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让文艺评论更有力量(韩业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5日09:46 来源:光明日报 韩业庭
 CFP CFP

  言不由衷的假话、不痛不痒的套话、无的放矢的空话、晦涩难懂的“行话”,近年来文艺评论领域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让文艺评论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受到伤害,本应为文艺创作指明方向的文艺评论,自身却陷入“评什么、如何评”的迷茫中。另外,随着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人人都掌握着“麦克风”,在众声喧哗中,文艺评论的主流声音愈发微弱。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为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光明日报文艺评论中心4月15日在京成立。与会的评论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展开了一场观点与思维的碰撞。

  鼓励文艺争鸣 包容文艺批评

  “大花轿,人抬人”是近年来文艺评论中的一大怪相。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认为,文艺评论不是“吹捧”,要围绕文艺领域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展开,要鼓励文艺争鸣,唯有争鸣,才能有创造的活力,真理也会越辩越明。

  比如,为进行文艺问题和文艺作品的分析探讨,文艺界经常举办各种研讨会。“举办研讨会是开展文艺争鸣,进行文艺评论的重要形式,但研讨会贵精不贵多。”李准说,要把研讨会开得有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把准备工作做足,要根据会议主题,提前策划评论选题并分类和细化,提前跟与会评论家沟通,鼓励他们有意识地进行话题的交锋和思维的碰撞。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十分认同。他认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要鼓励不同文艺观点进行自由争论。为了方便文艺批评的开展,我们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主动为文艺批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管是批评对象还是社会,都要对批评者有足够的宽容和包容。同时,文艺评论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要警惕“自己就是真理的掌握者”的错误倾向。文艺评论不是单向的意见传输,而是评论者与被评论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文艺创作正是在交流与对话中逐渐成熟完善。因此,对待文艺评论,不管是评论者还是被评论者,都应保持一种对话的精神。

  文艺评论要起到引领创作风潮、指示创作方向的作用,就必须始终站在文艺的前沿发声。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所说,开展文艺评论要有话题意识、热点意识,尤其是主流媒体,要深入文艺现场,发现文艺热点并围绕热点有意识地开展策划,邀请不同评论家开展多角度探讨分析,把热点话题做深、做透。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王丹彦认为,文艺评论要善于批评,增强批评的实效性。面对文艺热点,主流媒体要积极设置议题,主动发声,从而形成舆论场的聚焦点。文艺评论者在开展文艺评论时,要把科学的理论运用到文艺实践当中,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地评论。文艺评论要及时精准,有的放矢,深度进入文艺现场,第一时间关注创作动态和思潮变化,打捞出新鲜而有价值的现象和线索,作出准确的判断。

  创新评论形式 丰富评论内容

  随着环境的改变,文艺观念和文艺经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文艺评论在文风、语态、形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因此更需要与时俱进。对此,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在形式上,可以提倡对话式评论、杂文式评论、散文式评论;在风格上,语言要新鲜活泼,风格要质朴清新,篇幅要短小精悍,可以提倡网言网语、快人快语,以贴近广大基层读者、观众的审美习惯。同时,要因势而变,大力推进评论载体、传播方式的创新,扩大主流评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当然,不管形式如何变,文艺评论仍然要“内容为王”,要把提供有思想、有观点、有内容的评论,作为文艺评论工作始终坚持的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文艺评论对评论家最大的考验是到底能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思想和观点。因此,每位文艺评论家,在发表评论的时候,首先要扪心自问:自己写的评论,自己爱不爱看。

  要想让文艺评论鲜活起来,就必须吸引年轻人才加入到文艺评论的队伍中来,然而,当下的文艺评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在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文艺评论者的地位不高、待遇偏低。范咏戈认为,要适当提高文艺评论家的社会地位,拓展他们的发声渠道,比如在各级政协中,可以适当增加文艺评论家的数量。此外,还要适当提高文艺评论的稿酬待遇,让评论家尤其是年轻的评论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艺评论工作中。比如,可以设立大型的文艺评论基金,由财政资金和社会捐助共同组成,从经济层面对文艺评论工作进行扶持,让评论家摆脱资本和市场的左右,独立地发出公正客观的声音。

  “不管是评论形式的创新,还是评论内容的充实,最终文艺评论都要回到原点——在艺术家和观众、评论界和创作界之间真正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说,文艺评论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观众普及知识,教会观众怎样去鉴赏文艺作品,只有在此基础上,文艺评论的其他功能才能实现。文艺评论者一方面要把专业性的知识通俗化,另一方面也要确保专业向通俗转化的准确性。文艺评论不能一味随大流、迎合大众而抛弃引领的作用,也不能自说自话、艰深晦涩而失去传播的功能。一篇优秀的文艺评论必须以自身观点为基础,自觉寻求评论者与社会大众的思想共鸣,理解和照顾大众的阅读需求,主动与读者、观众搭建沟通的桥梁,才能实现有效传播,发挥应有的功能。

  坚持正确导向 形成健康生态

  文艺评论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但坚持正确的导向不是对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进行重复阐释。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指出,文艺评论应秉持更加宏大的历史尺度去评点、解释文艺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文艺评论除了要明辨是非,更要提倡开诚布公的对话——不仅跟创作者对话,也跟读者、观众对话。文艺评论者要在这种对话中,为创作者总结经验教训,更要努力培养读者和观众的审美观,因为只有读者和观众的审美观提高了,才能倒逼创作者不断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进而推动健康的文艺生态的形成。

  “一说好,就是十足的好;一说坏,就是完全的坏。”极端化的思维模式让文艺评论常常难以起到沟通和对话的功能,也阻碍了健康文艺生态的形成。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开展文艺评论工作必须打破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模式,坚持全面辩证的哲学思维。文艺评论者在开展文艺评论时,不能止于简单的表态,要讲清楚“好,好在什么地方;坏,坏在什么地方”,既不能因为好而无限拔高,也不能因为有缺点而贬得一无是处。

  优秀的文艺评论是评论家和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良好的文艺评论生态也需要评论家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认为,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评论家要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不能私下里发表意见“很尖锐”,公开发表评论文章“像温开水”,要时刻做好得罪人的心理准备。作为媒体的编辑,在策划选题、约稿、编稿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批评与建议、批评与导向的关系,既要勇于剜“烂苹果”,又要让批评不影响文艺创作的大局和创作者的积极性。

  中国艺术报社长向云驹认为,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文艺评论,壮大文艺评论的队伍。同时,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的原则,倡导公道直言、实事求是的评论风气。在艺术质量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的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当然,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要精心策划批评的题目和角度,把握好评论刊发的时机,提高批评的技巧性,尽量减少批评的现实阻力。

  (韩业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