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张志忠讲莫言”:文学研究走近大众的一种尝试(王春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03日11:00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春林

  自2012年莫言获诺奖已过去将近三年的时间。然而,对普通读者来说,莫言的获奖,很可能只被理解为一个振奋人心的热点新闻。莫言及其作品的思想艺术品质究竟如何,他们大都缺少深入系统了解的机会。因是之故,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五分钟课程网”陆续推出“张志忠讲莫言”系列课程,就无疑为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走进莫言的机会。

  张志忠教授多年从事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在莫言研究领域成果突出。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已经出版了莫言研究专著《莫言论》,近年来,张志忠教授更是主持了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

  截至目前,“张志忠讲莫言”系列课程已发布20余集,每一课程的时长都控制在15分钟之内。这样的时长,明显适应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比冗长的讲座,精练而重点突出的短时课程,无疑更容易为学习者所接受。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讲授难度的加大。要想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莫言及其作品讲透讲清楚,就要求授课者对莫言的创作要有全面系统的掌握,而且也得对中国当代文学有总体意义上的透彻理解。我们注意到,这20余集的课程,每一集都会有一个相对突出的主题,抓住莫言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质展开论述。比如“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就围绕“讲故事”这一主题而展开。《讲故事的人》是莫言获奖时的演说题目,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讲故事的人”。然而,德国汉学家顾彬却一直对用讲故事的方法写小说持怀疑态度,他批判莫言:“现代性的作家,他能够集中到一个人,分析他的思想、他的灵魂等等。他不会再讲什么故事,所有的故事已经讲过。我们从西方来看,我每天看报纸,报纸会给我讲最可怕的故事。一个作家没办法讲。所以我希望,一个作家会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这个样子。”针对顾彬的这一责难,张志忠从作家的个人生命记忆和时代的风云变迁两个层面,比较透彻地解答了莫言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的深层原因。

  同样的,在“《天堂蒜薹之歌》:政治情怀与文学本性”一节,张志忠也由一个责难而展开话题,从“政治和文学”的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莫言为农民发声的《天堂蒜薹之歌》。在本节课程中,他分析道:“《天堂蒜薹之歌》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是政治敏感、农民本性与文学情怀的非常机智而迅捷的融合。莫言荣获诺奖之后,海内外都有论者批评莫言没有体现出对现实政治的关怀。这种居高临下的指责,不是无知,就是专断。我的回应是:请你们先读一读《天堂蒜薹之歌》,再来评说莫言。《天堂蒜薹之歌》就明确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在这里,我们发现,张志忠不惮于面对尖锐的责难,并且能够正视针对莫言的责难,采用学者的理性严谨态度,有理有据地予以强力辩驳。当然,对责难的反驳,并不意味着全然肯定莫言创作的方方面面,否则,这就很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就在讲授《天堂蒜薹之歌》这一节时,张志忠也指出了这部小说存在的缺憾:“在《天堂蒜薹之歌》中,莫言用文字建立起一座独特的‘农民法庭’,代表农民发出了愤怒的控诉。在这座‘农民法庭’上,莫言让现实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沉默的大多数,尽情地诉说他们的伤心事。作为与农民处于对立地位的直接造成大量蒜薹滞销的有关人员,或者只是被派作招手即来挥手即去的角色,或者始终没有出面的人物,在这一事件中,他们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在作品中,他们却只是被置于被告席上,既无机会表现其内心情感,又无权利为自身辩护。这样做,失去了表现这一类在农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的机会,使这一部长篇小说涵盖生活的幅度也显得狭窄、单薄。”这种理性中肯的声音,不单是研究者需要的,也是网络“众声喧哗”中所匮乏而亟需的。

  尤其难得的是,“张志忠讲莫言”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莫言,而是把视野扩展到了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于世界文学的范畴之中。比如,在谈到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这一问题时,现代作家鲁迅、茅盾,当代作家余华等,都进入了讲授者的考察范围之内。再比如,在谈到历史学与文学的差别时,诸如亚里士多德和福斯特的观点,也都构成了讲授者论点的有力支撑。由于受时长的限制,针对每一个问题、每一部作品,不可能洋洋洒洒地铺展开来,但由莫言所发散而出的这些“点”,却足以在学习者那儿铺展出一个个的面。加之在课程之后,会推荐与本课程有关的“拓展学习资料”,这无疑也大大增加了课程的包容量。因此,虽然说每一集课程或针对莫言的创作,或集中谈莫言的某一部作品,每一课程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仅涉及到莫言创作的一个侧面,但20余集集中在一起,就足以相对完整地勾勒出莫言浩大的文学版图。

  相对纸媒来说,网络课程在声影展现方面无疑有着无法否认的优势。在“张志忠讲莫言”这一系列课程中,大量影像资料与声音旁白的加入,使得课程更加鲜活,也更容易为学习者所接受。网络所具有的低门槛和便捷性,毫无疑问为无缘聆听专业课程的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一点,理当值得我们借鉴、尝试。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