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写出一个真实的丁玲(李向东 王增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05日09:03 来源:解放日报 《丁玲传》作者 李向东 王增如
  《丁玲传》(上下)李向东王增如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丁玲传》(上下)李向东王增如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解放书单:这本《丁玲传》与过去其他有关丁玲的传记有什么不同?

  李向东:与其他版本的丁玲传记相比,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材料新,使用了大量第一次披露的史料,即便是一些与丁玲熟识的老同志和一些搞了多年丁玲研究的学者,都会感觉新鲜。二是填补了丁玲生平研究中的一些空白,比如1938年丁玲率西战团回延安,到1942年延安整风,这一段时间其实在丁玲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其中1939年她在马列学院、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文协,但她在自己的文章中极少提及这期间的工作、生活、创作及思想和情感世界,这一次我们努力挖掘材料,对此做了一些填补。另外关于冯达其人,这次也做了较多介绍,使这个过去一直若隐若现的重要人物,眉目毕现。三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例如丁玲与周扬、沈从文的纠葛,在新材料基础上,力求有新的角度和新的解释。

  解放书单:书中史料十分翔实,如此大量的独家材料从何而来?

  李向东:新史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丁玲的讲话录音,她晚年因为身体不好,有时拿笔写作感觉困难,就以口述形式把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要写的一些文章,用录音机录下来,其中有一些整理成文发表了,还有一些没有,这部分就成了这本书的新材料。另一个来源是友人写给丁玲的书信,我们在帮陈明(丁玲丈夫)整理时,发现了冯雪峰、叶圣陶、茅盾、艾青、陈学昭等人写给丁玲的信,还有胡锦涛同志任团中央书记时写给丁玲的信,等等。从这些信里,我们既可以了解一些史实,也可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些信件很重要,但多年来无人清理,被淹没了。

  此外,我们自己也搜集到了一些重要材料,有一些连陈明看到后都感到意外和惊喜。

  解放书单:你们写作本书的初衷是什么?致力于丁玲研究的原因与动力来自哪里?

  王增如:丁玲生前,曾经有出版社征求她的意见,询问谁可以写她的传记,丁玲说“没人能写得了我”。因为她觉得自己太丰富、太复杂,别人不容易了解她、理解她。

  确实,丁玲的气魄、个性是无人可比的,她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屈辱、打击、误解,体验过各种复杂的情感,历史的复杂性、残酷性在丁玲身上都有强烈的投射。这样的人物的确很难把握,很难写,所以,我们写了十几年关于丁玲的文章,却一直没有动过写一本丁玲传记的念头。但是我们发现手里还有很多材料没有写完,这些材料非常重要,但又非常零散,怎么把它们组合到一起?最好的形式自然就是写一部完整的传记。

  后来在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王中忱的一再鼓励、督促下,我们花了三年时间,终于把它写出来了。我们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我们不懂理论,不会从理论高度分析丁玲和她的作品,这是我们的短板,却也成为我们的强项,正因此,这本书写得比较通俗流畅,便于普通读者阅读。

  至于说到“致力于丁玲研究的原因与动力来自哪里”,我们觉得丁玲受到的误解太多,至今仍然被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误解。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写出一个真实的丁玲,让更多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理解她。如同沈从文1933年在《〈记丁玲〉跋》里所说,要告诉青年读者,丁玲“这个作家生来如何不辜负自己的日子,如何爽直,勇敢,活泼,热情,到这世界上来打发每一个日子,当各种不幸围绕到她身旁时,她又能如何坚毅沉着支持下去”,“她的作品与她的生活,皆显示天才与忍耐结合而放出异常美丽的光辉。她赠给年轻人的希望和勇气,应当已经够年轻人立起来做个结实硬朗的人的分量了!”

  解放书单:一部优秀传记的写作需要与传主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将其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和观察。作为丁玲的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老师在写这部传记时,如何保持客观而平实的视角?

  王增如:丁玲一生遭遇很多磨难,蒙受很大冤屈,直到晚年还在“辩诬”,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也确曾为此愤愤不平,因为我离她太近了,受她的感染太深了。这方面李向东比我理智得多,我们在写作时曾为此有过争论,但他比我强势,所以他的意见总是占上风。另外在写作中,有老师指点我们不能一味站在丁玲的立场看问题,要从当时当地的大背景出发,也要考虑丁玲对立面的意见的合理性。超越丁玲,才能写好丁玲。所以写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们加深认识理解丁玲的过程。

  解放书单:虽历经坎坷大起大落,但丁玲对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在你们看来,她执着追求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李向东:1924年,丁玲还没有写出第一篇小说,瞿秋白就预见到她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这八个字是对丁玲一生最形象最准确的概括。有人不喜欢丁玲,是因为她不坐在书房里安安静静写文章,而是投身社会斗争,先是为了个人出路,而后是为了劳苦大众和民族解放奔走呼号、拼搏不息。丁玲顽强的生命力和至死不渝的理想追求,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几乎无人可比。

  透过丁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的一大批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经过慎重的思考、比较,最终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并且几经磨难矢志不渝,坚定地走下去。在今天,了解丁玲、理解丁玲、讨论丁玲,是非常有意义的。(采写 本报记者 陈俊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