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奔跑作为一种宿命(刘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15日09:47 来源:中国作家网文学报 刘忱

  2016年寒假,校园里格外安静。终于有时间阅读罗德远的非虚构文学作品集《奔跑的草根》,内心竟涌出许多感慨来。德远所描述的打工生活、草根人物,总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那些南方小镇蜿蜒狭窄的小巷,涌动汽车、摩托车、人群的街市,混杂着烧鹅、炒粉和下水道味道的小饭馆、大排档,挂满花花绿绿衣物的工友宿舍阳台,还有那些身穿统一颜色款式工装、佩戴同样工卡的年轻外来妹,以及那些似乎专和打工者过不去的“治安仔”……而穿行其间的,便是那些奋力前行甚至奔跑着的打工者的身影。熟悉这些,是因为工作需要,我到这样的工友宿舍里多次探访、居住过,所以我有资格证实德远所描绘的是真实场景,而非虚构。德远没有把这些材料进行过多的艺术加工,甚至连语言方式都尽量保留当事人的话语习惯,由此可见,德远所记所述的都是当事人原汁原味的生活经历与感悟。作为有着多年文字工作经验的写作者,德远这么做,是藏巧见拙的一种写法,正是为了更接近生活真相,更符合那些人的思路,相信也能唤起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与情感记忆,更是为后来者留存一份珍贵的原始史料。

  当年,德远为了生存和梦想,放弃村官的职位,藏起作协会员证,来到珠三角的一家工厂,成为众多籍籍无名打工者中的一员。最初,他的工作是在枯燥乏味、单调无趣的仓库当保管员。工厂需要的就是一位保管员,不是诗人,所以没有人在意这个大个子青年的来历,而仓库管理员的工作也恰好让他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思考打工与人生。他再次拿起了笔,开始写作,这是一次以文字为路、诗歌为锄的长途跋涉,也居然给自己开辟出一条新的生路来。后来,他的诗歌逐渐被诗歌报刊采用,还自费与同乡徐非、任明友、许强等人一道创办民间诗报《打工诗人》,诗歌让他在珠三角打工者中间享有“打工诗人”的声誉。而他,也以一份勤勉和踏实,幸运地拥有了体制内的身份,成为广州市增城区的一名文化工作者。然而,身份的转换,并未让德远忘掉曾经卑微却努力奋发的自己,以及那些仍然卑微却努力奋发的兄弟姐妹,德远书中的主人公,都不是成功或发达的少数人,他所关注的依然是那些和他当年一样,背着简单的行囊,除了青春和梦想一无所有的人,是那些屡遭挫折却从不认输,仍然在“疼痛与梦想”中不停奔跑的底层草根人士。德远这样做,正好可以远离市场和名利的钳制,保持文字的原生态和质感。因此可以说,这部《奔跑的草根》,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草根史记”。

  把这部记述称之为“草根史记”,是有缘由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便出现“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自己的家园,来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务工经商,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坚韧的努力,支撑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迈进一个经济强国行列。因此,有人开玩笑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两个人推动的: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农民工。30多年来,他们已经走过了一代、二代,甚至三代人。这里面,动人心魄的故事还有多少?没有人统计得出来。

  令人痛心且无奈的是,这个特殊的群体承载了由太多社会原因造成的苦难。德远在自己的诗歌中曾经真切地记录了这种“拼命奔跑”的生活。在他的词典中,奔跑是一种宿命:“晚上11:30分,一位忙碌了一天的男人/正用1.80米的海拔/追赶一辆末班公交车/他与生活构成的角度/和奔跑时的速度,步调一致”(《在广州的深夜里奔跑》),还有“在生活的低处/到处是努力向上的姿势”(《在生活的低处》),“在生活的低处,遭遇今生无法更改的命运/成为摩天大厦里的一块砖、一粒沙,/把我的名字埋在风里/隔着寒冷 不停奔跑……”(《我胸前的四川省》)奔跑已经像一个楔子打入血管,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

  德远就是这个群体中最早觉悟到群体命运的一员。2004年他出版的诗集《在岁月的风中行走》,诗意地展现了自身及打工群体的心路历程,2012年出版的 《雁南飞》,生动翔实记录了20位南下寻梦者的疼痛与梦想,影响和鼓励了一代外出寻梦的打工者。到2015年完成的这部《奔跑的草根》,又是一部扎实厚重的非虚构文学作品集,这是一部鲜活的时代教科书,堪称一幅漂泊人群或曰草根人物的“清明上河图”。展开画卷,其中既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打工人物初出家园遭遇的种种不堪,如遭遇“暂住证”制度、无处不在的骗子、横行霸道的治安队,以及被迫在刀尖上舔血的“刀客”,漂泊路上沉沦堕落的打工妹,也有新世纪以来新生代打工者与时代碰撞所生发的种种矛盾、故事,有友情的抚慰,有爱情的波折,还有带泪的坚强。德远还把自己还原为草根一员,通过《黑蚂蚁》《寻找醉人的微笑》《惠州,我青春的驿站》《落难的太阳》等篇章,生动记述自己一路走来、幸福多于艰辛的拼搏历程,令人钦佩、感慨有加。

  作为一位奔跑的草根,德远内心一直保有一团温暖的火光,他坚持“为底层写作”,俯下身子走进“生活的低处”,关注泥文、许岚、何真宗、刘仁普、彭裕兴等携带文字奔跑的文学草根,发现并点燃他们的文学激情、人生灯火,为他们的梦想加油、助威,由此带来一团又一团奔跑的火光。我认为,德远的这部《奔跑的草根》不仅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草根故事,还通过原汁原叶的记述,全面展现了一个特殊时代的风貌,堪称一部打工时代史、草根精神史,成为一个时代不应忘却的心灵“伤疤”与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