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自身的无限渺小和爱的浩瀚无边(黑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3日09:34 来源:中国作家网 黑陶

  卢文丽的《外婆史诗》,首先是一部向下的抽汲之书。全书的结实与饱满,让我对这位当代卓有影响的女诗人,有了重新的发现和认识。在习见中,卢文 丽是属于城市的,然而在这部书中,我们看到了同样属于诗人的、原先隐秘不彰的另一个世界——中国南方乡村的深厚土壤,从更深意义上,承载并滋养了叫“卢文 丽”的这一株植物。

  书中的每一个汉字,都使劲向下生长,经由白生生的旺盛根须,抽汲灵气和营养。这些根须的名字是:铜瓢、六谷糊、篾匾、八仙桌、油布伞、红漆小木 碗、酒瓮上的黄泥盖、金橘饼、辣蓼草、回汤豆腐干、索粉、阵头雨、《女附马》、麦角、硬木条案、稻草结、蒲垫、油毛毡、罗口灯泡、空心毛竹、柴灶,用棕 丝、油纸和箬叶编成的笠帽,用桐油、石灰和糯米浇铸的三合土……

  连她几乎所有的比喻都是有根的,远离了飘浮和空虚:“廿四间落了雪的门堂里,响起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听上去就像一匹布被猛地撕开,又像一条足够分量的鲫鱼鱼鳔,被一双千层布鞋底猛然踩碎的闷响。”

  中国南方乡村的人事、器物、劳作、饮食、民俗、风景,交融混杂所形成的能量团,让城市的、灵动的卢文丽,获得了地气和来处。

  在向下抽汲的同时,《外婆史诗》又是一部向上的超拔之书。书中主人公“蒋小娥”,这位东阳火腿世家的传人,既是作者挚爱的外婆,又是虽历尽人世苦难,却始终未改坚韧、未改达观的中国南方底层女性的象征。

  对于生命的短促、人生的无常,卢文丽异常清醒,正如此书题记所言:“此生迅速消逝,恰似钟声掠过湖面。”如此,人生的意义何在?写作的意义何 在?通过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诗人告诉我们,生命可以短暂,自身可以渺小,但是,日常岁月中我们每个人所遭逢的爱、美感与深情,却浩瀚永存,足够安慰我们的 人生。

  书中的故事是“形”,而超拔于“形”的全书之“神”,就是讴歌平凡艰辛人生中的爱、美二字。“倘若文学不能记录真善美,倘若艺术不能为人世带来梦想,写作又有何意义?”由此,我们获知了此书的精神内核。

  无法不提及这部书突出的语言特色:准确、精致,而又恣肆、幽默。有位外国作家曾经如此表示,诗人进入散文或小说,绝对是诗歌的损失,却毫无疑问 又是散文或小说的福祉——似乎就是针对卢文丽而说。书中,诗人对于文本的“进入感”十分强烈。卢文丽的语言,像微型炸弹,她的语言是语言流——不是单发的 炸弹,而是连环引爆,像宏大的交响乐,酣畅淋漓,活色生香,让人读了感觉过瘾!譬如,自己出生与十月革命攻打冬宫交杂混写的片段,与表哥矮脚合伙偷吃霜糖 的片段,全书中类似精彩的例证,触目皆是。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卢文丽小说语言的“准确”性。一般而言,诗人属于浪漫写意,然而小说语言中的卢文丽,除了才情勃发的奔腾抒写外,也十分注意 精确功夫,譬如,她这样写外公赵金川的抽烟:“头也不抬地摸了摸胸口,掏出烟壳,抽出一支,用拇指和食指撸了撸,又搁在烟壳上弹了两下,塞进自己很少出声 的薄嘴唇。”——像工匠般严谨精准。而正是这种严谨与精准,为《外婆史诗》的成功,打造了坚挺周密的内在骨骼。

  因为《外婆史诗》,著名特产“金华火腿”和中国南方“东阳(廿四间)”这样一个地理空间,正式而又隆重地进入了当代汉语文学。这是卢文丽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一大贡献,对养育她的故乡的贡献。

  我的一位民间太极拳老师曾这样教我看太极图:太极图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圆圈中的黑白阴阳鱼图案,是内;圆圈外的广大世界,是太极图的外——由 此,太极图包含全部世界。读《外婆史诗》,我也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这部书的内与外——内,是令人歌、哭、欢、伤的南方人世故事;而合上书本之后,我读到了 它的外,读到了属于作者私人的辽阔、寂静、怅惘,以及在热闹之下最为沉默不说的生命痛感。

  (《外婆史诗》,卢文丽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年11 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