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花开时节又逢君——重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蒋述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1日14:19 来源:南方日报 蒋述卓

  阳春三月,又到了踏青的时候,又到了桃花盛开的季节。在那些取名为“世外桃源”或“桃花源”的地方,挤满了前来赏花散心的游客。他们在茂密的桃林里和青溪碧水间流连忘返,禁不住还吟诵起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正是在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景色里,今天的人们又与陶渊明相逢了。

  陶渊明作此篇著名的诗序是公元421年,距今已经1500余年了。但千余年来,人们始终会为他创造的“桃源境界”所倾倒,也为他制造出来的“千古之谜”所吸引,原因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人间仙境和文学胜境。

  说陶渊明写的是诗序,是因为他后面还带有一首诗《桃花源诗》,按文体来说正是诗序。但作为诗序又的确太长了一点,长得像一篇散文。细究,它更像一篇小说,因为它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而且还似真非真,似幻非幻。这正是诗人陶渊明艺术虚构所创造出来的一个精神寄托,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过去的研究者曾说,这是陶渊明的政治影射,目的是针对当时善搞阴谋肆意作恶的刘裕的。如果将陶渊明此文仅仅限于政治,那就太低估了它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了。作为隐喻的桃花源,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修辞学,更多的是一种文本修辞学,它所具有的人性光辉和社会理想使它远远超越政治影射而转化为人类共同的一种精神理想——杰出的乌托邦: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生态和谐、民俗淳朴、人尽其能、老幼皆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融洽。它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思和充满无限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正如再上溯到中国哲人所创造的大同世界一样,吸引着无数政客与文人为之咏唱。

  乌托邦的基本精神是为未来描绘一种境界,看似与现存世界格格不入,但却蕴含着早熟的真理。古往今来,中外都有对乌托邦境界的描绘,有的甚至渗透在哲学与宗教经典中。从其人性的共通点来看,乌托邦其实是人们用以颠覆现存世界的符号,是用一种尚未成为现实的“未来”激发起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与完善。卡西尔在《人论》一书里论人性时就高度肯定过乌托邦的积极作用和独特价值。乌托邦构成了人性追求美善的内驱力,因而可以超越时空、地域、族群而具有独特的魅力。难怪自唐以来,有王维、刘禹锡、王安石、苏轼等大诗人都和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诗》,苏轼甚至说:“吾意天壤之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他是最早看到“桃源世界”具有超越性的古代哲人。

  回头再说一说陶渊明此文像小说的问题。这是因为它通过虚构的文本使整个桃源世界变得梦幻起来。文章开始的时候,作者写故事发生的时间似乎是确定的,后续的人物、故事写得也似乎真有其事,但这只不过是为了缩短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而已,仔细追究起来,这其中却充满着不定的因素,如所见此场景的人物是虚化的,一个无真实姓名的渔人而已。关键在文章结尾时,渔人虽处处做好标志,但太守派人去寻找而“不复得路”,迷失了标志,也失去了这个世界。作者补叙的南阳高士刘子骥去寻找也“未果”。这“遂迷”与“未果”以及“后遂无问津者”的结局,终于造就了桃源世界的梦幻性。在日后的文学世界里,桃花源因此成为“方外净土”的代名词,“向往桃源”成为中国文人内儒外道的精神延伸,“渔人”或“渔父”也成为“归隐”的艺术符号。这正是艺术虚构赋予桃源世界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美学因素所在。

  在我们与陶渊明相遇的当今,我们当然不仅仅是赞赏他所创造的乌托邦,更重要的是赞赏他所创造的“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方式以及具有生态观念的乡村模式。当然,我们也会赞赏他那种不与黑暗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内在人格和不以委屈累己的价值取向。在今天创造美丽乡村、生态乡村的广东,我们所营造的“绿道”已搭建起通向生态乡村、美丽乡村的通道,未来之日怎样使村民在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同时,构建起和谐安宁的人际关系以及回归淳朴厚道的民风民俗,却是需要我们去花一番功夫的。去年我读过一位作家写的纪实文学《大国空村》,所言之事委实让人伤感与叹息。他笔下的乡村之景的确与“诗意地栖居”有着极大的距离。虽然他写的不是广东的乡村,但所作的提醒与警示却是我们必须去记取的。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重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会给我们当今创造美丽乡村、生态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的头三个月,我下乡去看过好几个生态乡村的样板,有广东佛山的,有贵州安顺的,也有河南信阳的,它们的推广意义显然是指向未来的。相信经过不会太长的时间,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会在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手中逐步变为现实。到那时,桃花源不只是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也会融化在我们的现代生活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