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蝴蝶蓝小说《全职高手》:同人创作的工业性与手工业性(高寒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1日07: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高寒凝
《全职高手》中文版封面《全职高手》中文版封面

  《全职高手》是一部网络游戏、电子竞技题材 的网络小说,2011年至2014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讲述了著名电子竞技选手叶修在惨遭俱乐部驱逐之后,重回网游世界,召集同伴组成新战队,并最终登上 冠军领奖台的励志故事。小说在连载期间,一直广受好评,并经由读者投票,当选为起点中文网2013年度最佳作品。

《全职高手》日文版封面《全职高手》日文版封面

  “同人生产对既有秩序的颠覆,意味着它不再是纸媒文学的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的结构,也不是网络文学弧状、网状即时交互的,每个读者都获得主体性的结构。每个“参与者”遵循个体欲望,在某个特定的源文本内部游走、寄生,借此完成自我表达和自我建构。

  同人文化在新媒介时代的迅猛发展,有赖于互 联网为无数人提供了几乎零成本的表达空间,而这些肆无忌惮的表达与欲望生产,以海量的文本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多数人极端差异化的欲望。这种多样化的形 式,正是欲望的私人订制或自我定制,而不是每个人都穿一模一样的均码服装,捉襟见肘。”

  作为史上最成功的电竞题材网络小说,《全职高手》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关注,除了小说本身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之外,围绕它而展开的海量同人创作也成 为网络文学领域的现象级事件。这里的“同人创作”,指的是以正式发行的流行文化产品作为源文本,挪用其世界观、角色设定、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所进行的二次 创作活动,其具体形式有同人文、同人画、同人视频、同人音乐、同人游戏、同人周边等等。

  这种“同人创作”,打破了作品与商品、原创与复制的界限,并使得“原著”与“戏仿”之间绝对的等级秩序不复存在。读者们虽然尊重原著,但也将同 人作品视为有价值的创作加以欣赏,甚至愿意付费购买。而“同人写作”与传统的小说创作之间,也早已摆脱了简单的追随与模仿关系,迎来了某种结构性的变革。

  另一重世界

  作者、读者的介入

  《全职高手》能够引发同人作者经久不衰的创作热情,一个重要且众所周知的原因,便是在这部小说中,共有数百位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人物登场,而 在人物与人物之间又能产生诸多可见或不可见的黏着关系、情感模式。这一系列人物设定与情感模式,都为同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切入点与原材料。

  因此,在同人作者(读者)的眼中,《全职高手》的文本便会呈现出相比其表面形态而言更加深入且复杂的剖面。下面就用批注的形式,以同人作者(读者)的视角来分析一段文本。

  这一段文字是小说中两位男配角喻文州和黄少天的对手戏,他们分别是电子竞技俱乐部“蓝雨”的正副队长。在选段开始之前,喻文州刚刚察觉到网游世界中出现的一个神秘账号背后就是男主角叶修,而黄少天曾背着自己帮助叶修在游戏里做任务,因此决定就这个问题盘问黄少天。

  喻文州这边,回过身来,看到黄少天正回自己的房间,连忙出声喊了一下。

  “干嘛?”黄少天应着。

  喻文州过来,却是和黄少天一起进了他房间。(喻文州进黄少天房间并没有征得黄少天的同意,而黄少天也并不觉得奇怪。这个小细节展示了两人作为多年队友的亲密关系和随性自然的相处模式。)

  喻文州站在一边的桌旁拿着桌上一个笔筒把玩:“上次和嘉世比赛的时候,晚上你好像有出去啊?”(用到了“把玩”这个词。喻文州进入黄少天的私人 空间,未经允许“把玩”他的私有物。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可以视为他们亲密关系的进一步佐证,也可以视作喻文州正试图通过随意处置黄少天私人空间里的私有物 品,来间接向他施加压力,暗示自己对他的控制力和支配力。而这一点已经被很多同人作者把握到,并对这个笔筒追加了更多的设定。在某些同人小说中,会将这只 笔筒设定为喻文州早年送给黄少天的生日礼物。这一同人二次设定进一步加重了这个举动的控制和暗示意味,与后文中喻文州向黄少天进一步“逼供”与“施压”的 情节更有力地勾连起来。)

