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石榴树精与少年的羽毛(刘绪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2日09:2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绪源

  《圣索菲亚教堂的秋天》,孟飞作,载《少年文艺》2016年第3期

  这篇小说6000字,写了两代人的两个意味相似的故事。主角是个正在上学的小男孩,他在班级里遭受了洗不清的冤枉;妈妈的故事则发生在31年 前,那时妈妈正读小学三年级,也是遭到了不白之冤。这故事一直延续到现在。男孩的故事是正面进入,妈妈的故事主要是从爸爸嘴里说出的,两个故事套在一起, 结构紧密,剪裁和布局十分讲究,一读就放不下。而叙述又十分从容,中间颇多写景和闲笔,一点不显迫促。这都体现了作者写作上的老练。

  当然,本篇的特色主要还不在形式结构,而在于作者牢牢抓住了对少年来说几乎是最严重的心理危机,同时,又通过爸爸的口,提出了独到的解脱之道。

  男孩喜欢画画,又对万圣节的化妆游戏充满期待,他要在那天扮演一个最吓人的发光白鬼。老师则穿着雪白的羊毛披风,扮了一位女神。可是到游戏结 束,灯光重亮的时候,大家发现老师的衣服被涂满了彩色颜料。那天,只有他手上有颜料的痕迹,也只有他的书包里有颜料,而且,颜料笔还是刚用过的。虽然老师 说不许乱怀疑,这事从此不许再说,但他觉得大家看他的眼光从此变了,连老师对他的态度也不一样了。他的精神几乎崩溃,已很难再在学校上课。回家说起这事, 妈妈抱住他放声大哭——妈妈的哭本身就是悬念,因为很少有妈妈会这样对待孩子的事。后来,家里又发生奇事:妈妈最珍爱的那棵大石榴树被人砍了。谁会干这样 的事?孩子已请假在家,妈妈也不上班了,爸爸带着大家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妈妈是信教的,她在里面祷告,爸爸就断断续续地讲了石榴树的事。原来那是妈妈的 少年往事,她在三年级时是品学兼优的班长,那时石榴树在哈尔滨很难见到,老师家的一棵石榴树不知被谁挖走了,偏偏它出现在了妈妈的院子里。妈妈对这棵树的 出现一无所知,也绝不承认这是老师家的树。大家对这事议论几天也就过去了,但妈妈完全变了个人,神情恍惚,常常突然说起树的事,听得人莫名其妙。后来,她 又做过几件出人意料的险事,差点把自己的同学害死,为的就是逼人说出真相。甚至,她后来和爸爸结婚,也与她想从他那里探出真相有关。这事已过去31年,别 人早已把它忘了,妈妈却一直不肯搬出祖屋,也一直精心保护着这棵石榴树,她觉得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然而,在孩子的事发生一周之后,其实是她自己亲手砍倒 了这棵树。在祷告室里,妈妈近乎歇斯底里,但在发泄完了后,走出教堂的妈妈已是神清气爽。她说:“它是一棵永远都查不清楚来历的树精啊,我跟它没有半点关 系,却执拗地让它侵扰31年,我后悔没有更早砍掉它……”而爸爸对孩子说的话更精辟:“她不是精神病,她就是太过珍惜自己的羽毛,太过担心沾染灰尘……” 受了妈妈的启示,孩子也解脱了,他懂得了要珍惜当下,不要那么看重他人的目光,他想好了要坦然度过自己的一生。

  少年与成人的最大不同,就是还保持着自身的纯洁和对人的信赖,所以最受不得委屈,只要能弄清真相,哪怕以死相拼或以一生交换,也往往在所不惜。 许多人间悲剧正由此而来。但世事的复杂远在少年的逆料之外,所以,这篇小说开出的药方,我以为是相当实用,也相当高明的。人理应活得更豁达、任性,对羽毛 的这种过分爱惜,也许真是大可不必的。

  这篇作品初读有点逆眼,感觉上编的痕迹稍重,母子故事重叠太巧,母亲的故事又太过强烈奇特。我首先是被作品提出的问题所震慑,又为那有针对性的 思想所慑服。再反思那逆眼的种种,我以为,就把它当一篇不是完全写实的幻想小说来读,又如何?只要能写出这样的问题和思想,又有这样的艺术感染力,不写 实,不也可以吗?其实作者不妨考虑以幻想小说形式来处理一些题材,有些故事本身精彩但怎么补也显得假,那还不如不补,在一开始就安排一两个“魔幻”细节, 让人知道你不是在严格写实,那艺术效果或许倒会更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