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丰富历史记忆 凸显时代精神(李炳银 李朝全 黄传会 郭宝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5日11:09 来源:河北日报 李炳银 李朝全 黄传会 郭宝亮
1966年3月,周总理在邢台大地震震中隆尧县白家寨村看望慰问灾区人民。(资料片)1966年3月,周总理在邢台大地震震中隆尧县白家寨村看望慰问灾区人民。(资料片)

  聚焦长篇报告文学

  《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

  党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动人篇章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主编)

  这部《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是作者对历史大事件的一次真实的文学的记录表达。我虽然对那场地震还有一些记忆,也有一些当年信息的沉淀,但这部作品我看得很认真,在阅读中依然获得了很多新的信息和感动。

  贾兴安的作品,首先使我感到了自己对邢台了解的肤浅。这里是尧舜禅让的地方,有唐祖陵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这都是我感到很新奇的内容。贾兴安很好地以地震为纽带,将邢台的地域历史文化与周总理在大地震中的及时抵达、动情关爱、指挥行动结合到一起,使历史和现实有了一个很好的贯通与衔接,感觉作品内容非常丰富。这样的题材内容,看起来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报告文学,写的是周总理当年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怀。但是今天写并不是单纯地回顾历史,更不是简单地炒冷饭,而是具有很明显的现实价值。随着时间的迁移和社会发展,这些年来,在历史文化领域,经常能够听到看到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现象。有些人打着重新认识反省历史的旗号,在对历史重新的评判过程中,有不少脱离当时时代环境的主观主义情形,有的还原历史的努力是有益的,但也有许多认识是不符合历史本来面貌的。在这个时候,真实地还原历史,还原当年领导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非常重要。

  我们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了领导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种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同甘共苦、真诚相连的感人情景,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思想品质与作风的表现。这些内容已经超出了邢台大地震救灾本身的意义。

  这部报告文学,对还原历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贾兴安广泛进行田野调查,设法对话当事人,仔细地调查历史资料,然后在大地震与周总理的交替联系这条线上给予表达,很真实,也很凝练和完整。作者抓住大地震这个事件,以对邢台历史的了解,对人民群众情感的生动描述,将周总理亲临地震灾区的过程讲得细致感人,政治的、人文的、现场的、知识性的描述也很充分。

  1966年3月8日、22日邢台两次地震后,周总理三次亲临地震现场,很多真实的事件感人至深。作家没有夸饰的语言,没有虚浮的张扬,写得很朴实很真诚,完全是真实化了的生活。文中写到余震还在发生,群众都置身于危险中,周总理说:“我怎么能怕危险就不去呢,还休息什么!”在行进过程中,总理看见有很多群众,就说,这么多人,就在这儿开个群众大会吧。还有好几次,别人在讲话,让总理坐下休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面对一个失去儿子的悲伤的老大娘,总理动情地对她说:“我就是你的儿子。”作品通过许多难以虚构的真实细节,从情感的深处写出了总理和灾区人民的血肉联系。文学作品中,细节可以表现很多用直白的语言说不出的道理。这些细节把总理的作风、言行和对群众爱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这部作品既为大地震留下了带有文史品格的书写,也是党和群众紧密联系的一个动人篇章。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坚实后盾,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鱼水真情。邢台大地震虽然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今天又有新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有所启迪。

  填补关于邢台地震报告文学的空白

  □李朝全(中国作协理论处处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关于地震的报告文学,大多都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应时而生,唐山大地震有钱钢采写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涌现出了诸如何建明的《生命第一》、李鸣生的《震中在人心》、李春雷的《夜宿棚花村》等一批优秀之作。然而,关于1966年发生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地震——邢台大地震,却一直未有相关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问世。贾兴安近期创作发表的《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无疑是必要的,填补了关于邢台大地震报告文学作品的空白。

  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这是一部地震志,是邢台地方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有方志的价值、地理学的价值、人文的价值,又有历史学、文学的价值。若干年后,亲历地震的人将越来越少,以后很难再有从亲历者那里采集来的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因此,贾兴安的这次采访无疑具有抢救历史的意义。