  “咦,有这回事吗?那一天吗?嗯嗯,让我来想想啊……”黄少天说。(黄少天的性格在小说中被设定为“机会主义者”,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蒙混过关的机会。)

  “是不是去见过叶秋了?”喻文州问。(看透了一切的喻文州因为已经有严密的推理作为基础,干脆直接挑明。)

  黄少天没吱声。(在一个非常具体的指控面前,他既不愿撒谎,也不愿立即承认自己的过失。)

  “时间和那个副本记录时间很吻合,那队里那个剑客流木,就是你吧?”喻文州说。(更加具体的、有证据的指控和施压。)

  “流木吗?嗯,这个名字似乎是有那么一点点耳熟。怎么会呢?好奇怪的哈。”黄少天说。(继续抵赖,但精神防线已经被击溃。)

  “呵呵……”喻文州笑了笑,对于黄少天的装傻打岔也不去说什么,只是接着道:”叶秋的那把散人武器到底是个什么名堂?”(“呵呵”表明喻文州明 白黄少天已经认栽,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承认。而喻文州也理解他的心情,不打算逼得太紧,于是迅速转移话题,并且转移立场。如果说之前的对话是追问黄少天个人 的过失,那么询问对手的秘密武器就是站在团队利益的立场上要求黄少天为团队提供情报了。)

  黄少天的神情也立刻变得严肃起来:“毫无疑问,就如我先前所说,就是专为散人而做的武器。”(黄少天立刻意识到谈话立场已经改变,态度也随之变化。这是两人的默契和职业素养。)

  “攻击力呢?”

  “绝对的银武水平。”

  “有什么特别属性?”

  “没看出来。看起来似乎是没有。”

  “攻速呢?”

  “各种形态都是统一的,应该是5的攻速。”

  “有哪些形态?”

  “从他用过的技能来看,全职业都已经包括进去了。”黄少天说。

  “等级呢?”

  “他应该有把握提升的,”黄少天说。(一系列快问快答,没有任何迟疑,可见喻文州想要的情报黄少天早已仔细观察清楚,进一步写两人的默契和职业素养。)

  这段对手戏很好地展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职业素养,也对两人相处时的情感模式做了细腻的把握:喻文州会对黄少天施加控制而黄少天对这种控制 欲心知肚明却并不反感。如果只是普通读者,对这段简单的过场戏完全没必要分析得如此详尽透彻。但对于同人作者(读者)来说,解析简单文字背后反映的情感模 式和人物性格,对他们创作和阅读同人文有着极大的助益,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处理和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

  类似的剖析与解读在同人作者(读者)中间每天都在上演,并往往形成长短不一的文字,公开发布在网络上。这些解读构成了对原作人物形象的进一步阐释与丰富,它们环环相扣,连缀成无尽的能够在同人创作时随意提取使用的(并被刻意过度阐释的)庞大数据库。

  模块化写作

  同人创作的工业特性

  这一套庞大而完善的数据库为同人创作提供了养料和资源,令众多同人作者能够方便快捷地借原作酒杯,浇自己块垒。在大量《全职高手》的同人小说 中,有些只取原作几个角色,虚构出一段爱恨纠缠,意在讨论婚恋问题;有些则自设背景,以原作人物为线索,写饱含异域色彩的风土人情小品文;更有一些作者将 同人小说写成了女性主义文本,探讨现代职场女性的生存境遇。

  同人当然不必一定要对原作进行拙劣模仿或亦步亦趋,它同样可以表达自我的欲望、深情和思索。事实上,西方世界的现象级小说《五十度灰》本就是《暮光之城》的同人小说。

  然而,既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欲望,为什么不进行原创写作而非要涉足同人呢?

