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写工业题材 为创造者歌(赵晏彪)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2日10: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赵晏彪

  《中国创造》是我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我从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各种题材均有涉猎,唯长篇小说迟迟未能动笔。

  2008年的秋天,在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研讨会上,北京作协秘书长王升山说:“咱们北京作家写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不多,晏彪在化工行业干了十几年,有生活基础,我建议你写一部工业题材小说。”正是因了升山的这番鼓励,我开始收集素材,构思大纲。从2009年开始创作,至2014年三稿完成,历时五载寒暑,甘苦备尝。于作家而言,写作是出于真心的感动和热爱,出于一种欲罢不能的创作心理,如同面前有一座山,不攀登不足为快。

  在写作过程中,曾有好心人劝说,长篇小说不好出版,特别是工业题材的小说,费力不讨好。我以为,现阶段中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可以说,中国工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在中国的GDP构成中,工业占了近一半。全国有近千万的石化工人,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个领域需要作家给予更多的关注。

  写工业需要有诸多的专业知识,因为工业题材无法像农村题材、都市言情题材那样写。工业生产是很讲究流程化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所以难度更大。尽管如此,在这样的历史大变革中,能为中国工业正名、为中国创造正名、为那些为中国现代化做出贡献的企业家们正名,是一个作家的责任。大国之文学,若缺少工业题材的小说,无疑是种缺憾。

  我曾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工作十余载,对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熟悉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认知,是我创作这部工业题材小说的基石。写作要写自己熟悉的并且感动至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会得心应手,写刻骨铭心的人物会让读者铭记。反之,费力不讨好。

  一个作家,就自身的创作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写作方法上不断创新,找到自己熟悉的那块土壤持之以恒耕耘,找到那些能够触动自己心灵的故事倾心讲述。

  《中国创造》这部长篇小说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当今恰逢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工业化浪潮气象万千。我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作家投入到工业题材的创作中,把那些受工业生活影响的鲜活人物形象以最美的文学样式呈现出来,为中国创造者而讴歌,为中国文坛留下一部抒写中国创造者奋斗历程的工业题材作品,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留下一部工业企业改革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