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趁着春节读本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10日00:13 来源:人民日报
  标题书法:梁永琳  标题书法:梁永琳
  标题书法:梁永琳    

  这是我们第二次推出《趁着春节读本书》专版了。春节是走亲访友、家人团圆的时候,却也是带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于旅途中,于火炉旁,于聚会之余,尽情阅读的大好时机。一个春节假期,读到一本好书,说不定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呢!

  此次参加荐书的,包括高校教授,文学评论家,出版社高级编辑,媒体记者,以及本报读书副刊的编辑。尽管我们谈论的书各有不同,但都是经过仔细阅读之后,给读者作出的推荐。希望这个书单可以成为热爱阅读的朋友们的一份新年礼物。

  ——编 者

  东方乡村社会的缩影

  潘守永 推荐《金翼》

  《金翼》(林耀华著,庄孔韶,林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是我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二战期间在美国哈佛大学用英文写成的,最先于1944年在美国出版。这本书是当时西方学者和大众了解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乡村的必读书,与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杨懋春的《台头:一个中国的村庄》、许烺光的《祖荫下》并称为中国乡村研究四大名著。

  此书述说了两个家族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经济背景下,面对新的商业社会所采取的应对之策,或是调整策略以求新的发展,或因不能适应而逐渐衰落,再现了当年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及经济变迁的断面。故事的大背景设立在辛亥革命之后的30多年,场景主要是福建闽江中游的农村,涉及从农业到商业,从经济到文化乃至政治的各个方面。作者透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叙述,从微观到宏观,超越了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范畴,赋予作品社会学人类学的意义。

  本书是集真实性、历史性与理论性为一体的社会学专著,采用的却是小说的形式。写的就是林耀华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描摹了栩栩如生的50余个人物形象。其中穿插介绍了很多礼仪性的活动,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全景式地展现出来。按照作者的话,“《金翼》是真实的,是东方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同时,这部书又汇集了社会学研究所必须的种种材料,展示了种种人际关系的网络——它是运用社会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结果”。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撩开土司城堡的神秘面纱

  徐 坚 推荐《复活的土司城堡:海龙囤考古手记》

  20年前,美国考古学家萨波罗夫忧心忡忡地说,随着考古学职业化程度的提升,考古学家却整体性地撤离了面向公众的写作阵地,深入人心的考古学普及读物变得屈指可数。然而在我看来,《复活的土司城堡:海龙囤考古手记》(李飞著,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却是一本可以深入人心的考古著作。

  海龙囤位于遵义西北30余公里的龙岩山巅,地势险峻,《明史》叹为“飞鸟腾猿不能逾者”。万历年间,末代播州土司杨应龙重修海龙囤。明廷不惜以举国之力,执意剿灭播杨势力。作为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的最后一战,就在海龙囤上演。自2012年海龙囤发掘以来,早已湮没在泥土和草木之下的“播南形胜之地”一步步撩起神秘的面纱。数年来的发掘进展无论是势如破竹,还是迂回前行,发掘者无论是拨云见日,还是辗转反侧,都清晰地保留在这本书里。

  海龙囤的重见天日是研究者苦心“拼缀”的结果。李飞在书中讲述了从农家猪圈底捞出的海朝寺碑;被乡民讹传成土司的水牢是如何清理出两条交错的通道,发掘者们兴奋地称之为明代的立交桥,并进而发现海朝寺旁一组奇特的建筑;同样扑朔迷离的金银库、绣花楼和采石场,甚至不知其源的新旧王宫都,在发掘与推理中如何逐步显影出来……

  而历史的最大魅力是赋予读者以超越自身的生命体验。作者在写作中不时提醒我们,400年前的春夏之交,正是24万明军攻城之际。在山花烂漫的清晨,你若真的登临海龙囤,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应就是那漫山开遍映山红的悲壮。

  (作者为中山大学教授)

  一书尽览唐诗风流

  包 岩 推荐《唐才子传校笺》

  近年来我一直做着中华传统诗词的宣传普及工作,此间尤其让我受益的是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唐才子传》是元代的辛文房所撰,共十卷,是为唐代398位诗人立传。该书为后人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基础,有了这部书,后人有关唐代文人的生平研究,也就习惯于依赖这十卷的整理。傅璇琮先生多年研习揣摩《唐才子传》,研读时尽可能地在唐宋文献中考证辛传提供的所有资料,追踪溯源,使其事迹更易于阅读理解。最终傅先生发愿与其他学者一起整理校注这套著作。这套书最终共出版5册,第五册是对前4册的补正。从第一册到第五册,整整用了8年,依据文献资料大量补充了辛本《唐才子传》的疏漏与不足。

