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空巢》:但愿不再忧伤以终老(李朝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8日11:46 来源:文学报 李朝全

  写什么对于报告文学而言至关重要。在这个问题上,也经常有作家咨询我,究竟该写什么。我的答案是报告文学作家一定要目光向下,脚踏实地去行走。彭晓玲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就是这样一部“用脚走出来”的作品,是作者历时两年,深入全国8个省13个县(市),探访70余个“空巢”之后,依据采集得来的第一手鲜活资料创作出来的。

  彭晓玲是一位关注时代大变革的作者。自1999年以来,中国便进入了老年化社会,迎来了“银发浪潮”。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14.9%,是世界上最多的。在一次采风过程中,彭晓玲发现了一个令她忧心不已的现象:随着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上学,导致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与之相伴随的是:社会与家庭不堪重负,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堪忧。

  人去楼空,人去村空,这几乎已成为当下中国乡村的一幅真实 写照。乡村留守群体以“993861部队”———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这也变成了当今中国最普遍、最真实的一种现实。关注留守者,关注空巢老人,成为了包括彭晓玲在内的一批作家自觉的社会担当。

  在《空巢》中,我们看到了乡村正在破败、凋敝,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遭到毁坏。与此同时,乡村的生存环境、人文环境亦日渐恶化。乡村不再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已变得荒芜而萧条,只有那些已经不堪其负的老者与妇孺在苦苦地支撑着我们的乡村大地、乡土中国。作者对于那些青壮年纷纷离去剩下的那一座座空落落的乡村住所投以了深切的同情、悲悯与关怀。她痛切地去寻访那一颗颗或闭塞或自我封锁、自我放逐的苍老而孤独的心灵,去抚摸他们身上的重负、创伤与疼痛,并且把他们遍体的鳞伤一一指明了给读者去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父辈祖辈正在经受的精神煎熬与折磨。这是大变革的时代、剧烈转型的社会带给一代人的精神苦役与创伤,是世纪之痛与社会之殇,是一代人用自己的生命付出为大时代所作出的奉献与牺牲。

  老人们已经很老了,他们还会更加衰老。但是,他们还要继续顽强地坚持着,忍耐着。历史前行的巨轮需要他们咬牙坚忍作出更多的牺牲。他们的生存处境正是作者关心与倾注浓墨重彩之所在。跟随作者的脚步与笔触,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老人在望眼欲穿子女们候鸟式的归来,在硬忍着抵抗疾病的侵袭,贫苦潦倒地生活,老了的肩膀还要扛起一个个家,不仅无法指望子女的反哺赡养,反而还要继续为子女去做牛做马,让子女来“啃老”。在他们眼里,衰老就是可怕的病。他们自称是“没有明天的人”,宁愿早死。远在异乡的子女无可指望,空巢老人只有一个人过日子,只要自己能做就自己做。他们总是有病也不去治,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或者,有的留守老人就终日待在房间里,独伴孤灯不安眠,“垂死挣扎”苟延残存;有的老人只想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一天只吃一顿饭;或者天天围着孙辈转,八十多岁了还得住出租房;有的老人到酒里去找安慰,或者干脆信仰耶稣基督以找寻灵魂的憩所……他们是一群社会的零余者、边缘人、被遗忘者。在他们的脸上,永远看不到笑容,没有欢笑与快乐。每位空巢老人都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忧伤与痛苦。

  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正是我们孤独的父老乡亲,形单影只,形影相吊。他们用尽自己的一生在为子女付出,即便到了本该养老享福的年纪,依旧还要为子女乃至孙辈辛苦操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者彭晓玲在采访与写作过程中始终沉浸在一种感伤、感动与感慨的心情里。她在采访自己的写作对象时,总是用心去抚慰这一位位空巢老人,尽己所能地为他们送去一个微笑、一次拥抱、一丝温暖,献上自己的一声问候、一句劝慰、一只小小的红包,或者陪他们一起叹气,一同无声地流泪。她在内心深处万分怜惜和热爱着这群孤苦的老人,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家人,并用女性作家细腻而感性的语言将自己的心情如实地记录下来,希望将这种感触传导给读者,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数以千万计的留守老人,关注空巢老人的生存、病苦,关心他们的忧伤与疼痛,其目的与用意只有一个,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孝老爱亲传统之时,不要再让我们的空巢老人流泪,不要让他们忧伤以终老。

  作者借助对数十位老人的故事的讲述,也提出了一个峻切而尖锐的社会问题:谁来养老?谁来抚慰那些苍老而孤独的心灵?她呼唤爱,呼唤孝道,呼唤人间真情,也呼唤更快更好地建立社会养老机制、救助机制和安慰机制。空巢是社会转型期之痛,是时代之伤,需要全社会共同直面这个痛点和伤口,采取有效的手段及办法予以弥补和填平。彭晓玲通过创作这部报告文学完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空巢》 彭晓玲/著,作家出版社2016年3月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