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今天,我们该怎样读书(博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5日09:46 来源:光明日报 博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为了解救公主,勇士圣乔治只身赴险,击败了恶龙,公主则赠予乔治一本书作为回报。从此,书便成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这则流传于欧洲中世纪的传说,后来成为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圣乔治日”的文化渊源之一。再后来的1995年,在西班牙的倡议之下,每年4月23日的“圣乔治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读书日”。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世界读书日发源于一个如此浪漫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如今每年的这一天,媒体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诸如此类的名人名言混杂着成功励志学,喧嚣在大街小巷。这一天也成为书商和出版界的狂欢节,数不清的腰封步调一致地合唱:要读书!在如此庄严肃穆的包裹中,书籍几乎被捧上了一座万众膜拜的神坛。

  没错,书是要读的。可现实中,书却总是因为严肃厚重而显得有些遥远,或在尘封的书架上,或在积压的库房里。反而每日亲近的是手机屏幕和朋友圈。读过了那么多鸡汤网文,却依然啃不下一本好书——这是众多低头族的真实写照。如此看来,相比于反复强调“为何”要读书,读屏时代的我们,恐怕更应掌握“如何”去读书。

  读书自古即有法度。孔子强调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子思有“五之法”,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子则有“三到”真言,谓“心到、眼到、口到”。古人读书精细考究,但那时没有互联网的诱惑,圣贤一家独大,倒也省事。相比之下,今人却时时有被垃圾信息和花哨图像“灌顶”的危险,如何自拔于噪声盈耳之境,方是当务之急。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预言了“世界图像时代”的降临。尼葛洛庞帝也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信息爆炸”的时代图景。一面是信息之海的汪洋恣肆,一面是图像的巨大诱惑,有人忧心忡忡,书籍阅读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果真如此吗?其实换个角度看,媒介的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阅读的无孔不入。譬如,过去正襟危坐才能读的书,现在无论走着、坐着、站着、躺着,都不妨其可读。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肤浅浮华,也可一击链接广阔深邃的阅读世界。

  技术的两面性,反衬的正是人性的两面。有人仇恨地咒骂技术进步,也有人理性地思索应对之策。《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艾德勒与范多伦就曾合写过一本有意思的小书,名为《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边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借书中的概念来说,对于网络信息既不能“闭目塞听”,便应当祭出“检视阅读”的利器,主动筛选,披沙拣金,培养建立起适应新时代的阅读习惯。

  然而大海茫茫,凭何筛选?首先恐怕要正视那些被污名化的网络短文章。“碎片化”作为网文的一大特征,一直难以摆脱肤浅、速食的“污名”。但“碎片”不等于“破烂”,正如一鳞半爪足以暗藏玄机,好的“碎片”能充当指针和向导,一击中的,既激起求知的兴致,也洞开书籍阅读的大门。笔者以为,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筛选这样的“吉光片羽”,应当是当代人阅读的必备技能,正如19世纪的英国人习惯从大量报纸中跳读筛选关键信息一样。

  当我们从略读中锁定了兴趣和书目,当注意力从碎片的海洋中抽离,贯注到自成一体、有始有终的书本上去,阅读的重头戏才真正登场。无论是通篇的细读,还是围绕同一主题的系统阅读。都要求我们有明确的问题和目标。阅读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猴子掰玉米”。漫不经心地浏览、三心二意地扫视,终究只是大众传媒时代的“快感式”消费。唯有实现从浅到深的过渡,与持之以恒的探索,才能步入阅读的殿堂,领略阅读的至境。

  当然,回归书本也并非意味着沉浸于纸质时代的“怀旧病”,或是旧文人的“恋物癖”,究其根本,还是要讲求阅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毕竟,对知识与智慧的上下求索,自古至今皆是阅读的本质所在。只要这一本质不变,无论是读图、读屏还是移动阅读,都不能阻挡人们凝视深渊的眸子,与仰望星空的目光。

  (博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