  《唐才子传校笺》有以下特点: 一是可称定本,目前无出其右者。该书以日茂元刊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参考了《佚存丛书》本、《四库全书》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等海内外留存版本,校订精细,堪补遗误。二是这套书成了最可靠的诗人资料库。编者对一些源出唐人记载,而与事实不合者,也予以纠订。在探索史料来源、纠正错误、补考原书未备的诗人事迹方面用心良苦,编者们通过对诗人们生平事迹、诗文创作等基本史料的来龙去脉逐条考证,使此书成为最可靠的唐代诗人资料库。笺证引书繁博,考订审慎,多有创见,以傅先生为指导,最终由国内数十位学者通力合作完成,真正展示了唐代文献研究的新水平,为唐诗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为中国出版集团“诗词中国”总策划)

  从另一角度观照科学技术

  江晓原 推荐《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

  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创刊于1869年,如今被视为“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在风靡全球的“刊物影响因子”游戏中,《自然》遥遥领先于世界绝大部分其他科学杂志——2013年它的影响因子升到40之上。另外,2005年,欧洲科幻学会将“最佳科幻出版刊物”奖项颁给了《自然》杂志,因为这本杂志在科学文章之外,还有科幻小说专栏!这个名为“未来”的专栏刊登“长度在850—950个单词之间的优秀科幻作品”,并且持续至今。此外,《自然》杂志对科幻电影也有着长期的、异乎寻常的兴趣。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亨利·吉主编,穆蕴秋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自然》杂志“未来”专栏现任主持人亨利·吉主编,中译本包括获得翻译授权的66篇原载于《自然》杂志的科幻小说,包括未来世界·反乌托邦、机器人·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植物保护主义、环境·核电污染、时空旅行·多重宇宙、未来世界·科技展望等10个主题。这些作品大部分都反映了当今西方科幻小说创作的一个主流观念——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深入反思。作者们想象了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之后可能出现的荒谬局面,表现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深刻忧虑。

  如果注意到这些小说竟然发表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上,则又展现了另一层深远意义:本书借助科幻小说这种较为独特的文本形式,凸显了《自然》杂志“科普/学术”的两栖性质——表明它远非中国公众先前所想象的单一“学术”形象。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史料不能“拿来就用”

  饶佳荣 推荐《何草不黄:〈汉书〉断章解义》

  秦汉研究因江西海昏侯的考古发现明显热闹了许多。《何草不黄:〈汉书〉断章解义》(鲁西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厦门大学历史系鲁西奇教授在60多万字课堂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著作。虽然作者表示自己并不以研究秦汉史为业,但就我个人阅读感受而言,此书实可列入历史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这本书包含着作者深切的历史自觉和现实关怀。作者自谦此书“只是一份讲义而已”,但实际上大部分篇幅等于是重写,而且“前贤已有论述的,尽可能不予保留;较为琐碎繁杂的考释、解释,尽可能删繁就简;不太拿得准的观点与想法,也不予保留”,足见勤勉矜慎。

  此书精彩之处颇多。限于篇幅,这里只举第一章“《汉书》的成立:历史叙述的本原”,就给人掷地有声之感。比如,作者认为,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很可能是刘、项之争时为应对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而编造出来的。再如,作者通过对《李夫人传》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推断这个故事大概是由几个不相干的事件缀合而成的,进而拷问“史家的势利”。恰好稍早读到另一位知名秦汉史专家出版的新作,两相对照,《何草不黄》就显出了独特所在。《何草不黄》著者对史料极为敏感,绝不“拿来就用”,而是时刻注意史家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冲突,尝试把蛛丝马迹与时势面向做勾联,进而追问历史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书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帝王功业、国家兴衰、王朝更替等重大事件的忽略,而更加着意于凸显思想与知识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而这也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者为澎湃新闻编辑)

