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我为什么要选择这“第三只眼”?(潘凯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01日11:34 来源:文汇报 潘凯雄

  年稍长一些且爱读书的朋友们大约不会忘记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曾有一本题为 《第三只眼看中国》 的图书很是热闹过一阵子,20多年过去了,现在大约已没有多少人能说得出这本书都讲了些啥以及它何以热闹起来,但要说“第三只眼”和所谓“伪书”这两个热词儿就是打这本书后开始流行起来的恐也是不争的事实。单是要统计一下“第三只眼”看“某某”的“某某”到底有多少就不易,以至于一些以识别为主要功能的电脑软件都要以“第三只眼”来命名,其流行热度亦可见了一斑。不过,这“第三只眼”虽是流行,但也没啥特别的神秘和神奇之处,用大白话引申开来不过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意思。

  然正是这“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引 申与本人一段时间以来观察某部文学作品、某些文学现象的考虑甚是吻合,于是,干脆就以这“第三只眼看文学”作为拙专栏的命名作罢。

  其实,“看文学”又何止存在“第三只眼”,常言不是也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此言本不谬,无非就是一个见仁见智而已,不足为奇。话虽这样说,但在我们的日常所见中,进入眼帘或耳中更多的则恐怕还是来自对立两极的议论,或者说这种议论的观察点与立足点都是发自两端。只要看看我们日常流行的一些术语就大多是成双成对地出现,诸如雅与俗、纯与杂、精英与市场、传统与现代、个性与类型、正宗与旁门……

  如果仅仅只是这般也就罢了,问题还在于不仅是观察问题的立场与视角来自两极,而且在看似平静的各自表述中还隐藏着不可调和的对立、暗含着你死我活的冲突,有你无我,非此即彼。比如雅、纯、精英、个性一路与市场、流行之类就很难交集,再极端点流行、市场、类型就几乎成了不雅、非精英的代名词。再比如,所谓网络原创文学,一方面它们为自己拥有巨大的上传文字量、海量的点击率和超强的吸粉能力而自豪自炫,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总是得不到来自所谓“正宗”阵营的积极反应而悻悻然,以至于要另行制定“评价标准”并由这些标准构成另一“评价体系”……

  如此针锋相对,或暗藏杀机、或热闹非凡,却总以为有点“虚火”一场。有没有可能“多谈点问题、少说点主义”? 有没有可能不那么针尖对麦芒,不那么急于贴标签? 雅、纯、精英、个性之类就真那么“高大上”? 市场、俗、类型就真的那么不堪? 在雅、纯、精英、个性与市场、俗、类型之间难道就没有一些交集的地方? 再极端点说:某些所谓“专家”眼中对所谓“雅、纯、精英、个性与市场、俗、类型”的理解与判断就一定准确与到位? 这些其实都是大可怀疑的。有没有可能先抛开这些简单先验的判断,就作品说作品、就现象说现象? 于是就想到了“第三只眼”,就有了“第三只眼看文学”这个系列。

  说起本人这“第三只眼”的由来倒也偶然。坦率地说,在从事文学出版之实务之前乃至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自己的阅读之“眼”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所谓“专业评论”之眼,亦可自诩归集为“纯文学”一类;然但凡以这单一之“眼”来下判断,原以为还不错的作品其市场反应往往都不及预期,莫非真应验了“曲高和寡”那句老话? 但本人另外的一些出版实务经验又不时在提醒:还真有一些既“曲高”又“和众”的作品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流行着。再细细想来:这些“曲高”的作品之所以能“和众”,除少数确有那么点文学外作品外的因素,绝大多数则都还是文学内的缘由,说到底也还是一个作者“写什么”与“如何写”的问题。这样残酷的现实逼得我不得不强烈而深刻地反省自己原来那所谓的“专业评论”之眼而开启“第三只眼”。

  我不想简单地说:这“第三只眼”就一定如何如何? 而只是由此更加坚定地以为:看文学读作品的维度真的不少,彼此间也未必那么对立。重要的还是要真真切切地读作品,尽可能多地看原作,从写作与接受两个维度找规律而不是简单地以某种所谓“高深”“创新”之论来套作品、下判断,以“教师爷”之辈份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作者系文学评论家、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