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胸中秉正气 腕下化清风——《乾坤正气·廉政文化读本》(田耒)

——《乾坤正气·廉政文化读本》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12日10:3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田耒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成为中国大地上异常强劲的正义之波与民心之潮,其声势和影响史无前例。正如作家二月河在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采访时所说:“现在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置身这样的情势与氛围,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党和国家的廉政事业,自是应然之举;而与此同时,忙里偷闲,读一点以反腐倡廉为题材和主题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篇章,了解一下文学、文化与廉政建设的关系以及其发展脉络,则是件既有意义,又有趣味的事情。《乾坤正气·廉政文化读本》正是这样一本书籍。

  纵观中国文学与文化史,反腐倡廉的主题源远流长。早在孕育《诗经》的时代,唱着“国风”的无名氏,就将统治者比作“贪而畏人”的大老鼠,进而发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反复咏叹。此后,《左传》所谓“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吕氏春秋》所谓“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孟子》所谓:“可以取,可以不取,取伤廉”,都明显包含了倡廉戒贪,重义轻利的旨向。唐诗中多有忧患贪腐、呼唤廉洁之作。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从拒收张舍人所赠锦褥写起,一边抨击“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的腐败现象,一边表达“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的内心感受,可谓激浊扬清,光明磊落。李商隐《咏史》有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不啻是对历代执政者的一记棒喝。元明清三代戏剧小说勃兴,从关汉卿到蒲松龄,诸多作家笔下的清官与贪官,无不凝聚了颂廉斥腐、善善恶恶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一些名声远播的公廉之士,在注重行为操守的同时,亦留下了若干抒怀言志的名篇佳句,如朱熹的“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包拯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于谦的“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等等,其诗心与人格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委实难能可贵,感人至深。

  历史进入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在启蒙与救亡的交响中,赓续了反腐倡廉的主题。其中抨击贪腐的锋芒更是透过道德层面而进入制度领域。反腐倡廉主题在中国文学与文化血脉中,真正获得现代意义上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表达,还是在共和国成立之后。斯时,中国共产党人决心以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让人民政权长治久安。而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正是党和国家实现这一目标和理想的根本举措,因此,它自然而然地成为新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恒久话题和重要内容。反映到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方面,便是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感和高度人民性的反腐倡廉作品应运而生,且保持了常写常新、历久不衰的势头。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作家、学者立足于历史和时代提供的精神制高点,以崭新的目光和观念,来审视、思考和表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和廉政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和人性现象,从而使这一领域的创作生态和文化景观,呈现出以往少有的生动与繁荣——柯岩、梁衡、王巨才、王宗仁、周涛、梁晓声、阎纲、王春瑜、柳萌、朱铁志、王开林等诸多散文杂文作家,或追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洁奉公的事迹,或探究古今中外反腐倡廉的举措和经验,或直面现实生活存在的贪腐现象与人性缺失,其高蹈睿智的主体精神,直接呼应和支持着当今的反腐倡廉事业。而张平、二月河、李存葆、马晓丽、唐浩明、王跃文、杨少衡、王昕朋等若干小说家,则立足各自擅长和熟悉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以真切的生活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包含反腐倡廉全部复杂性与严峻性的艺术画卷,堪称是对这一领域的审美烛照。所有这些作品,连同那些经过时光淘洗依旧光华熠熠的经典廉政篇章,共同构成了中国廉政文化的文学资源,它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反腐倡廉意识,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廉政建设,无疑具有潜移默化而又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田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