  岁月淬炼诗歌的光芒

  何向阳 推荐《白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尔科特80岁出了部诗集,并于81岁凭此获得艾略特奖。在诗人85岁时,这部诗集被译为中文出版,名叫《白鹭》(德里克·沃尔科特著,程一身译,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诗集不长,诗也不长,延续的是沃尔科特的短诗风格,简洁,有力。让我感兴趣的是80多岁老诗人的语言能力,非但没有常见的懈怠,反而在岁月打磨下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在这光芒里,我们读到了以往诗人常常吟咏的爱,更读到了诗人与病痛和死亡的对峙与和解。爱与死之间的叩问写得激情澎湃而又缠绵难解,并且由一位老诗人道出,令人心惊同时也生出感慨,诗的语言力道的确需诗人修炼一生。在读到:“就是这颗心,在回家/试图抓牢它远离的一切/盐腌的事物如何只增加它的干渴。”我感到这样的句子简直有着将物化的事物提炼至心灵层面的能力。

  而在:“有些朋友,我已所剩不多/即将辞世,而这些白鹭在雨中漫步,或者它们像/突然来临的天使升起,飞行,然后又落下/有时那些山峦就像朋友一样/自行缓缓消失了,而我高兴的是/此刻他们又回来了,像怀念,像祈祷。”我们读到的不仅是诗的语言层面的淬炼,更是诗人对于生命了悟的坦然与沉着。沃尔科特的诗很耐咀嚼,每句话都有着优美的形式,并且还内含着强大的力量。在这样的诗句中,呈现的是诗人高贵的精神、尊严的形象。

  沃尔科特,就像一只顶着白发的白鹭,此生只会向自然低下头颅。

  (作者为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沿着时间之河逆行

  杨雪梅 推荐《世界小史》

  《世界小史》(恩斯特·贡布里希著,吴秀杰译,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已出版80年了,这是贡布里希写的第一本书,也是《艺术的故事》的引子。这本书里,贡布里希用不到20万字,仿佛沿着时间的河流逆行,向小读者平易而生动地叙说了千万年的人类历史。从尼安特人的头骨到猛犸象猎人栖身的山洞,从金字塔到迦太基城废墟,从罗马教廷与路德的斗争到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最后讲到了他父母度过的童年,讲到作者自己正经历的历史。其中自然不乏对于雕刻、绘画、建筑等艺术的精彩分析,但更多是对于人类自身未知命运的探索。

  当然还有中国。他在书中试图向小朋友解释中国的文字起源,他告诉小朋友,如果是树,人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画下来,但是如果一个人想写白色该怎么办?难道要用毛笔画出白颜色吗?或者要是人家想写东面的“东”该如何写?“但中国人找到了符合逻辑的解决办法。要写白,那就画某种白色的东西,比如太阳光,于是就从代表太阳的“日”字上画那么一笔,用白色的光,来代表白。那么东呢,东就是太阳在树后面升起的地方,可以画躲在树后的太阳,就是东。”

  可以说,从来没有一本讲述世界历史的书,像《世界小史》一样,能用如此简练生动、优雅平和的语言,勾勒出人类对自由、平等、美好的不屈不挠的追求。贡布里希在暮年曾对自己的孙子说:我又看了一遍我的这本书,里面的确藏着很多东西,你知道我觉得它挺好的。

  我也觉得它挺好的。我愿意把它推荐给中国的小朋友。

  (作者为本报编辑)

  向美的追求不可阻挡

  张 健 推荐《妹娃要过河》

  这些天我在读这本《妹娃要过河》(叶梅著,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不厚,由《花树花树》《撒忧的龙船河》《青云衣》等7个中篇组成,每个中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呈现了一个情义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个或几个精灵般的女性。她们拥有元气充沛的生命、淳朴倔强的个性、曲折多舛的命途。这是一本关于女性的书,作者着墨最多的正是女性骨子里的坚韧与无奈、浪漫与现实、温情与倔强,乃至内心不可阻挡的对于美的憧憬。书名取自湖北恩施的一首龙船调“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中国也有句古话叫“过河的卒子不回头”,所以“过河”这简单的两个字,其实却满含了不甘于命运的摆布、誓要冲破困难的牢笼、敢于面对未测的前路的种种执着、智慧乃至勇猛。