  作品塑造了可亲可敬的人民总理的形象。通过记述周总理三进邢台地震灾区,深刻表现了总理和人民的关系,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是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和“两学一做”教育的生动教材。党和群众应该是鱼和水、舟与水的关系,周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同人民站在一起,共度时艰,废寝忘食,高效率地开展工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总理的形象主要通过细节、语言和行动来表现。在灾区,总理轻轻吹去粗瓷大碗里浮在水面的灰尘,一饮而尽。看到群众都迎着风坐着等候,总理便让他们转过身来,背朝着风,自己却站在箱子上迎着风对群众讲话。准备的好车,总理不坐,就坐吉普;端上来的烧鸡,总理不吃,就吃面条……这些细节表现的是周总理爱民亲民为民的高尚情操。

  这部作品谋篇布局相当讲究,每一章都引用总理的话作为标题,构思独到。“马上准备,我要赶去灾区”;“大家不要怕,这是余震”;“这次,我们是和地底下的‘敌人’作斗争”;“重建家园后,我再来看望你们”等等,都生动地反映了总理迫切想要赶到灾区的心情,与灾区人民心连心,英勇坚定、顽强乐观的高尚品格,非常打动人。面对受灾群众,他一遍遍地说:“乡亲们,你们受惊了、遭灾了,我来迟了!”他号召大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他对给他拍照的地震考察队员说:“我又不是外国人,还用这么多照相机拍照?还是留着胶卷考察地震用吧!”这些鲜活的语言,表现了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洁品质。

  周总理的形象还通过许多具体行动来表现。在邢台,总理一直马不停蹄地视察灾区,看望群众,鼓舞士气。震后第一时间,他派遣数万官兵投入抢险救灾,组织了万人宣传队,既帮助恢复生产,更从事灾后心理疏导与救助。他勉励词曲作家深入生活为群众写歌,劫夫很快便写出了《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人心的作用。

  贾兴安通过这部作品探讨了邢台的抗震精神。邢台大地震,死亡8000多人,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却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是新中国第一次面对大地震,由此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抗震救灾经验,推动了我国的地震预报事业,为后来成功预报辽宁海城地震奠定了基础。它也为我国应对突发灾难性事件提供了丰富经验,譬如国家动员、八方支援,第一时间派遣军队救灾,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指挥,主动防范地质、疫病等次生灾害,注重对灾民的心理辅导等。这些都是邢台大地震遗留下的宝贵财富。

  邢台大地震更重要的是催生了抗震救灾精神。这是对邢台人文精神传统的传承延续,既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抗震救灾精神,也有邢台百姓知恩感恩报恩的精神。为了抓紧灾后重建,他们顶着电池都被烤化了的窑温抢着出砖盖房。为了报答当年西藏民众“良马济邢”的义举,33年后他们发起了“铁牛进藏”的感恩之旅。这些,都是对邢台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是这部作品着力表现的主题。

  历史的真实记录

  □黄传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之前曾遇到一位画家朋友,听说我准备到邢台参加一部报告文学作品研讨会。他马上问,是不是写邢台地震的?我问,你怎么知道的?他说,邢台这个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66年的那场地震。可见,邢台地震的影响是如此之广。

  我也是一名报告文学作家,我想从作家的角度谈谈对《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的看法以及它给自己的启示。

  优秀的报告文学应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可以是当代史,也可以是既往史。这部作品是对50年前发生在邢台的那场地震的真实记录。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邢台地震留下的文字资料并不多,等经历过地震的那一代人走了,想真实了解邢台地震的情况就更加难了。感谢贾兴安的辛苦劳动,为我们,为后人,留下了一部信史。再过50年、100年,我们的子孙想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邢台地震,这部作品将会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就应该有这样的价值。今天,人们想了解当年的唐山大地震,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钱钢写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想了解改革开放初期知识分子的生存与工作状况,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最好的指南。

  《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写周总理三次深入邢台灾区,看望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实际上是写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这种情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现在,党中央依然强调要加强党和人民的感情,党永远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党的干部永远是人民的勤务员。周总理当年总结出的邢台人民抗震救灾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也没有过时,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弘扬的就是这种精神。

