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学院 >> 思想交锋 >> 正文

短篇小说:前行与空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5日15:2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 菁

  梳理过往的文学尤其短篇小说,总有着某种的百感交集。尤其,对我这样的刊物编辑。我愿意更多地把目光困囿于2015年,困囿于我所在的《青年文 学》——由一斑窥全豹在我看来应是一个尚可理解的方法和认知方式。回顾在这一年时间里读到的那些有震憾感的文字,它们在打动我的同时,更让我深切地认知和 理解这个时代。

  作家梁晓声的《丢失的心》让人惊艳,他让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叫K,他说,他的心丢了。于是和家人一起开始寻找,直到儿子把“心”找了回来……梁晓 声借用这种具有荒诞感的方式阐述、诉说的,恰是承担,恰是我们这个时代共有的不幸和希望。拥有旧心脏的K完全是我们时代众生的生活态度,随着波和流,麻 木、满意而满足,不思考甚至鄙夷思考;而新的心,则让他思忖之前从未思考和认知的“那些知识”……在这篇让人不得不思考的小说中,可见对目前国人精神状态 的精确认知和辛辣讽刺。一年来,我们也刊发了像《立秋之日》(吴文君)、《瞳孔》(宋小词)、《一触即发》(强雯)、《我要去四川》(张敦)、《完美无瑕 的生活》(哲贵)等诸多“和这个时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担我们共有的不幸和希望”的小说,它们从不同的向度、不同的生活侧面展示着、开掘着我们的生存的可能, 并引发我们的不断思考。

  在小说这个艺术门类中,短篇小说的艺术感尤其重要,以至于我们无法不对其中的每个字词,每个段落和每个细节、氛围的营造进行细细打量。王安忆在 《短篇小说的物理》一文中曾这样评论:“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灵,它们极具弹性,就像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是的,好的小说里都有一个潜在的“精灵”在里 面,它总有惊奇溢出,让人意外,凸显美感的存在。王秀梅《见识冰块的下午》中就有这样的精灵存在:一个搭车的女人,她在讲述自己的旧故事的过程中影响到了 景致和天气,而当她讲完故事找到自己熟悉的村落、下车却不见踪影之后,一切才开始“逐步恢复”。王秀梅让这辆开往另一城市的汽车“走进了旧时空”,这一段 搭车的路其实是行驶在另一时间里的;而孙频的《柳僧》,其中的精灵则是另一副模样:它贴在生活上,贴着生活的筋骨和血脉,却有着极为精良的质地,个性鲜 明。陈鹏的《车位》和李清源的《晚节》,“精灵”的气息又有不同,而王族的《面对面》显得朴拙、硬朗、简洁,完全没有晶莹剔透之感——但艺术性从来都不是 单一的面目,精巧的属于,质朴的同样属于;有荒诞感的属于,完全是现实模样的也同样属于。其关键点在于,它能否吸引你,耐得住反复的阅读,并总有余味。

  “对于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和它必然的后果”——纳博科夫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我们在小说中要读到的并 不是生活镜像式的反映,而是经历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后的真实,我们能不能相信作家们所说的,其实完全取决于作家的创造力。所以,2016年《青年 文学》还特别开辟了一个“想象力”栏目,就是希望通过它彰显我们对于想象力、创造力的注重。《丢失的心》不可能在生活中发生,但我们信,甚至会更加笃定, 因为它戳到了时代某一问题的本质;《见识冰块的下午》也让我们相信,我们被营造的氛围拉进去并一起走完这场跨越时间的旅行。《骑马周游世界》(海勒根那) 也让信的是其中的温暖和真情,这个儿子总会有这样一匹马,应当有这样一匹马。于一爽的《十年》让我们信,我们信其中的情感纠结,信它就发生于我们周围。许 多时候,我都在自我追问:小说何用?短篇小说何用?作为文学期刊的编辑,期刊何用?我知道几种甚至几十种已有的答案,但我还时时会问下去。原来,谈论短篇 小说,我定下的题目是《前行与空寂》,而在我对其中的文字进行修改时置换了它。一年里,文学期刊会刊出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不乏很有艺术质地、很有现实针 对和前行意味的优秀之作,但对它们的阅读却是寥寥……空寂的感觉当然存在,而我更想强调的是承担,我知道,在某些作家那里,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和这个时代 所有的人一起,承担着我们共有的不幸和希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感受到,并一同完成这份承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