  “巴山楚水凄凉地”,但在作者笔下,巴山楚水不仅不凄凉,反倒散发着神秘、浪漫的光芒,“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的《楚辞》遗风时见书中。《花树花树》开篇,就是七姑娘在云蒸霞蔚的山头寻找田家老太新生孙女的命树。何谓命树?原来当地人视千万种植物为千万个人的命,每个新生儿都有一株对应的命树。七姑娘看到一树骨嘟嘟的雪白小花,原来是一株李树。正待离去,眼前忽又红光灼灼,仔细一看,李树旁格外还长出一株桃来,“粉红花儿耀眼得紧”。这一李一桃,便对应着田家双胞胎昭女与瑛女。两个女子后来的性格命运,都与这一李一桃隐隐关联。这等似虚而实的笔墨在书中比比皆是。走进这本书,便是走进巴山楚水中一个奇幻曼妙的文化长廊,映入眼帘的尽是浪漫的风物、深厚的情义、热烈的生命。

  (作者为本报编辑)

  反“鸡汤”的人生故事

  任姗姗 推荐《斯通纳》

  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了《斯通纳》(约翰·威廉斯著,杨向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它具有一般通俗小说应有的特质,流畅、真实、朴实、普世。斯通纳是小说的主人公,故事是斯通纳平淡无奇的一生。在一地鸡毛的琐碎里,作者写出了一个普通人的惊心动魄。是的,斯通纳是一个普通人,生于农家,“一战”正酣的时候他在大学读文学,此后就一直在大学教书,直到死去,“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他有一位妻子和漂亮的女儿,但家庭生活也不怎么和谐。他曾有一段唯美的爱情,但他的一转身将四周变成了深渊。可是,即使再普通的人生也不可能一败涂地。于是,斯通纳的文学课堂成了他生命中的光芒,他的骄傲全部在此。他与学生、上级以及那段爱情的惊心动魄,也全部源于这种骄傲。

  斯通纳的不成功却让人看到生活的本质。从《儒林外史》到《人到中年》《活着之上》,从《复活》《红与黑》到《围城》,人类文学史上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形象,而作者笔下的斯通纳却成了如此独特的“这一个”。这是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讲了一个反“鸡汤”的人生。斯通纳是一个真实到残酷的人物,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者,甚至连文学史上的“多余人”都算不上。他似乎总与时代疏离,一生都在追问自己的内心,他的平淡无奇似乎才是人生的底色。斯通纳的故事和他日益明显的驼背一样,让人看了不免丧气,生出失望。可是,在不缺少鼓噪投机、名利和寻找捷径的今天,接受生命本身的平凡也不完全是件坏事,至少它让人变得清醒。

  (作者为本报编辑)

  那些“盗取天火”的巨人

  周飞亚 推荐《光电帝国》

  几年前,看完电影《致命魔术》,我对里面的特斯拉实验室着了迷——男主角正是在那里找到“终极武器”:依靠交流电为能源、可复制一切的神奇机器。玄幻的情节,却反映出了某种真实:电能,在诞生之初如魔法一般,充满神秘。我不禁对电的发展史产生了强烈兴趣,正是循着这份兴趣,我与《光电帝国》(吉尔·琼斯著,吴敏译,中信出版社出版)一书相遇。

  对于19世纪后期的人们来说,电这种令人敬畏的能量还仅见于伴随着暴风、骤雨和雷鸣的天空。而有三个巨人,却梦想像普罗米修斯一样“盗取天火”,争相去缔造一个电力到处充盈、随意流动的美妙世界,将人类彻底从繁重的劳动和黑暗的笼罩中解放出来。这三个人,就是发明家爱迪生、“交流电之父”特斯拉和西屋电气公司的创始人威斯汀豪斯。本书正是以他们的奋斗、成败和恩怨纷争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光电帝国”的建立过程。

  更妙的是,这幅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拥有丰富的层次。对于科技迷们,它描绘的是电力技术的诞生与成长;喜欢经济学的人,会看到惨烈的商战,以及一些美国知名公司的发迹史。从中,我们同样能够读出人性的丰富:一直顶着“大发明家”光环的爱迪生,不仅有短视和刚愎自用的一面,还曾为了打败竞争对手特斯拉使出不少卑鄙手段;然而,当特斯拉的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后,他却又表现出科学家之间的惺惺相惜。这些人身上,有科学家的狂热,有商人的狡猾,更有理想主义者的悲壮。

  他们是巨人,也是普通人。历史,往往就是由这样的人来创造的。

  (作者为本报编辑)

  本版制图:蔡华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