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关于文学批评的几条标准(雷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26日09: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雷 达

  文学批评一方面应该对“沉默的大多数”投注更多的关切目光;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文学观照现实方式的独特性:语言、形象、情感、结构等等。

  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实主义文学也在变化,我更主张一种开放的、吸纳了多元方法,甚至某些后现代元素的新现实主义。

 

  新世纪以来,当中国文学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90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等“向内转”的思潮之后,如今又遭遇了新媒体 的介质变革和“去精英化”的类型文学覆盖,中国文学已成为以现实主义为主潮的开放的、多样的文学。现在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焦点再一次聚焦于城乡、底层、农 民工、普通人等“中国现实”和“中国经验”,并将“作为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作为主要的关怀对象。故有批评家提出“新人民性文学”、“新 阶层文学”等新命名;但也有论者认为,中国文学要建构真正的人民性,就必须引入公民性概念。倘要深入到问题的深部、细部,必然涉及到“人民”和“人民性” 等概念的历史生成和当下意义。

  首先,人民和人民性都是历史性概念,又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着微妙变化。人民性这一概念源于俄罗斯文学,普希金、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 尼雪夫斯基都使用过它,后来的列宁、葛兰西等也都阐释和使用过这个概念。在批评家别林斯基那里,人民性的确切内涵是“一个国家最低的、最基本的民众或阶 层”;而具有人民性的文学只有以这一阶层的人的生活为关注对象——而不是以“有教养的上层阶级”为对象。他认为,真实性和人民性不可分割,人民性表现得最 充分的地方,也就是生活的真实性最充分的地方。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中,从反映人民大众(主要是农民)的真正处境和卫护人民 利益的观点,考察了俄国文学的发展过程。而这一观念的“中国接受”则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即“十七年”时期,与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学想象高度契 合,也成为彼时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武器之一。

  到了80年代,“人民”这一内涵扩大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但随着“新启蒙”和“去革命化”时代的到来,一谈到人民、人民性等概念,批评界便 本能地认为这是一种旧意识形态的复归,是一种过时的批评话语,从而使人民性的探讨未能深入,批评家对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主体的人民和社会的边缘群体丧失了言 说的话语资源。

  “人民”既是一个集合概念,也是一个个体概念。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的角度来看,作为“集体”的人民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民的 观念尚需进一步深入,所以,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和理论话语也需要跟进。现在看来,经过近70年的社会主义文学观念的批评引导,人民的概念被窄化的问题也随 之暴露出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说:“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 心的冲突和挣扎。”“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人民概念的历史性进步,并提出在今天社会主义语境下,文艺批 评的创新也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人民,这是一种发展的眼光,也是一种进步的眼光。过去,我们一直将人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从而对“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情 感和爱恨有所压抑。对人民的个体性价值的不断发掘,是对“人民性”概念认识的深化,也是真正能体现每一个“具体的人”情感、价值和利益的文学观念,如此, 人民性的观念才可能成为“诚实的理论”和“接地气的观念”。

  基于此,我认为,文学批评在确立批评的尺度和标准前需要在理论上能厘清这个概念的源流。文学批评不能避开具体而深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语境,而要 以发展的眼光来观照现实生活中的人,特别是具有历史主体性和现实能动性的人民。因此,文学批评一方面要把表现哪些人的问题看作重要的事情,应该对“沉默的 大多数”投注更多的关切目光。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文学观照现实方式的独特性:语言、形象、情感、结构等等。所以,不能仅因写了底层、平民、弱者、农 民,才称其为现实主义,才叫人民性;更不能以题材的道德优越性否定文学的审美真实性。这里就需要一种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更需要审美的眼光。时代已经发生 了巨大变化,“人民”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实主义文学也在变化,我更主张一种开放的、吸纳了多元方法,甚至某些后现代元素的新现实主义。

  总之,我们的“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要的是及时的、及物的分析、评价与判断,而不是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 准取代审美标准,而是需要历史地、具体地切入到问题的要害,以“中国问题”为对象展开批评实践,切不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热衷于“去价值化”、“去历 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这是没有前途的。文学批评要将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民”的心理需求和喜怒哀乐作为评判是非曲直的审美标准,以塑造 丰满深刻的民族灵魂,准确地把握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当下意义,做到“历史的内容和美的形式”(葛兰西语)相统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