句顺口溜是对杨妈妈、“麻利嫂”、高文英等人最高的奖赏,这些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英雄母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