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散文佐酒年味浓——读“吉林省散文委员会新春作品特辑”(马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18日11:28 来源:吉林日报 马犇

  2月4日,《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隆重推出“吉林省散文委员会新春作品特辑”,让读者眼前一亮。说实话,我的内心忽然涌出了好多感想,这里面略述二三。

  过年自然避不开饮食,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林举去年初秋的“胃肠记忆”用在春节,并不突兀。《玉米大地》、《粮道》,他的散文与泥土与生活紧贴,从这篇短文亦能看出一二。北方人多不习惯南方的口味,甚至怀有味觉歧视,而他却在淡味中品出浓香,品出美食背后的地域特点与文化内涵。

  格致文中“伸手搭救”、“米糠是替代品”的比喻十分极致,甚至会引起某些阅读的不适,然而这恰是其文字的特点,用北方刚烈、火爆的比喻,表达出对“无家可归”的外甥、外甥女的同情与爱,亲情在雪地寒风似的陈述中,凝结在读者心头。

  在时髦笔法、流行文风大行其道时,赵培光时不时会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门,在中国传统散文的生态里游走,难能的是,他满载而归后,并没丢弃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与思考。在看似散淡、轻盈的文字里,他还原了云与烟的正身。而云烟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用词抑或言说,也在结尾处如云漂泊、如烟袅袅,半清晰半模糊地被读者们感知。

  于陈晓雷而言,蒙古族记忆与呼伦贝尔的乡愁在其生命中占据要位,在其文学建构中也是极为宝贵的素材。来自家乡、印有草原风光的贺卡,唤起了他的“贺卡记忆”。在电邮横行的当下,作者仍坚持手写贺卡,还在端庄的语言里,彰显出贺卡措辞背后的心态变化。

  河南人在东北,多年来,戴俊马一直操着一口“河普”,倘无具体语境,根本听不懂。但文章就不同了,他把家乡风俗写得一目了然。中原地区的民俗细致庄重,他的文风朴实规矩。受制于篇幅和题材,文章难免成“流水账”,但年不就是岁尾的一本年账吗?

  “年”的传说不知被多少作家(写作者)“复述”过,但在肖达的笔下,读来不会生厌,这是为何?是肖达的散文风格使然。几年前,以小说见长的她冲进散文的疆土,形成独特的风格。说实话,她的某些散文有点晦涩,但无论如何,在阅读的过程中多能收获新奇与美感。

  小红北不爱“红颊”爱“白发”,以白发为题,以白发始终,在生活的边角生发关乎白发的哲思。看到白发,不由想起了《发如雪》(前些年的流行歌曲),发如雪,白发似白雪,春节期间,北国常漫天飞雪,在雪花的意境里,白发或许会有更为特别的生命意义吧。

  红豆生南国,但相思,南国有,北国也有。东珠擅长写植物,写亲情仍未离开植物,至少红豆是贯穿全文的符号。年前刚刚回家的二女儿,被分隔在不同地域的姐妹,自己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无论多么复杂的情感,都不用千言万语来诉说,一粒红豆足矣。此刻,南方落雨,北国落雪,红豆怡然。

  李子燕的文字,像榆树的干豆腐,看似平常,食(读)之有味。阅读的过程中,我能想象到文章背后的情形,坐在轮椅上的她,费力地在键盘上敲击出内心的真情实感。秉持温情、坚韧与善念的人,其日子即便暂时遭遇坎坷,终究会美好,长长久久。

  盼年,从盼好吃的,到盼着带孩子回父母身边。在“租人过年”的时下,很多家庭都会在过年时盼儿媳(女婿)进家门。这样的情绪无需布局谋篇和斟酌词句,只消通过口语化的语言自然呈现。当作者盼到儿媳后,来年还得盼孙辈。千百年来,无数个家庭如此盼年,盼得生生不息。

  隔代更亲,快过年时,身居异乡的游子会想念家乡的长辈,而长辈更是天天都在盼孙辈回来看看。在有限的篇幅里,很难将情感表达到位,而陈雷爽文章的末几句写得特别聪明,不雕饰、不露骨,文末的设问悄悄地升华了主题。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春节,都有两场大的人口迁徙,返乡与回城。奔家的心情尤其复杂。奔家,奔的是父母和亲友,奔的是家乡的年俗,奔的是一种远去的记忆。尚书华对奔家进行了生动而全面的概括,“平日,乡村瘪了,城市涨了。这日,城市瘦了,乡村胖了”,更是中国年的一个注脚。

  萤火虽小,却能点亮生活。作者用全景模式为“年”留影。但文章与影像在某些层面是相通的,在某些地方留白,在某些地方特写,文章(影像)看起来更舒服。在某个局部,在某个细节中,萤火会照亮整个世界。

  在特殊年代,很多小夫妻因工作需要而长期两地分居,到了晚年,这代人往往更加相敬如宾,生死相依。但当疾病与过年纠缠时,坏情绪就来了,此时,父母与子女的刚强与爱如及时雨,使一切如常。于德北的散文,像跟路人聊天,聊着聊着,春天来了,春节走了,每个生命都迎来了新的生机。

  “优秀的文学都具有故乡意义。”吉林散文作家的乡土意识很强,对白山松水的爱与抒写也绵绵不断,但我个人感觉还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如何拓宽疆域,写好“外面的世界”;二是如何“站在庐山之外看庐山”,以更广阔的视域与思想,写好这片黑土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