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人多相重——读《炉边絮语话文坛》(毕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1日16:53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毕亮
《炉边絮语话文坛》陈漱渝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炉边絮语话文坛》陈漱渝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读陈漱渝先生的这本《炉边絮语话文坛》前,读的是汪兆骞先生的《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发现两书的作者都是1941年生人,也是巧合;因为差不多是同时读的,所以难免会有所对比。陈先生的专业是鲁迅研究,所以陈先生这本书所写,多为文人相重之行,也多为鲁迅周围的人。比如:鲁迅与许寿裳,鲁迅与黎烈文,鲁迅与许羡苏……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这是一本学术散文的结集。所以,《炉边絮语话文坛》必然兼具学术性和散文味。通读全书,确实如此,读起来没有那种板着面孔做研究的感觉,这并不是说就没有学术价值。反而,以笔者个人感觉,许多学术研究、学术问题,以散文、随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写出来,可能比用论文的方式呈现,更容易让人接受。

  因为作者主要从事鲁迅及左翼作家研究,本书所写大致也不出这样的学术范围。书中全部十四篇文章,涉及的人物主要有鲁迅、许寿裳、黎烈文、许羡苏、胡适、郁达夫、朱毅农、汪静之、巴金、冰心、高长虹、石评梅、凌叔华、朱自清、台静农、李霁野等,熟悉那一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上述的不算太长的名单意味着什么。

  陈先生在文章中偶有他人未发之论,也时能让人产生兴趣。他在谈论郁达夫和鲁迅这对“交谊至深,感情至洽”的文人相重之典范时,不无遗憾地说:“研究郁达夫跟同时代人 (包括鲁迅)的关系,也是一个薄弱环节”,相信有研究者也会注

  意到此类问题,今后的相关论述应该会逐渐多起来。作者在写到汪静之第一个应该感谢的人时,也不为尊者讳,根据汪静之晚年言论,提出了“汪静之第一个应该感谢的人并不是鲁迅,而是胡适”的史实。

  看过以往的一些文章谈到许寿裳和鲁迅的关系,说的都是挚友,虽然也涉及许寿裳对鲁迅的帮助,但感觉对这种“帮助”都不够重视。看了书中的《帮助鲁迅改变命运的人———许寿裳》 后,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还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如陈漱渝在文中所言:“鲁迅走出闭塞的水乡绍兴来到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南京、北京,由一个中学堂的教员、行政人员而成为国家公务员,这在鲁迅生命史上的意义长期被低估”,鲁迅的这一大跨越,应当归功于许寿裳。

  书中最动人的文章,莫过于《雨打芭蕉———台北温城街访台静农》和《春风化雨忆恩师———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一百十周年》了。这两篇纪念文章,写得温情十足、敬意凌然。

  早在三十多年前,孙犁先生就曾说过:现在有的评论文章,一是太长,二是“新名词”、“新学问”太多。玄而又玄,烦琐之至。貌似渊博新颖,细玩内容含义,二十年代有些书中,早已介绍过。孙先生说的是文学批评,实则对于现在的许多文学史研究,同样让人警惕。陈漱渝先生大概也是时时警醒的,所以在写这些文章时,通常都是大白话说问题,所以比较好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