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阅读高度引领后人(王坤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8日11: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王坤宁

  “实现了杨绛先生的一个梦。”看到摆放整齐的48册《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以下简称《外文笔记》),责任编辑陈洁很感慨。

  《外文笔记》这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出版工程,也是钱锺书读书笔记中分量厚重、内容丰富、价值可观的部分,共211个笔记本,约3.5万页,是先生循序攻读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希腊语等7种语言的历代书籍所做的笔记。该书所涉及的题材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等领域,涉及外国作家260余位,外国图书期刊4000余种。3月24日,在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外文笔记》出版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对于这套书的出版意义及具体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珍贵史料见证“大家”读书情

  “《外文笔记》不仅是钱锺书先生读书治学的重要资料,也是至今罕见的现代学术大师治学研究方面保存完整的珍贵史料。这次出版是这批珍贵资料得以面世的良机,对学术界具有非凡的意义。”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如是说。

  “进入钱先生的笔记世界里,读者便置身于一个令人兴奋的环境中,总能获得惊喜,总能有新的发现。”在《外文笔记》的整理者、《围城》德文版译者、德国波恩大学汉学家莫芝宜佳眼里,中国出版社能够在钱锺书友人的支持下出版这样的遗产,这将是向全世界开放、对民族间交流的慷慨贡献。

  2011年《中文笔记》出版后,已是百岁老人的杨绛就将《外文笔记》的整理提上日程。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并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的学者,钱锺书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国文学的阅读和研究,写下了大量的笔记,其中积累了很多材料和理念,更有将古今中外的书籍互相比较参证,融会贯通所获得的心得,总想有朝一日能够整理条贯,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但始终未能如愿。杨绛先生曾说:“我衷心期盼能在有生之年亲见《外文笔记》出版,不知是否奢望?”在杨绛眼里,对钱锺书来说,这些笔记或许“没用了”,但“他一生孜孜矻矻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的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

  事实上,《外文笔记》不仅是钱锺书读书治学的重要资料,也是至今罕见的保存完整的现代学术大师治学研究方面的珍贵史料。在笔记里,引人入胜地融合了富于启发的信息、风趣睿智的警句、文字游戏和趣闻逸事,还有感人至深的人生阅历与命运。

  再现学术大师治学精神

  留学第一年,钱先生涉猎的图书主要是用英文写的文学、哲学、艺术史和心理学著作。如圣茨伯里、艾略特、理查德·阿尔丁顿、欧文·白璧德、乔治·桑塔耶纳、洛夫乔伊、简·奥斯丁、查尔斯·狄更斯、艾兹拉·庞德等作家的作品,《国家人物传记词典》《大英博物馆文献》,还有陪伴他一生的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同时,他还深入研习法文,越来越多地阅读原文:圣伯夫、古尔蒙、阿尔封斯·都德、阿纳托尔·法郎士、巴尔扎克、博马舍、福楼拜、维克多·雨果,甚至还有《法语俚语表》……

  读到《外文笔记》的专家学者,无不被钱锺书先生高山仰止般的学问深深打动,对笔记中体现的厚积薄发、关注细节的治学方法予以极高的评价。大家一致认为,钱锺书先生对西方文学研究与理解的深入程度,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而《外文笔记》的出版,不仅可以让后人全面地评价钱先生的学术贡献,更重要的是,直接展现了前辈学术大师的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

  “他的笔记充满了审美的愉悦。”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说,钱先生读经典作品会反复读,先读原著,再读翻译作品,然后读相关文艺评论,最后再回过来读原著。“反复强化记忆,故可成段记诵。每次都形成不同的笔记,分布在不同的卷册中。”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认为,钱先生的阅读是“开放性的”,这表现在:一是兴趣广泛的阅读,经典作品、通俗小说、生僻文章均有涉及。二是他经常翻阅与时代密切关联的书刊。三是他打通了各国文化,发现了诸多共同点,可用来互相映照。

  2012年,杨绛先生请来通晓多国语言、在此之前曾为《外文笔记》做过初步整理的莫芝宜佳和她的丈夫莫律祺先生共同承担起整理编目这项艰巨的任务。他们曾先后三次来到北京查阅笔记手稿,回国后又借助网络为编辑答疑解难。

  莫芝宜佳说,《外文笔记》反映出钱锺书对书籍的热情、惊人的语言知识、无法抑制的求知欲和对生活的兴趣:文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和政治学、书信和自传、优美的诗歌、通俗的故事、轻松的笑话……一切都令他感兴趣,也值得他用飘逸的书法把长长的段落记录下来。“这使摘录笔记变得有趣而充满享受。”

  “万里长桥”连接中国与世界

  “《外文笔记》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世界奇迹’。”莫芝宜佳如此评价《外文笔记》的意义。她认为,它不是把中国与世界分隔开,而是像一座“万里长桥”,把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外文笔记》是《钱锺书手稿集》中分量最重的部分。这部使用了七国外语,涉及4000余种外文图书、期刊的笔记,体现了钱锺书先生深厚的学术修养,也体现了老辈学者对学术研究纯粹而执着的热忱。莫芝宜佳认为,钱先生与他的欧洲同行一样对古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都感兴趣。不同的是,他尤其对比较文学情有独钟,要以西方文学为“镜鉴”。而且,因为钱先生在中国文学和欧洲文学两方面的知识都很渊博,所以其学识深远,即便西方学者也很难比得上。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宝生认为,钱先生是百年难遇的大学问家,他的笔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中国今后学术发展的意义重大。这也让年轻人有了榜样、有了目标。

  翻译家郭宏安认为,手稿出版说明里面说“钱先生酷爱读书,一生用于读书的时间远多于写作”这句话非常正确。在郭宏安看来,读得多而写得少是大学者,写得多而读得少是小学者或者非学者。“钱先生对20世纪西方学术传统有很深的理解,他说过:‘古往今来思想体系这座大厦,还有一些可供利用的木石砖瓦。’我觉得《外文笔记》就具有木石砖瓦的作用。”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希安认为,《外文笔记》本身就是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可以看到我国最优秀的学者如何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解读差异背后的渊源。“它是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它的出版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们今天倡导全民阅读,学习知识、攀登知识高峰具有重要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