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奋斗是理想的载体(谷建)

——读耿耿长篇纪实文学《奋斗》有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8日11:08 来源:解放军报 谷 建

  空军作家耿耿的新著《奋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革命军人成长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刘建德原本是个因穷困而辍学的农村苦孩子,在日寇侵华、国难当头之际,他离家参加新四军,投身到了抗日战争的大潮中,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最终成长为自觉的革命战士和优秀指挥员。

  书中具体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在人民军队这座革命大熔炉里的锻炼成长过程。刘建德刚参军时固然有保家卫国的冲劲,但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对因贫困辍学心有不甘,想到外面“混出个人样儿来”。由于入伍动机“不够十分纯洁”,所以刚到部队时对日夜行军、频繁作战、生活艰苦、温饱不继的状况很不适应,思想上便起了波动,甚至一度想离队回家。在部队的悉心教育下,他逐渐懂得了抗日救国、为穷人打天下的道理,思想开始有了根本性转变。方向明确了,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此后,在漫漫征途上,他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训练中不怕苦累,吃苦在前,行军作战间隙还常在油灯下刻苦学习,自觉充实提高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他从一个普通战士提升为副班长、班长和干部。

  有了崇高的理想,有了为理想而献身的决心,刘建德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不怕牺牲。马山守卫战,他带领一个排守卫阵地,在头部两次负伤的情况下坚持指挥战斗,打退了敌人一个营在飞机、大炮支援下的疯狂进攻,歼敌数十人,保住了阵地;莱阳战役中,他们这些从未见过坦克的战士竟然凭着种地积累的经验,用麦草和高粱玉米秆将敌人坦克履带绕住,随即施以火攻,创造了“火烧坦克建奇功”的佳话……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始终以“打胜仗开庆功会,打败仗开检讨会,打死了开追悼会”的冲天豪情,以不怕牺牲,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南征北战,后又全身心投入国防建设事业,每个历史阶段都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主人公的一生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光荣辉煌的一生!

  那么,军旅生涯中他们难道从无牢骚和不满?当然有。比如部队从常吃鱼虾大米的鱼米之乡刚调到只吃小米高粱的山东时,一些战士就嘟囔着“反攻反攻,攻到山东,吃的烙饼,裹的大葱”,但经动员教育,又高高兴兴、斗志昂扬地投入新的战斗;刘建德带伤指挥战斗,打败强敌,守住阵地那一回,总结战斗时,“团领导却只字未提”,让他不免问个“为什么”,但问了之后便到此为止,随即想的是“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是“下次打得更漂亮”。这样的“牢骚”和“不满”其实很可爱,它蕴含着大义忠诚,奔腾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充满着奋斗不息的豪气。

  战争年代有没有软蛋孬种?有。书中写了一个缺理想、贪安逸、怕艰苦,战争年代开小差的指导员。一个当时在军区工作的同志乘坐三轮车,下车付钱时发现,车夫竟是当年那个指导员。双方都认出对方时,车夫自惭形秽,愧悔难当,无地自容。自此之后,这个衣着破烂、穷困潦倒的人再也不知何处去。有道是:“奋不奋斗不一般,英雄狗熊两重天”,千真万确!

  鲜明的对比告诉人们:“奋斗”是“理想”的载体。在人生的征途上,没有崇高的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而只有理想却不付诸行动,不经过艰苦奋斗,“理想”便是空想。这本书用真实的故事阐释了一个生动道理,值得肯定。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