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虹影小说中的诗性解密(欧阳江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5日10:05 来源:羊城晚报 欧阳江河

  虹影早期是一个诗人,去年我集中读到她的一本诗集《我也叫萨朗波》。虹影的诗歌写作跟整个中国的诗歌江湖存在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一方面她自己置身其中,是非常重要的写作者,但另一方面由于她1991年就离开中国,去了英国,已经有多年不在这个诗歌江湖,所以她的写作有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

  她的日常性既带有中国的印记,同时又有一种离开中国以后在伦敦才能获得的一种视野,一种疏离感,一种客观性,和把自己抽象出来的在场感。这一点对于诗人来说特别重要,又远又近,又在其中又置身其外。这种格式感不仅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的。伦敦在一个岛国,隔着大海观望中国和欧洲大陆,这样的视野体现在虹影身上。这种视野被换成文字的洞察力之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直待在中国的诗歌写作者身上不会出现的。所以她的诗歌出现这样一种格式感,这是特别珍贵的诗歌品质。

  虹影还有一个本事,就是她写小说,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我读过好几部,《K——英国情人》、《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她在写小说的时候,对文字的敏感和处理能力,以及在文学和人生后面,她有一种诗歌的逻辑。我和朋友西川、翟永明,我们经常谈到诗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无论从事电影、从事美术,还是从事小说写作、从事理论,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世界观后面的那个诗歌逻辑、诗人逻辑,其中有对人生的既留恋又隔离,既热恋又冷却。

  奇幻的《米米朵拉》,“奇幻”这个词特别好,最能表达出虹影在构思和写作创造中,所感受到的介于诗歌与小说之间,介于创造力与创造过程的享受回溯之间的元素。“奇幻”这个概念不是西方的,它是东西方交融之后、小说和诗歌交融之后、现实和幻想交融之后的一个被提炼出来的元素。

  读虹影这本小说,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从具体写作构想、人物逻辑的生成、叙事、美学风格以及对人生整个洞察功能作用之外,还被提炼出的一种真正的作家才有的特殊才能,就是文学的才能。她小说中这种文学意义上的奇幻,里面综合了很多魔幻元素,有西方的魔法,也有中国传统的元素,有些是文学的、神话的,有些是当代的、现代的元素。这是了不起的。因为我们一谈到中国魔幻的东西,或者是魔法、奇幻,就会想到《聊斋》、《西游记》这些。但是在《米米朵拉》这个小说中,她把重庆这个地域元素考虑进去,加入虹影女士生活特有的个人经验。《梅花党》、《夜半歌声》、《一双绣花鞋》,等等,这样在特定的革命时期的一些传说,带有政治性,但是当现实政治性消退之后,剩下些什么?它在文学中变成了什么?这个东西被我们很多人给忽略了。其实这些东西是可以作为文学创作、文学提炼的材料。对于这一点虹影异常敏感,她的记忆、她的乡愁,她作为一个重庆小女子,以及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所有这些综合起来后,产生了文学叙述的汇集和发散。巫文化是巴蜀文化的核心,它跟哈利·波特的魔法文化有相似之处,但是又生出诡异的东西。虹影在《米米朵拉》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恐惧,一下把我本人也带到那个语境。

  读者还可以从音乐角度来理解虹影这部小说。在虹影这本小说里面,我感觉到作者带入了音乐性,除了作为叙述要素以及结构转换的一些节点,对音乐原理和构造的借用处处可见。小说在诗歌逻辑之外,特别着力于音乐逻辑的介入。而音乐的逻辑有很多,这个小说的结构不是古典的奏鸣曲,那种三段式的稳定生成,主题、副部主题交替出现,然后快、慢、快,不是这种奏鸣曲式。好像更多的是随想曲的性质,虹影小说里有好多歌谣,是介于歌剧的喧叙调与咏叹调综合之后,以发散性作为构成要素的随想曲,这可能涉及她本能的一部分。

  虹影的小说里包含了美食、她的恋爱经历,还有她对于母女关系的感恩和享受以及更复杂的记忆。文学创作者的转换能力,除了介于肉身真实经验和词语经验之间的翻译转换以外,还介于种种不同的、各自专有的行话术语语码与文学语言之间的转换。虹影在这个方面是具有自己天然的一种转换能力。写作深处存在一些很神秘的东西,有时候你不知道就进入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加密的过程,而阅读和批评的过程是一个解密的过程,所以写作和阅读的相遇,有时候就是加密和解密过程的交叠。借用海德格尔在阅读荷尔德林诗作文本时的一个说法:“读,就是和写一起消失。”

  4月29日19:30,广州唐宁书店广粤天地店举办虹影首部奇幻作品《米米朵拉》读者沙龙活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