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从写手到作家的蜕变(杨晓升)

——兼评长篇报告文学《嫦娥揽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26日10:48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杨晓升

  成为作家之前,陈新是一位写手,他在知名的通俗家庭文化期刊《知音》任职,而且曾经是该杂志的首席记者。那时《知音》最高的月发行量据称达600多万册,杂志利润丰厚,稿酬很高,该刊的编辑记者收入也高,至少是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陈新既是编辑又是记者,而且是首席,其待遇想必也令同行羡慕。然而,享受着高收入待遇的陈新,年复一年的忙碌和劳作之后,却疲惫了,厌倦了,甚至坦言内心很痛苦。因为他深爱着少年起就梦想和追求着的文学,可职业和工作却时时割裂他文学的情结、刺痛他文学的梦想。好在工作之余,陈新依然有自己的自由空间,他依然能够亲近文学,甚至拥抱文学,他可以用文学的思维、文学的笔触写作文学作品。他写的散文,甚至还进入北师大版全国语文教材课本;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探海蛟龙》和《嫦娥揽月》 ,近年相继出版,而且还先后登上文学名刊《北京文学》杂志的头题,被一些报刊转载或收入年度优秀报告文学选本;他的中篇小说《由浅入深的寥寂》今年也将在《北京文学》问世。

  论付出,陈新对文学的投入要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当《知音》写手时的付出;论收入,情况却可能恰恰相反。这种投入与付出的逆反差,看似反常,却也是现今传统文学与通俗文化现状的正常反映。然而,在我看来,陈新的付出也是值得的,他物质上得到的可能不及当职业写手,但他在文学上的收获与声名,却恐怕是当职业写手时所望尘莫及的。

  由此可见,同样是写作,写手与作家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走向和本质上的区别。

  在我看来,写手往往是将写作作为挣钱谋生的手段,写出的东西往往只是文化快餐,这些快餐只能满足读者一时的好奇心或感官需要,稿子一般也只是社会现象的浅层次简单传播,缺少审美功能,缺少生命力。相比而言,作家则是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写作,作家运用文学手法,洞察现实,记录时代,揭示历史,追问真相,思考社会与人生,不仅具备审美功能,而且更加深刻厚重。优秀的文学作品或陶冶情操,或启迪心智,或引发思考。优秀作家及其作品,能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素质,推动社会进步。正因如此,优秀的作品不仅经得起时间和读者的检验,而且还能让读者记住作家的名字,因而,作家及作品也更具生命力。

  就陈新的《嫦娥揽月》而言,这是当代文学作品中与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有关且详细呈现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这部作品具有以下的写作特色。

  其一, 《嫦娥揽月》是一部振奋人心、开人眼界的作品。中国探月工程不仅是世界尖端高科技航天工程,也是彰显中国实力和国际威望、振奋民族精神的形象工程,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嫦娥揽月》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的人生、工作经历为主线,抽丝剥笋层层推进,对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玉兔登月车从研究、立项、启动、发射到成功登月并传回大量照片和科学数据的过程进行全方位描写,展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伟大成就与重大意义,讴歌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刻苦钻研、勇攀科技高峰和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既鼓舞人心、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让读者通过对中国探月工程的前因后果及详细历程的了解,接受一次太空探索和探月工程全方位的、生动形象的航天科普教育。所以作品不仅振奋人心,而且让人大开眼界、增长见识。

  其二, 《嫦娥揽月》视野开阔、文采飞扬。全书紧扣吴伟仁的人生梦想和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轨迹,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引入包括古今中外关于月亮的文化传说及诗歌名篇、苏联美国探月的历史等等,而且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使得作品视野开阔、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摇曳多姿,人文气息浓郁。其中,古今中外关于月亮的传说很大程度丰富了全书的文学和历史文化色彩;关于吴刚登月采药救母的传说,写得生动优美、引人入胜。

  其三, 《嫦娥揽月》激情澎湃,圆润成熟。作品开篇便引用中外作家有关月亮的名篇佳句引导读者展开想象,同时也打开了美丽浩瀚的太空画卷,激发读者巨大的阅读兴趣,也为后面所要描写的内容埋下伏笔。面对中国探月的巨大工程,众多的头绪和庞杂的素材,作者进行了艺术构思、艺术概括和艺术提炼,全书始终围绕主人公吴伟仁和中国探月工程的主线开展描写,并且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运用形象生动乃至优美流畅的文学语言进行叙述,面对众多的头绪和庞杂的素材,没有报告文学常见的捉襟见肘、堆砌材料的毛病。整部作品显得比较圆润、饱满、成熟。这对于一位从事报告文学创作不久的新人来说,难能可贵。

  当然,以更高标准衡量,《嫦娥揽月》并非白璧无瑕。比如,全书虽然内容丰富,但作者采访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稍少;对中国探月这么复杂巨大的高科技工程,在人物的采访和描写上,仅仅以总设计师吴伟仁为切入点和主线,多少显得单一和单薄,中国探月工程的集体智慧、集体力量和科学工作者的集体群像未能真正凸现出来,即使是吴伟仁本身,个人成长历程及成功奥秘也还挖掘、揭示得不够充分。所有这些,或许一定程度影响了作品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也一定程度削弱了作品的分量。但如此要求,对一位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未免太过苛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还是要对陈新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相信并期待他在不久的未来能写出更令人欣喜的报告文学新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