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在另一片海上继续航行(张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09日09:52 来源:中华读书报 张颖
《斯通纳》,[美]约翰·威廉斯著,杨向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39.00元《斯通纳》,[美]约翰·威廉斯著,杨向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39.00元

  斯通纳的一生如此灰暗而失败,可是,从自我认识的方向上去看待,他的一生又是多么的非凡而荣耀。

  想来人生的无意义有两种:一种是他人眼中无意义、自己却笃定无比的信念。如井上靖的小说《天平之甍》里无怨无悔抄写经文的“业行”,最后,他以毕生精力所抄就的经文全部葬身大海。这样看似无意义的付出,世间有几人能认同?另一种无意义是别人觉得你不管怎么努力也只尔尔,自己也深深洞悉生命虚无的本质,可仍试图抓住点儿什么。《斯通纳》中的斯通纳大抵如后一种。是这个难以说清的“什么”使斯通纳区别于周遭环境里的他人,成为独一无二的、清晰坚定的自己。这个“什么”如同无形的冠冕,只属于那些同样卑微普通、却执着于自我寻找的人们。

  斯通纳的命运使人唏嘘而难忘,个性自然是鲜明的。可是在谈论斯通纳这个人物之前,我却想先谈谈书里那些次要角色们——他们是斯通纳生存的布景,也许也是我们此刻正经历着的世间百态。这些次要角色中并无大奸大恶之人,但他们无疑是作者眼中区别于斯通纳的“他者”。

  斯通纳的父母,两个毕生都在农场辛勤耕作的农人,从未想过要让儿子读大学,经政府工作人员的劝说,才同意供斯通纳读大学里的农学院,并认为他从农学院毕业后理所当然要回到农场帮忙。但斯通纳最后却“背叛”了父母,从农学转向了文学。斯通纳的父母默然接受了这一选择。斯通纳非常明了自己的选择对父母意味着什么,但他亦十分明晰对土地的那种越来越淡漠的感觉。这样的选择里无疑包含了阶层转换、断裂之痛,斯通纳在作出这样的选择时,未必没有挣扎,但这却是他争取自我所迈出的第一步。斯通纳的父母是他无从摆脱的出身背景。

  戈登·费奇,斯通纳的朋友与同事,在一战爆发的时候参军,后来,在战火中侥幸逃生,志得意满回到了大学校园,获得了不错的职位。他顺应国家意志,人生之路坎坷也顺遂。他总体上是一个明晓是非的好人,但他无意冒犯种种生存的规则。戈登·费奇是社会上的大多数,是每个社会都不缺的主流人群。

  劳曼克思,斯通纳人生当中先是罔顾、后来疲于应付的“对手”。书中关于劳曼克思的学生沃尔克毕业预答辩的那一段文字显示出一种隐忍的激情。在这场暗流汹涌的较量中,斯通纳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维护“这一个世界”,而要将污浊的“另一个世界”阻隔在大学之外。但他没有意识到,在“这一个”与“那一个”之间,并不存在由自我意识构成的坚不可摧的墙壁。劳曼克思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的成功者代表,有魄力有手腕,睚眦必报。

  伊迪丝,斯通纳的妻子,斯通纳失败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细究之下,这个人物讨嫌的行为背后,也不乏其成因——1980年有部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电影叫作《克莱默夫妇》,讲述一对表面风平浪静的夫妇,丈夫工作挣钱,妻子操劳家务、照顾小孩。有一天,妻子乔安娜终于忍受不了日复一日重复单调、毫无自我可言的生活,抛下丈夫和儿子离家出走,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影片包含着诸多女权以及道德伦理的诉求,可是从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来看,吸人眼球的,是愈来愈多的单亲家庭所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伊迪丝是生长在富裕资产阶级家庭的独女,一直如娇花被养在温室。父母乏善可陈的虚伪婚姻、淑女养成必须的禁欲要求如同囚牢禁锢着她,她内心敏感而抑郁。在有限的人际圈里,她选择了斯通纳作为逃离原生家庭的出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伊迪丝对斯通纳所抱有的抗拒或者是厌恶,是如此顺理成章。然而她的可悲在于,她将生存、连同她那抑郁而找不到出口的自我,全都毫不顾惜地踩进日常的无意义,以可悲的方式对抗生存背景里无声的残忍。而其女儿,也不过是在重复着其母由“逃离”而引发的宿命。伊迪丝是命运罗网里的迷途者与弱小者,毫无气力作任何实质的抗争。

  从这些次要人物去看待斯通纳,就很容易发现:斯通纳以其不易为世俗觉察的、巨大的抵抗力,抵抗住了向自己卑微出身认命的可能,与伊迪丝们同陷无助庸常的可能,与戈登·费奇们随波逐流的可能,以及与劳曼克斯们同流合污的可能。他甚至抵抗住了爱情巨大的诱惑力,只为了保全内在那个完整的、自由的自我。

  可是不免要追究,斯通纳跟所有这些人区别开来的原初推力又是什么呢?或许是作为启蒙者的阿切尔·斯隆老师,或许是文学本身。作者对斯通纳自我意识的苏醒的描写是极富感官意味的,那如同一阵微风在水面吹起涟漪的片刻,是斯通纳精神由混沌走向澄明的觉醒时刻,注定了他要在自我探索的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而他的自我内在的气质,也使得他在一些重大时刻作出了明智的选择。由三个年轻的代课教师所形成的小团体,日后各有各的命运,但在那场极富象征意义的三人对话中,显示出每个人的命运都其来有自。日后在战场牺牲的马斯特思揭示了斯通纳性格的本质,“一个顽疾”——他的似乎注定的世俗意义上的失败,他的软弱无能,他的天真固执。马斯特思还极富洞察力地就战争的本质作了一番探讨。他对战争的看法很明显带有某种超脱之感,以及一针见血的冷静残酷。作者几乎是在借马斯特思之口,说出他想要说出的,凌驾于一切历史之上的智慧的声音。

  事实上,无论是面临专业、职业的选择,抑或是面临国家意志对个人献身精神的召唤,斯通纳一开始并未显得是那样的笃定,而是那么的犹疑、迟缓,在犹犹豫豫中走向一个他自己通过不断内省得出的答案。以至于很难将这样一个意志薄弱的、不善决断之人,同后来那个,在沃尔克预答辩中咄咄逼人的斯通纳,那个与系主任据理力争的斯通纳联系起来。

  乔纳森·弗兰岑在《如何独处》一书里,有一段关于抽烟的妙论。弗兰岑说:“人为什么会吸烟,没有简单、普适的理由,但有一点我是确定的:人们吸烟不是因为他们是尼古丁的奴隶。我自己会养成这个习惯,我猜是因为我属于人生结构不够扎实的那群人。……我们欣然接受像尼古丁一般致命的毒,漂浮于碳氢化合物和亚硝胺制造的烟雾中,因为我们尚未找到其他娱乐或仪式来代替吸烟习惯所提供的既抚慰心灵又建立结构的需求与满足的节奏。”某种程度上,斯通纳也是“人生结构不够扎实的那群人”,但他经由阅读和写作建立结构,一步步走向坚定而清晰的自我。斯通纳的一生如此灰暗而失败,可是,从自我认识的方向上去看待,他的一生又是多么的非凡而荣耀。

  爱默生用他不朽的诗句启示人们:“如果我的小船沉没,它是到了另一片海上。”斯通纳们人生之舟的沉没,焉知不是另一场自由的航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