  倘若将原创剧情、原创人物的写作比喻为使用黏土或大理石,经过泥沙与水的混合或石块的劈凿打磨,从无到有地制作雕塑,那么同人写作就是在用积木 和模块(这些积木和模块包括完整的人物设定、情节线索、桥段等)制作雕塑。在这个手工业慢慢消逝的时代,也许文字创作也在悄然经历某种工业化变革。事实 上,这个时代最大众的媒介形式和艺术形式都是高度工业化的,电影、电视剧、游戏概莫如是。而创作原创小说的人才是少数派,他们都是发达工业时代的手工业 者。用积木搭建雕塑简易、速成,成品的精致程度自然不能与黏土、大理石雕塑相提并论,但对基本属于私人写作的同人创作而言,本无需苛责过甚,其背后蕴含 的、无功利的创作与表达的欲望,才更应得到尊重。

  原创性的写作是在用词语进行表达,同人写作只是将这个最小的结构单位从词语换成数据库里的人设与桥段。从这个角度出发,《全职高手》作为一只精巧的积木匣子,当然也理应获得赞美,但同人创作作为经过创造性重构的积木雕塑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却具有更为广阔的讨论价值。

  同人生产对既有秩序的颠覆,意味着它不再是纸媒文学的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的结构,也不是网络文学弧状、网状即时交互的,每个读者都获得主体性的 结构。而是每个“参与者”遵循个体欲望,在某个特定的源文本内部游走、寄生,攫取养分、材料、数据,洞穿它、肢解它,借此完成自我表达和自我建构。而源文 本的完整性、神圣性早已无人在意。

  欲望的私人订制

  同人创作的手工业特性

  除了模块化的写作,同人创作最直接、最原始的驱动力更多地来自对原文本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意味着你总是忍不住要去追问贾宝玉为什么不能和林黛玉白头偕老或者为什么不能和薛宝钗白头偕老或者为什么不能和史湘云白头偕老……

  是“为什么不如此?”和“如果……就……”

  这便是单义的单线的文本与人民群众巨大差异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以此为生长点,在《全职高手》的同人创作中,自然也并不缺乏类似的作品,诸如复活某个死去的人物或者让某个没拿过总冠军的人物登上领奖台。但比弥补缺憾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缺憾背后所指代的欲望的千人千面。

  我曾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每天逐一阅读更新的《全职高手》同人文。三个月之后,我发现在这些文本中,很难找到一个绝对的共性。反而越来越意识 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的人、那么多不同的欲望,在这些欲望的背后,则清晰可见作者们不尽相同的学科背景、情感倾向、价值观、婚恋观、审美……而这一 切,仅靠少数单义的文本,远远无法满足。

  正是这些极端差异化的欲望,导致了同人文化的野蛮生长,它意味着无数边缘群体正在用这种“差异性”抵抗“大众”与“主流”,意味着许许多多不那 么主流的价值得以被放大、巩固,发出自己哪怕十分微弱的声音,意味着千千万万缝隙处的、无声、沉默的灵魂在昭示自己的存在,意味着不苟同于某种整一化的审 美价值的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彼此或独善其身。

  同人文化在新媒介时代的迅猛发展,有赖于互联网为无数人提供了几乎零成本的表达空间,而这些肆无忌惮的表达与欲望生产,以海量的文本在最大程度 上满足了大多数人极端差异化的欲望。这种多样化的形式,正是欲望的私人订制或自我定制,而不是每个人都穿一模一样的均码服装,捉襟见肘。

  同人创作用工业化的方式从原作中提取、加工出可供借用的模块,却又有着手工业一般的量身定做与细致熨帖。它令每一个文本都成为原材料与数据库, 在从商业导向的网文、畅销书中获取大量人物设定、情节线索和桥段之后,便满不在乎地随性挥洒,为所欲为,并于那千百次各不相同的为所欲为之中,隐约浮现出 对文学性的回归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