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一个个人物汇成丝路历史(李治国)

——读《丝路记忆:“一带一路”历史人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7日09: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李治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文利刚刚出版的《丝路记忆:“一带一路”历史人物》是一部通俗的历史普及读物,该书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0世纪,时间跨度2000多年,人物从汉武帝到斯文·赫定。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共分为开路岁月、丝路盛世、艰难前行、东西交汇、他者发现五个部分。该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中国历史上那些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过不同贡献的众多人物,别具风采地讲述出来,在给读者厚重历史感的同时,也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用更活泼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掩卷深思,对此书有以下感触。

  第一,视野广阔,收放自如。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历史学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国家“一带一路”的重大政策构想下,历史著作该怎样去写,怎样为现实提供经验总结是一个新课题。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选择恰当的人物着实困难。该书虽然时间跨度长,但在众多历史人物中选择了34个代表人物。每个人物不但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独立成篇,且这些人物又是2000年中外交往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凿空西域到今天中外交流的新纪元,这些人物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共同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丝路记忆。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对这些人物的选择,不单纯着眼于经济方面的交流,还在政治、文化、外交、宗教等方面力图全景式展示。不仅记录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中国人,还记录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全面展示了传统中国与整个世界交往的历史记忆。

  第二,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充沛的表现力。

  不能否认,在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历史学作为古老的学科,已然有些步履蹒跚。史学家白寿彝曾指出:“通俗工作并不是多么简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深度是搞不好的。通俗不是粗俗,不是浅薄,而是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写通俗读物,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既要能反映出一定历史时代的科学水平,又要在文字表述上能够准确、生动。”《丝路记忆》一书则是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此书通俗但不粗俗,摒弃了各种“戏说”,体现了一个历史专业学者的职业精神,且文字优美,一些片段令人心动。比如写到第一位将佛教传到中国的龟兹国僧人鸠摩罗什,结尾是这样的:“正当中国第一次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的时刻,鸠摩罗什从丝绸之路上翩翩走来。他传奇的经历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也点亮了丝绸之路上的灿烂佛光。”文字优美,引人遐想。

  第三,美好的想象力。

  经过专业历史教育的人,一般秉持“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甚至一字一句都要有出处,不能随便说。其实,对于历史学本身而言,前代的文献,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全面完整地展现曾经的社会画面。后人在研究历史事实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断裂。此时,历史学者就要依靠已经占有的历史资料,进行一定的想象,连接史料间的空白。

  《丝路记忆》一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美好的想象力。比如本书中,汉宣帝刘询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一个女犯正在给一个5岁模样的男孩讲故事,听到高兴处,男孩还会笑出声来。这个孩子已经在监狱里生活了好几年,多亏了监狱里几位处于哺乳期的女犯相助,才有奶水吃。他一直体弱多病,于是大家都唤他‘病已’,希望他的病能随风而去。”自然这幅场景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母子之情是最常见,也是最感人的情感,在汉宣帝悲惨的童年里,这应该是正常人可以想象到的事情。

  《丝路记忆》作者吕文利,与笔者相识多年,认识颇深。文利出生于中国之偏僻一隅,求学之时,不避艰难,砥砺前行,在史学领域笔耕不辍,推陈出新,文章、著作不断面世,一直是后学励志的榜样。

  (吕文利著《丝路记忆:“一带一路”历史人物》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4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