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学院 >> 思想交锋 >> 正文

乡土:物与人的承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08日13:44 来源:中国作家网 宋长征

  清明临近,放假3天,你会看见很多人驱车返乡,家里还有亲人的,一起上坟、添土、摆几样清供,寄托哀思;不能回家或无家可回的,顺便就在城市的 某个路口烧几张纸钱,也是一种对故乡的表达。冥冥中,无论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总会在某个节日想起自己的根,想起某座村庄,一些过世的亲人。这是文学之源, 包括偌大的北京城,记得王彬老师也说到,北京有3073年历史,发端于一个叫做房山区琉璃河镇的董家林的小村庄。

  这就是乡土的概念,把一座几千年的城市还原成当年的村庄,那么,我们只不过是住在一个比较拥挤的大村庄里,所有人概莫能外。

  很长时间以来,文化或者文学已经在很多地方很多人群中失去空间。我所在的小镇更是如此,年少时,镇上还有一家书店,镇街上还有流动的书摊,几个 村子还有一座图书室,还有书的影子。村里也会有几个识文断字的人,此为乡贤,意思是谁家有了什么大事,乡邻与兄弟之间产生了矛盾,就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 前来调解。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所谓的文化,就是电视剧、广场舞、烧香拜佛。

  读书的能指在这里有了最为明确的体现,就是父母期望子女脱离农门,能找一个不错的工作;子女就是好好学习为了奋力摆脱泥土的束缚。结果就是让村庄成了一座空巢,年轻人候鸟般归来离去,老年人在家里眼巴巴地守望。

  今年春节,微信上最为一致的景观就是,一些专家学者,在回乡探亲之时写下的文字,有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的义愤填膺,甚至以各种夸张的故事为 噱头,制造乡村新闻。而我要说的是,乡村早已无新闻,即便你挖掘得再深,也只是看见了乡土一角,泥土的永恒,农人本性的无奈与良善往往视而不见。我是一个 性格接近平和的人,就像我们脚下的泥土,生便生,发芽开花结果;死便死,枯萎凋零委身于大地。还有,从村落与城池诞生之日起,村庄与农人的命运也便定格在 了泥土,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农民就处在了劣势。这是一个循环不休的悖论,一面说着乡土的种种卑微、不开化、小农意识,一面是几千年来对乡土的压榨,时至 今日,你如果说让所有的农人离开土地也不会成为现实。

  乡土文学成为了在坊间流传的书写,太多人离开家乡,就难免有思乡之苦,看见路边的一花一草就会想起故乡,看见城市边界流浪的一人,就开始虚构一 些离奇的章节。而真正需要触碰的某些东西,比如薪火相传,比如农耕文明的传统理念,比如区别于城市欲望的挣扎与无奈之外的仅存的诗意,一个游离于泥土之外 的人很难看清。这是在场的失去,乡土成了一种借代工具,以模糊的背景承载人性的失去以及乡土精神的缺失。

  再就是断层,从空间上来讲,乡土与城市二分法让文学表达出现了断裂。在我来看,乡土无非是物与人的承载,有一个词叫物是人非,物的功用没有根本 的改变,泥土还在生长庄稼与野草,煮饭用的还是锅而非其他,再豪华的家具离不开木头,再宽敞的别墅离不开砖瓦。人也是,吃五谷杂粮,衣食住行每一样都离不 开村庄与土地。

  这里牵扯到传承问题,就像现在那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我们想要留下的不过是一些日渐模糊的脉络,从而告诉后人,世界从何而来,眼前的日子 从何而来,即使机械化现代化如何强大,也还是不能离开自然大地,吃的、用的、穿的、戴的,都不是凭空而来。我开始喜欢这样的梳理,从一件普通的农具、物 事,考证、分析它的实用价值,以及发展脉络,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比如猪的驯化、进化与发展。比如纺织的起源、流变与传承。这是一个烦琐的过程,《考工 记》《王祯农书》《齐民要术》《事物纪原》等等,弥补了我对农业文明了解的不足。当然,村庄与乡土成了现实中的背景,村庄里的人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 角,他们的悲欢、迁徙与无奈就成了书写的情节。我知道,这可能是一条不归路,每当梳理完一件或者一宗事物,泥土之上的演变就开始变得清晰,那些旧物的温 度、旧时的人,恍若眼前。

  最后归结到乡土文学失去的问题上来,无论是在场的失去,还是空间上的失去,都让乡土文学这个概念陷入尴尬的处境。农耕文明发展了几千年,现代社 会或者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一种巨大反差,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让精神文明的进步显得有些迟缓,传统品德的丧失,现代文明的颓废与凌乱,无不为书写提 供了巨大空间。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式传媒的兴起,人们对文学的疏离也更加明显。

  我倾向于一种有价值的书写,而不是情绪的漫漶,乡土或者城市,都是基于人性上的书写,这在每一种题材上都确定无疑。反观经典的叙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文学作品,都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母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