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铁马冰河战士吟——读《屈全绳诗词选》有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11日10:34 来源:解放军报 徐成 潘毅飞

  任何艺术都是对生命的模仿,优秀的艺术作品背后总有着作者人生的影子。读《屈全绳诗词选》,仿佛看见一位军人跨过50年光阴、从青春年少到头发微霜的生命剪影。

  选集在手,启卷诵读,但见书中字词或用点染,或凭藏露,描绘出一幅幅格调雄浑、境界苍茫的水墨丹青。如《大漠春练》(1964年3月)一诗:

  昆仑暮霭淡,大漠夕阳红。百里草色浅,四野鸟不鸣。

  鹰逐山上兔,马衔塞下风。但闻角弓响,铁臂挽长弓。

  以文绘景,宛如在目。

  通过作者的笔触,夕照胡杨的边关景色、兵巡大漠的军旅生活……这些记忆的照片在我们眼前一一翻过,边关的雄奇、戍边的艰辛仿佛随着大漠的风尘从选集中飘逸而出,拂在读者的脸上。

  “莫因西去唱别愁,登楼高吟交河赋”(《踏莎行·偕友重登嘉峪关》)。其实,风景不只是水光山色,更是对精神的诠释,能看见怎样的风景取决于有怎样的胸怀。在作者内在精神气质的折射下,无论是边塞风情的冷峻苍茫,还是强敌当面的生死相见,都不带一丝一毫的悲涩凄凉,反而映衬出戍边军人身上抗争天地的蓬勃生机、搏杀强敌的决死气势、默默奉献的广袤胸怀。

  “深海有伟岸,高峰生坚冰”(《山水赋》),这些精神特质堪称磅礴雄伟,可谓豪迈刚健。它们是作者品格的高度浓缩,也是军人意志的集中体现。这里面,我们可以看见仗剑卫国的责任感,其使命之险,如履如临,不因天下承平而略减;我们可以看见血荐轩辕的英雄志,其决心之坚,宁碎勿全,未因年华渐长而稍安。自然条件越是严酷恶劣,戍边生活越是艰苦卓绝,这种特质就越是被环境所激荡、被写作所呈现、被读者所明白。

  “玉兔不知相恋苦,桂花树下自寻欢。天若有情天作美,赐团圆。”(《摊破浣溪沙·中秋望》)透过诗词,作者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也为军人这个特殊群体表达着内心深处特有的深沉感情——这种感情弥足珍贵,因为它被藏在心里,而不是写在脸上;这种感情清淡平常,并不擅长热烈的表达,却有着暖心解渴的巨大力量;这种感情韵味绵长,好似陈年佳酿,只有仔细体味才能尝到其中的甘甜,品出里面的芬芳。

  情到深处,必有所思。思虑有得,则识人生盈虚有数。所以,诗人的诗中有理,折射出玉壶冰心、独钓寒江的人生思辨,昭示着得失在彼、静听天裁的从容笃定。

  选集中的诗词,许多自有其妙,妙就妙在作者对宇宙人生自有一番看法,却非字句所能表达。然而虽未诉诸文字,但此中道理却已尽在纸上。如这首《垂钓》(2001年秋):“垂钓老翁何所托,凝目水上生细波。归途开篓说感悟,贪食鱼儿上钩多。”水中鱼儿可比官场中人。该诗没一句劝诫之语,却无一字不是在劝诫。作者自得于心,览者自会于意,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洞明世事透,留得当下真,为人如此,作诗亦如是。所以论理之时,作者颇和君子之风,如同他笔下的《和田玉》(1966年8月):“和田美玉名冠世,藏身昆仑难得识。劝君莫取市井物,踏破铁鞋当有知。”玉之为物,恰如世间君子:品格如玉,则光华内敛,自含君子谦谦之德;言语如玉,则感触温润,自蕴君子含蓄之美。这些诗作正是凭借只可意会的神韵静思,不可言传的幽趣情怀,从而超越了语言的符号外壳,如空谷回音,恰余韵绕梁,让人在久久寻味中凭借悟性慧心,得其意而忘其言。

  诗歌之巍然存世,最重要的不在寻章摘句、对仗猎奇,而在于有一股浩然之气,上如日星之璀璨,下若河岳之磅礴,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早岁执戈西塞外”(《赠友》)——50年前,作者在西北边陲枕戈待旦,那里正是昔日华夏之西域、今日中国之腹心。在那里,他看见了年年相似的戈壁荒滩,也看见了岁岁不同的争斗干戈。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回纥……这些民族哪个不是天性似虎如狼?哪个不曾在丛林法则中胜出,从而雄霸一方?又有哪个不曾有觊觎天下的志向?可是冬去春来,唯独汉文化虽历经忧患却至今屹立不倒。

  这是为什么?

  “三更燃烛学奇正”(《过夷陵》)——作者在躬身报国之际,总是不忘对这个问题孜孜以求。如今,“将军老去心如镜”(《赠友》),问题的答案却已在不知不觉间不言而明:若逢时因势,虎狼之族固然横行一时,但在历史的因果相循面前,时移世易在所难免;在文明的往复发展之中,盛极而衰不可回避——而曲折起伏的文明发展规律岂是凭借尖牙和利爪就能驾驭?所以当病弱来袭、牙松爪落的那天到来,这些民族往往徒叹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而在命运面前无力逆转,非但力挽狂澜为不可及,甚至连偏安一隅也不可得,所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源远流长,善以史为镜——潜渊待动时不忘朝乾夕惕,振翅奋飞间明白亢龙有悔,所以升可飞腾于九天之上,隐可潜伏于波涛之内。能乘时变化,方纵横四海!因此中华民族往往能启圣于忧患之间,奋发于衰败之中:商纣无道有周武维新,秦政暴虐见汉室兴起,隋炀骄奢则李唐更替,五代乱象为宋朝统一,明宗枯朽至康乾盛世,清廷积弱乃民国代之。新中国则崛起于危难百年之际,图强于一穷二白之间——朝代更替,华夏的基石却越垒越高!

  “将军据险唱,儒生依栏读。”(《登华山》)自古及今,中华文明,在武为剑,以韬略、勇武、哲思、气节自强不息;在文为诗,凭优雅、自信、仁慈、宽容厚德载物。拥有五千年传承的华夏文明永不断绝,我们永远不会是粗鄙无文的暴发之国,不会是寡廉鲜耻之邦!我们依然是那个外有华服文章之美、内有仁心礼仪之根的华夏民族,我们依然是那个文人能仗剑杀敌、武人亦可捉笔留香的汉唐后裔。

  如同《贺中华书局百年华诞》(2012年1月)中所言:“回眸几枯荣,盛世大业兴。编简垂古韵,付梓拓新程。人观四海浪,书领五洲风。百年再博弈,灵犀与时通。”

  笔墨在处,即咏华夏魂魄;诗歌所及,乃是中国精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