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在巨变中成长的一代(张颐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3日13:01 来源:北京晚报 张颐武

  很多年前,我和张者在北大的课堂上相遇,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看到他的《桃李》、《桃花》、《桃夭》大学三部曲时感到很欣慰,三卷本在手,于他是个巨大的收获,他建立了自己的文学王国。

  三部曲中《桃李》写的是刚入世的年轻学生发现了江湖险恶,《桃花》里入世渐深,《桃夭》就进入中年了。作者本人也进入中年了,开始有了中年心态,之后就要面临老年了,读完后有种人生苦短的感慨。三部曲写的是校园,却勾连着社会,写了一群大学里出来的人的命运和成长史,这群人就是我们的中产阶级。

  三部曲写的是中产阶级的成长史,他们在中国急剧变化、世界急剧变化中成长起来。从大学生到研究生,从研究生开始走向社会,之后发现社会越来越复杂险恶,他们慢慢长大,开始把握这个社会,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克服了所有的险恶,也就不觉得江湖险恶了。

  张者小说的特点是戏剧性很强,力度很猛,一向会把情节和气氛推向极致。张者把小说故意戏剧性,推到极致后就会显现一种戏谑的效果,有了戏谑就有了反讽。张者是个比较狠的作者,敢把一切搞得一塌糊涂,其实大家未必心里没有这个狠,但没有人敢说得那么透、那么直。直的好处是绝不拖泥带水,一下就把故事的紧张度推上来了,让小说高潮不断,把人性赤裸裸地撕开给人看,撕得特别猛。

  张者是一位非常值得探讨的作家,他是中国作家中为数不多的懂法律的作家,有法律的思维和文学的思维,是律师中的作家,三部曲中都是以法律教授、法学博士、律师、法官为身份特征的。

  “桃色系列”中,张者对邪恶显示了强烈的兴趣,没有人格强度的人不敢触碰邪恶的东西,中国的作家不敢对邪恶感兴趣,害怕直面这些。而张者不但敢于触碰,还很迷恋,张者对邪恶的兴趣表现在小说中对人性不太信任。他本人是充满正义感的,所以通过文字把邪恶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再用正义的文学光芒去照射它,这就是张者的难得之处。

  中国作家都学会一套很温情的东西,过去鲁迅曾经批判过这种温情,鲁迅对于温情是一个都不宽恕的。张者没有继承那些浪漫抒情,他不吃这一套。一般情况小说结尾一定要有温情的元素,但张者比较狠,要按照合同办事,不按文学的逻辑来,而是按法律的逻辑来,这也让他的小说和其他人的完全不一样。

  张者的小说敢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敢于写戏谑的小说,这条路完全可以走下去。鲁迅先生早就说了,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们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会觉得张者的小说不对,其实他的小说现实主义中没有,后现代中也没有,他是一个另类。

  张者的小说非常轻松好读,读完后却有种很惊悚的感觉,他让我们在舒服的阅读里感觉到不舒服。结局就这么一团糟,不但不给救赎,尾还结的很猛,要狠狠给读者一闷棒。让主人公现在的女友成为过去女友的女儿,两个时代两个女友却是母女,这太让人受不了了,也太荒诞了。

  张者的写作是纯文学的,但纯文学中怎么能没有救赎呢?张者运用他戏剧化的形式将当代中国的现状表现出来,对于人际关系和人性的复杂性有很强的批判性。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张者的小说告诉世人中国人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展现了中国市场经济演变中的剧烈的人性变化。

  张者的小说为中国的中产阶级群体,或者叫中等收入群体画出了鲜明的画像。他写出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在走向伟大的复兴的过程中,那些光明照射不到的地方,这是一个民族在崛起过程中所经历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者的小说是在进行民族的自我救赎。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