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学院 >> 思想交锋 >> 正文

奉荣梅:编辑和创作可以良性循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0日14: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奉荣梅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一个报纸副刊编辑和散文作家,觉得对自己的文学编辑工作和今后的创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以为,这其中有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三先”、“三性”。文学要雅俗共赏,作家和编辑不能降低读者的阅读品位,有责任提升读者的阅读品位。

  总书记说,“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这要求我们首先要有思想的自觉,有自己独立审视世界的眼光,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思想道德层面来说,在我们的作品中体现出一种向上与向善 的精神风骨,创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15年前,我曾提出一个观点,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定要具备“知性、诗性、智性”,他才能创造 出具有“知性、诗性、智性”的优秀作品。这“三性”,也是契合总书记关于优秀作品的定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关键词之二:“本土性”、“地域化”。作家的创作与编辑的工作都要追求创新,在新闻同质化的今天,文学版面以高质量的不变追求应对瞬息万变的时代。

  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 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这是对我们作家的人文素养、知识素养全方位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个优秀的作家要成为一个杂家,一个优秀的编辑也应该是个杂家。我近年来专注于湖湘人文精神的人文历史文化专题写作,准备撰写“流寓湖湘——历代外地名人湖湘遗踪”系列,撰写30个文化名人。

  在这次文化遗址考察的基础上,本人有了写作“流寓湖湘——历代外地名人湖湘遗踪”系列的计划。历代流寓湖湘的外籍文人在湖南为官、讲学、交游, 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与湖南本土文人的频繁交流,更是催生了湖湘文人的创作繁荣,促进了湖湘文化走向繁荣。我试图以历史文化散文的形式,兼顾历史、文 化、哲思,力图有历史的现场感,有对人物命运、与湖湘相关诗文的解读,还以女性细腻绵密的视角来探察剖析所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思想。这些文章在《老年人》 杂志以专栏形式刊登两年,形成了较大影响,被市文联、省作协评为2014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同时被出版社看重,列入了出版计划。

  关键词之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 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文学工作者和编辑,应该成为作家们的“经纪人”,为优秀文艺作品的出版、影视改编、版权维护牵线搭桥,让作家安 心、精心创作出社会效益好的文学作品,同时又为文学作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好推手,再来反哺文学创作,形成良性循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