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军旅作家的时代担当——访军旅作家王毅(李墨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07日09: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墨波

  记  者:《水玉小集》(六卷)是您为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出版的献礼作品,其中也有很多篇弘扬长征精神的诗文,您对红军长征有怎样一种情结?

  王  毅:我从小在四川泸州长大,18岁从泸州参军到军营。泸州是红军进川的第一站,其中红军四渡赤水、鸡鸣三省会议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泸州。我从小就有 很深的长征情结,小时候母亲常常给我讲红军故事,让我泪流满面。当兵后,大部分时间在成都军区工作,有人形容长征是“地球上的红色飘带”。当然长征这条红 色飘带在西南地区飘过的地方,我基本上都走过。成都军区的红军师、红军团,我也带任务去采访过。这些年,我经常为红军的英雄壮举所震撼,经常为长征精神所 折服,围绕长征写过《仰望党旗》《旗帜》《一根皮带的故事》《把红色歌曲唱得更响亮》等一些诗文,像《兵者》中的《旗帜》就是记录和歌颂某红军师部在抗震 救灾中的英勇事迹。我想,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精神源头,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我们新一代革命军人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续 写新的长征故事。因此,在长征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结集出版这些作品是作为一名女军人的深情献礼。

  记  者:你的军旅经历给你的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王  毅:我们常讲,作家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激荡人心的作品。我的军旅生活经历使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 军队的改革发展,承接两代军人,让我有着天然的军队情感,而这些都是因为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自己对军队文化认同更深一些、对军人感悟更浓一些。

  当然,作家不能只关注一家悲欢、杯水风波,而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每个作家都要努力回答一个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是作家必须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作家,要创作让青年官兵喜爱的作品,若不好好了解他们的成长,不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不太可能触及到灵魂、引起思想共鸣的。 另外,作为女军人,我也常常想通过自身的经历思考我们这群女军人,从何而来,往何而去。最近写了篇女军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理论研究文章——《红 装》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我多年思考的结果。

  记  者:作为一名军旅作家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养分?

  王  毅:我最苦恼的一是远离生活,二是沉淀不够。我虽然一直努力解决这个苦恼,但又感觉解决得不好,只是尽量不要使自己的文字成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 魂的躯壳。在闹市中节奏很快,人往往容易浮躁,远离生活,远离百姓。我们作家坐在家里埋头写个三五年不难,下到基层群众中生活三五年很难;写出一段洋洋洒 洒的文字不难,创作一些有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很难。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在农村蹲点14年。陈忠实写出《白鹿原》以后又重返农村生活。现在有几 个作家能做到?

  解决远离生活的问题,还是要亲自去体验。这些年,我有机会就经常去部队,多和部队官兵交流。很怀念曾经在部队的火热生活,特别是在基层当副教导 员期间,天天与兵在一起,多么希望回去再待上几年,最好能亲身体验几次大的军事行动,然后静下心来,在一个角落静静地写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回馈给官兵。

  记  者:你是一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女性,你觉得这两种身份对你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两种角色身份冲突吗?

  王  毅:任何人都是多种性格的复合体,哲学上讲任何矛盾都是统一体,相反的性格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也不奇怪,尤其像我身边的女军人,是军人和女人的统一体,既有军人的刚毅,又有女人的温柔。

  我18岁当了一名通信兵,在基层历练了15年。调到战旗报社后,也是经常上高原,下边防,进哨所,其中多次到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采访。记得 到海拔4600米的那曲军分区采访时,高原反应非常强烈,吐得天翻地覆,我感觉我都快死了。大家劝我放弃采访,我坚决不同意,吐完了,上车继续走。《我 问》里:《彭燕——盛开在那曲的雪莲花》等文章都完成于那里,后来当听到战士们说我是第一个到那曲的军队女记者时,再苦再累也特别欣慰。

  军人和女人这两种身份属性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其实并不矛盾,形成一个统一体后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质,甚至是优势。比方说,以女性擅长的细腻、敏 感、柔情去倾诉对军人的感动,赞礼那些在严酷战争环境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往往更能出彩。我在成都军区时,听到一位战友从西藏日喀则詹娘舍哨所回来后流着 泪讲哨所故事,当晚就赶写了一首诗歌《天堂花开的声音》,这首诗歌收录到小集《兵者》中,有人说这是将军人的刚毅与女人的柔情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

  记  者:您的诗歌创作《兵者》,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你能具体谈谈汶川大地震中的诗歌创作吗?

  王  毅: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我作为战旗报社的军事记者,不分昼夜参与抢险救灾、采访写作、捐款捐物,完成了编辑组版几十个版面和多篇采写任务。最紧张的时候,每天只睡几个小时,那时的体重比现在轻许多,走路都是飘的,男记者都难以忍受。

  几个月里,我感受到地震带来的震撼和伤痛,也充分感受到随之而来的无私救援、人间真情、无疆大爱。我告诉自己,在完成正常的报道任务以外,必须 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把内心的感受倾诉出来,用新闻以外的方式记录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什么最快?诗歌。于是,我选择用诗来诉说。抗震救灾期间,那些 悲怆或激动,那些情愫纵横穿梭,我几乎没有精雕细琢,也不再讲韵致,只是以最真实的记录来表达最浓烈的感情,因那是诗歌的最高“沸点”。

  后来将两个月里创作的近百首诗结集成册,取名《英雄遍地》,得到了广大官兵的好评,我一直认为,写诗的人要让读诗的人泪流满面地感动,首先自己要泪流满面,越是能流露自己内心的真情,就越能流进别人的心坎。

  记  者:您怎样理解创新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军旅文学又该如何创新?

  王  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我是从下面四个方面来理解的。

  一是文艺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因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二是文艺创新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同时又强调了要处理好继承与发扬、坚守与借 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说的文艺创新的辩证法方法论,也就是要坚持观念、手段、内容、形式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三是文艺创新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话:“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这句话讲得非常好。文艺的创新不仅是一个理 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过程。这句话从根本上告诉我们,文艺创新的途径有千百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于军人来说,就是扎 根于军营。

  四是文艺创新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新要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文艺创新,名家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作用巨大,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需要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创作实力强劲的领军人物,引领文艺创新。

  我想,把握这四点,就把握了文艺创新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规律。这也是我的作品始终遵循之力量,其实在我看来军旅文学的创新,基本实质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要把握文艺创新的方向、方法、途径,加强文艺队伍建设,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文艺创新能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