  报告文学是个比较独特的文体,它既要有“报告性”,更要有“文学性”,“文学性”甚至比“报告性”更加重要。《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的作者,在这部作品的“文学性”上是下了功夫的。文学性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必须有细节,读这部作品,一些细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地震发生后,总理要马上赶往灾区,当时余震不断,交通阻隔,但总理还是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了,这给了灾区人民多大的精神力量!当时灾区的条件是可想而知的,作品里两次写到总理喝水的情景,粗瓷大碗里落满了灰尘,工作人员想给他换一碗,却被总理制止了,总理端起碗几口喝了下去。总理想的是群众的难处与疾苦。还有个细节,总理到了现场,看到那么多的群众迎风站在那里等他说话,他一见急了,亲自喊口令,让群众向后转,自己迎着大风讲话。这些精彩感人的细节,都反映了人民总理的精神品格。

  如果这部作品在结构上更讲究些,它将更有感染力;如果增加一些邢台人民抗震救灾的壮举,作品将会更加厚重。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郭宝亮(河北师大文学院教授、评论家)

  阅读贾兴安的这部作品,我有切身的感受。作为邢台大地震的亲历者,尽管当时年龄比较小,但印象还是很深的。记得当时经历的一次余震,人们跑到生产队的打麦场上,觉得平坦的大地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上下翻滚,还伴有隆隆的响声,真是令人惊惧。如今贾兴安第一次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把邢台大地震记录下来,的确是填补了一项空白。

  初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觉得贾兴安除了写周总理三次来到邢台地震灾区外,还穿插了大量的有关邢台的文化掌故,而这些掌故,似乎与邢台地震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认真阅读作品后,我突然悟到了贾兴安构思作品的匠心。

  这部作品虽然主要写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但作家的用意却要超越简单的领导人关心地震灾区人民的表面含义,而是要书写一种抗震文化。抗震文化也叫灾难文化,灾难文化不在于灾难本身,灾难本身是载体,意义在于灾难之后的思考。灾难是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劫难,在灾难面前,才能显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周总理冒着强烈余震的危险,第一时间赶赴邢台地震灾区一线慰问灾区人民的事迹,不仅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而且还塑造了新中国领导人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新时代形象。在总理形象和精神的鼓舞下,邢台灾区人民奋发图强、生产自救的精神在贾兴安的笔下,和总理的形象连在了一起,周总理的形象与邢台人民的集体群像,成为一个整体,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形象。这样一种形象和精神,自然与新中国的时代精神有关,但也与传统文化特别是邢台地域文化一脉相承。

  贾兴安把邢台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掌故融入作品,使其成为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贾兴安所写的邢台,是一个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文化积淀深厚,是唐尧故地、殷商古都,历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邢台历史掌故众多,刺客豫让的故事,赵氏孤儿的故事等等,都体现出邢台人民侠义慷慨、厚道善良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在中华民族每一次历史危急时刻,都得到了发扬光大。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邢台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斗争,更是可歌可泣。有了这种侠义、坚韧、担当、厚道、善良的文化精神的邢台人民,面对新中国第一次地震大灾难,他们那种团结一心、战胜灾难的勇气难道不正是古老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再现吗?特别是新中国总理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进而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中国救灾模式,更把这种文化精神上升到一种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度。作品尾声写到的“良马济邢”和“铁牛进藏”的佳话,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当年50多名藏族同胞赶着242匹良马,行程万里,用时两个多月,抵达邢台灾区恢复生产的第一线;33年后,邢台人民又以60台“铁牛”回报西藏同胞,这种仁义、互助、感恩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贾兴安的这部作品,在邢台大地震50年后的今天问世,是站在较高的层面,颇具匠心地把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把周总理的领袖形象与邢台人民的集体群像,把历史、现实与未来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使得这部作品厚重沉实,大气慷慨。如果作品能把邢台人民抗震恢复生产的画面写得再丰富一些,将会更完美。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