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熬鹰》: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换(梁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30日08:47 来源:文艺报 梁 海

  老藤的小说《熬鹰》由4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组成。小说开篇拦腰起笔:“尚在金榜题名亢奋中的郑小毛,到庙西镇报到那天,被兜头浇了一瓢凉水。他被主管人事的副书记老胡告之,马上到白狼河源头的金花山村挂职村委会副主任,为期一年。”将故事的起始直接切入或变成了一个故事发展的动机,并为以后的叙述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由于父亲逼迫而考上公务员的郑小毛,刚刚上任就被指派到全镇最偏远的金花山村挂职锻炼一年,郑小毛的怨愤可想而知。为了让郁郁寡欢的郑小毛重振信心,金花山70岁的老支书金兆天给他讲了老范、老皮和师长有关熬鹰的三个故事。一介书生老范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金花山村劳动改造,整日怨天尤人的老范在金兆天的劝说下开始熬鹰。在经历了熬鹰磨砺之后,他明白了“熬,就是磨去锐气和戾气,在人和鹰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此与金花山的父老乡亲打成了一片。老皮本是八级钳工,在“文革”中当上了革委会副主任,“文革”结束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发配到金花山。同样通过熬鹰,老皮懂得了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从此重振信心,开始新的生活。师长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英雄,位高权重、颐指气使。但在与金兆天比赛玩鹰后,也豁然开朗,洞彻人生。老范当了大学校长,老皮去美国做了工程师,师长也被“熬”成了部长。

  老范、老皮、师长的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如同俄罗斯套娃,套扣在郑小毛的故事中。然而,老藤似乎偏偏要挑战读者的阅读惯性,他安排了一次精巧的回转,郑小毛熬鹰与老范、老皮、师长不同。或许是金兆天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给予了更多的期待,他带着郑小毛上山去捕“他还从来没捕到过这种翼展比人都高”的、被称为“风鸢”的金雕。捕获风鸢的过程出人意料的艰苦卓绝,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大大削弱了金兆天的气场。“金兆天性格大变,无论郑小毛怎么说,他都不再进山捕鹰。他烧掉网具,卸掉西屋挂了几十年的小秋千,金盆洗手不再熬鹰”。故事这样的结局极具颠覆性,这是金兆天对自我的否定,同时,也是对老范、老皮、师长们所“熬”出的苦尽甘来的质疑。小说的结局,虽说是情理之中,却绝对是意料之外。老藤为年轻的郑小毛安排了另一条出路。郑小毛不再熬鹰,而是在金雕凌空翱翔的雄姿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辞去公职,放弃了世俗眼中的“高山”,偏偏要在平地上走得更远。

  郑小毛最终走上了一条自由的、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生活路径。金兆天的“熬”代表着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和抱负,但同时也会导致对人性的摧残;郑小毛的“熬”则重在个体外在的生命实践与内在精神的交融。小说的结局蕴藉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与当下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关系?它是否需要进行现代化的转换?这个转换的途径又是什么?这其中裹挟着些许无奈、惆怅和悲怆,但在新生代郑小毛的身上又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一种呼啸而来的生命活力。可以说,小说的可能性,是仰仗生活的可能性的。我想,或许这也恰恰是老藤小说的魅力所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