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怀恋崇高》读后感(石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7日09:26 来源:中国作家网 石 英

  最近,有幸读到了贺茂之的新著《怀恋崇高》(走进崇高丛书之一,人民出版社出版),激动、赞叹!细思之,有五字可概括我的感受:

  一曰,广:所怀恋对象之广泛,包括将军、成就卓然的专家、著名的作家等,还有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工作者,乃至勤于服务的工人师傅,可以说是凡为作者接触过的、交往过的、感受过的具有崇高品质、崇高行为的各层次、各行各业的人士,均在其笔下熠熠生辉。我言之“广”,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作者心胸之广,不单以身份、品级取人,而能以海纳百川之胸怀理解、推动宽广无限的精神世界,使崇高的思想达到了主观自我与客观大我之完美契合。

  二曰,真:作者笔下之人和事,无不充满至真至善之情。而作者同样也不是为文而文,乃是真情之文、真切之文。很明显,只有具备完全真情之心,诉诸真切之事,才能打动读者,激发读者。应该是:真的人真的事感动了作者,作者又以真的文感动了读者。这个“真”,其核心是主义之真,亦即夏明翰烈士诗云:“只要主义真”;当然还有人情之真,二者不可割裂。这是最为难得的——即主义之真与人性之真的完美结合。

  三曰,深:这个“深”涵盖了主题开掘之深,情感深挚之深。这些成功之点的取得,固然源于作者的思想深度及文笔开掘之力度,而另一成因是作者善于让典型事例和精到的细节说话,以深化文章的说服力。典型事例如写张爱萍老自红军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几度谦辞并举贤,其心之诚、品格之高比一般豪言壮语更为感人,更令人难忘。另如写胡奇才将军抗战期间在沂蒙山区的种种传奇故事,基层群众口中的歌谣流传至今,而且又由迟浩田将军穿针引线使之更加传神!这类精彩的细节可谓比比皆是:如写逝者倪权同志生前与作者的个人情谊种种,将革命队伍中人与人之间一些正面、有亮色的细节表现得跃然纸上!突显了作者重情、感恩等非同一般的深挚。但读来又使人觉得十分质朴而毫无矫饰痕迹。这种大朴与大美的辩证统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深度而不流于表面的浮华,也是作为纪实文学典范之作的应有之义。

  四曰,公:如果说前几点虽也不易达到但尚有所能者的话,而这个“公”字能具者则更难能可贵,甚而可谓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说到“公”,人们自然会想到公心。34篇中所写之传主人士,当然都需要有公心者才能写好,但细论之则还不如此简单。因为其中有的全篇或文中某个方面涉及到的人或事,在比较复杂的舆论场中或在某个历史阶段中,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这部分人或那部分人之间的争论和不同的评价,有的甚至还有分量非轻的这个那个,但茂之同志多能出以公心,以历史的观点和大局意识做出公正的评价,理性地叙述乃至进行实事求是地辩正。在这方面,作者努力做到把握有度,有分寸感,争取恰到好处,而绝不是一味回避。“度”,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水平、一种识见,把握得好,无疑需要胆识,需要智慧,体现出一位真正的军人和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使大公的事业与传统的做人美德——正义感相得益彰,其目标仍然是走进崇高。

  说完了这四个字,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不仅是意犹未尽,而且是意犹不足。再思之,最能表达我要说的意思是“烈”字。不是温吞水,不是凑合将就,更不是含混无力。这是作家的一种独特气质,一种作品的突出风格。我注意到,当作者在涉及到张老的品性和业绩的状写时,作者所表现出的感情之烈,文词喷突之烈更为鲜明,力度非凡。可谓极炽烈,极壮烈,极酷烈!这种“烈”表明了作家在大仁、大义、大勇的课题面前毫不含糊,一往直前!酷烈的气势与作者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融为一体,蔚成大美壮美之境。刚柔并济,缺一不可。凡为好的文章,好的文笔,其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内在的辩证关系,不搞非此即彼,不搞单打一。烈而不躁,疾徐有致;昂而不骄,大气从容。这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功夫。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