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新闻 >> 正文

王安忆:写作就是我人生的庇护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28日10:22 来源:新闻晨报 徐 颖

  写作40年,首次为新作《匿名》举办发布会

  王安忆:写作就是我人生的庇护所

  /朱克家   /朱克家

  说来难以相信,写作40年、出版了12部长篇小说和大量中短篇小说的著名作家王安忆,竟然从未举办过一次新书发布会。最新长篇小说《匿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安忆昨天破天荒在复旦大学举办新书发布会,与复旦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思和、张新颖展开精彩对谈。王安忆说,开新书发布会对她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她坦言自己是一个很怕出丑的人,“能不能请到嘉宾以及能不能有人来听,这些都是令我感到困惑不安的事情”。

  一次新鲜和陌生的写作机会

  《匿名》是王安忆继《天香》发表4年后又一部极具叙事特色和思辨意味的长篇作品,也是她文学创作40周年之际又一次全新探索。这部长达35万字的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小说以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案开端,一个退休返聘在民营外贸公司的上海老头被误会为卷钱跑路的老板“吴宝宝”,在经历了黑道绑架、审讯、失忆之后被抛入一个叫做“林窟”的大山的褶皱之中。在褪去了文明的外衣之后,他不得不进行人类的二次进化,在这片原始蒙昧的匿名天地中艰难求生。与此同时,他远在上海的家人开始了一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并行的抽丝剥茧般的寻找。

  王安忆表示:“以往的写作偏写实,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匿名》却试图阐释语言、教育、文明、时间这些抽象概念,跟以前不是一个路数的。这种复杂思辨的书写,简直是一场冒险。”她透露,这部小说对她个人来讲是一个非常新鲜的写作机会,写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种恍惚感。该小说写作历时两年零5个月,“是我整个写作经历中心情最复杂、跌宕起伏的。以往写好《天香》,写好《长恨歌》,我心里面总是觉得有几分胜算,这是比较踏实的。但是写好这部小说以后,我就是很困惑,从来没有这样子那么急切地想听到一些回应”。

  陈思和的话无疑对王安忆是一种支持。他一直对她说:“王安忆你应该要有勇气写一部不好看的东西。你应该写大段的议论,根本不照顾读者的心情,不管他们读得懂读不懂,你就写。”王安忆说:“当我怀疑自己时,常想到陈思和对我的启示。”

  我是个笨笨的做活的人

  在描述自己的写作风格时,王安忆说:“我确实不是浪漫的(那种作家)。可能莫言是浪漫的,他可以把自己一下子拔起来,飞到天上去。我真的是一个很笨的人,比如说我要让《匿名》里的人物到荒山里面去,我要花十几万文字。雨果他一下子让卡西莫多上了天堂,这是大师。而我恐怕是个笨笨的做活的人。”

  王安忆回忆好多年前在香港,一群年轻的作者和汪曾祺在一起。汪老会用一两句很精辟的话回答啰里啰嗦的问题。比如问他“短篇小说是什么”,他答:“短篇小说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说出来。”问他“长篇小说是什么”,他答:“长篇小说就是把你不需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王安忆笑称,自己就是那种把不需要说的话都说出来的那种人。“聪明的作家一个字可以点到穴位上。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不是聪明的作家,我没有那种飞扬性,我还是老老实实的,按部就班的,每一个合理性我都要考虑。”

  最不开心的时候,就写作

  在和读者探讨这一生中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时,王安忆表示:“最艰难的事情每个阶段都有,在插队落户的时候,最艰难的事情就是生活;回到上海以后,那时候最艰难的事情少一点;然后度过和母亲、父亲离别的日子,那是很艰难的。但是所有艰难的日子,对于我而言,还有一个庇护所,这个庇护所就是写作。”

  “别人说写作很苦,但是我觉得如果不写的话,日子过得很没意思。我最不开心的时候,就写作。一写作,我就安静下来了。我比较退缩,我总是企图回避和现实发生冲突”,王安忆说,“正是因为我们生活上都很弱,所以才会去写作”。

  说到当下市场对作家的冲击和影响,王安忆坦言,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在这么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来到之前,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读者,也拥有了固定合作的出版社,我们之间非常信任,所以说我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从某种方面来讲,我个人觉得市场是更科学的衡量标准,市场总是比意识形态来得好一些,它能比较及时和合理地反映一些需求。我对今天的时代并不是那么反感,我觉得这个时代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益处。尤其是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表达,这是比我们父辈的写作者幸运太多的一个时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