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黄会林:青春长与君(博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1日09:30 来源:人民日报 博 林
  黄会林(速写)    蔡华伟绘  黄会林(速写)   蔡华伟绘

  人到八十,黄会林还是没能歇下来。每次见面,她不是在紧锣密鼓地策划事项,就是刚风尘仆仆地打远方而来。外套一脱,呷一口水,甫一落座,便侃侃而谈。一头鹤发下,掩不住的满面荣光——80多岁的黄会林,时常让“80后”的青年人也自叹不如。

  “她是那种永远不会固步自封和自我设限的人,即使在悬崖边上,她都会往前再探一步。”曾经的弟子、如今身为博导的田卉群,这样评价她的“老院长”黄会林。

  与杏坛相守的一个甲子,她是出了名的“严师”。不仅治学从严、管教从严,也严于律己。与她交谈,能感受到她言语间的一丝不苟。认真——这是她如今依然活跃在讲台和学术界的一大标签。这些年,她又开始跟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死磕”。大名鼎鼎的“第三极”文化就源自她的鼓与呼。

  很少有人知道,这股子不趴下不服输的精神头儿,却是源自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女兵”。1950年,年方二八的黄会林初中尚未毕业,就在“保家卫国”口号的感召下跨过鸭绿江,由学生一跃而为战士。忆峥嵘岁月,朝鲜战场的记忆粗粝而鲜活。她曾经与战友连夜行军,躲避遮天蔽日的轰炸机。无数的坚守和牺牲,无数的生死暌违,也彻底击穿了黄会林内心那道恐惧的窄门。“从那时起,我就觉得我的生命不只是自己的,也属于无数牺牲的战友,此生唯有以全副力量,去实现他们未竟的遗志。”黄会林说。

  其实,幼时的黄会林本是在书香门第中熏染大的。她的祖辈原是前朝高官,父亲又是文化界的名流,自打1934年在天津出生,读书、习字、描红便是她的日常功课。只是民国之际,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环境,让幼小的会林更添一份坚强。像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慧一样,她希望凭自己的力量,谋求人生的自立。前线归来的黄会林成为工农兵之一分子,夙愿终至得偿。而此时,一道新生的大门也开始向她敞开。

  “上世纪50年代的师大可谓大师云集,中文系的‘八大金刚’在业内都是赫赫有名的。”黄会林所谓的“八大金刚”,是指当时以系主任黄药眠为首的钟敬文、刘盼遂、李长之、谭丕谟、陆宗达、萧璋、俞敏等学问大家。回国之后,黄会林选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偃武修文,深造读书。数十年光阴荏苒,黄会林由为学而为师,也同这些学界耆宿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在由文学向电影摆渡的中途,一位老戏剧家对她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个人便是夏衍。在“文革”期间,黄会林和丈夫创作了颂扬“走资派”陈毅的戏曲剧本《梅岭记》。“四人帮”倒台后,文艺界同仁敦促将其改为电影剧本。然而在当时谈何容易。关键时刻,文艺界的前辈站了出来,夏衍正是其中之一。这位戏剧名家不仅亲自修改定稿,还为她后来创作的《故都春晓》《彭德怀在西线》一一把关,萍水相逢的仗义背后,不仅有特殊年代的人情冷暖,更有“以文会友”的慨然大度。

  “夏公是在眼睛几乎失明的情况下看完剧本的。”回忆当年与夏衍的交往,黄会林至今感念。她形容这及时的匡助,犹如“极其宝贵的一线光明”,让她“在攀援中看到了希望”。

  有了几部剧作的铺垫,黄会林信心倍增。迈入新时期后,万象更新,她也同这个年轻的共和国一样,怀抱满腔热血。1986年1月,她将课堂里的戏剧改革转向剧场,率领百余血气方刚的学生,成立了后来被誉为高校戏剧“第一面旗帜”的北国剧社,当年便以黑马之姿,亮相莎士比亚国际戏剧节,一鸣惊人。戏剧泰斗曹禺亲自题词“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相赠。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临近退休的黄会林仍未止步。她临危受命,入主当时仍“一穷二白”的北师大艺术系,以惊人的魄力开疆拓土。20多年蜚声业界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正是在那时由她一手打造。

  “她到现在还保持着当年抗美援朝小女兵的意气风发,一直在路上,不改如初。”谈起自己的授业恩师,已是知名文化学者的于丹,仍感“仰之弥高”。

  这些年,黄会林沉下心来,开始转向宏大的学术理论建构。时移境迁,她蕴藏于内心的能量非但不见有些微衰颓,反而是与日俱增,越来越光彩四溢。80年光阴如梭,于许多人大概是“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但对于黄会林而言,这台澎湃激扬的大戏,情思未减,初心依旧,那一双眸子里迸射出的光芒,似乎仍述说着正当好的“青春”。

  人物资料:

  黄会林,1934年出生,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16岁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1954年被保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58岁时受任创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后创办大学生电影节。著有《夏衍年表》《曹禺戏剧结构与人物塑造》《故都春晓》等著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