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一个“哈姆雷特之问”(王纪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04日10:14 来源:文学报 王纪人

  首先我觉得很高兴,90后的作者终于登上了文学舞台。前一段时间文学社活动推出了90后的青年作者,今天作为个人创作研讨会讨论90后长篇小说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说实话对80后我看过一些作品,90后我最多看的是短篇,长篇肯定没有看过。卞润华的作品开头看了,觉得有一些乱,看到1/3觉得不错,看到2/3觉得这个作者可以看,看到结尾的时候,我就想再看下去。

  看到大家对他的评价不错,比较由衷地高兴,这跟他文学本身的天赋,以及他学习的经历都有关系。他写的是高考状元,但是并没有把它写成励志的小说,也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这是我觉得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小说首先是一种倒叙的形式,一开始讲高考状元,然后回溯到整个高中阶段,写人物的高一和高二。高三写得比较简单。他把这样艰苦的学习生活、老师的管教、家长殷切的期待都写得非常充分。其中的老师写得活灵活现,写得像魔鬼一样。作品中提及上海的数学教学经验,引起英国人的注意,上海老师到英国跟那些孩子“斗智斗勇”,最后一个月下来主科成绩提高的10%,令英国人惊讶。也许有人会觉得我们的教育没问题了,比英国好得多,连人家在都向我们学习。实际上这里问题很大———作品中,他写了老师的管教、家长的殷切期待、本人的努力,以及他被剥夺的自由、快乐和寻找自我、失去自我的彷徨,以至于心理被扭曲,甚至到了疾病的地步。他没明确讲是一种什么疾病,只提及是带有忧郁症性质的疾病。家长甚至请了心理老师,企图对他进行治疗。

  这部小说非常充分地揭示了当今中学生在一切为了升学、进入大学的教育机制底下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来自家庭,来自学校以及社会三方面巨大的压力。当然还有自身的压力:做不完的作业,题海战术,各种各样的考试,课外的补习班,根据分数分班,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当众公布成绩,还附加各种清规戒律,奖惩制度,直到最后高考。这些在小说中都有展现,而且写得很自如。那样小小的年纪,如履薄冰,动辄得咎,左右蒙羞。三好学生泰山因为早恋就受到很大刺激,甚至交了女朋友、跳楼了,当然他的跳楼也是有惊无险,但也有点警告学校的意思。在写中学生木、泰山、铁的学习生活同时,还勾勒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生蓝溪的形象,将三年的高中生活做了具体生动的展示。之前我还没有看到过写整个高中生活过程的作品。

  如果小说仅止于此,也许只是一般水准。为什么我比较欣赏这部小说?作者的过人之处不仅仅是写现象,而且是写心理层面,第三则是写象征的层面。三个层面多方位多方面对我们目前的教育机制,对于学生的人格、心理成长负面的影响做了相当充分的揭示,并提出了严重的质疑和拷问。

  我觉得这部小说带有呐喊的性质,他在其中没有明确说救救学生,却的确是在呐喊。在写学生的心理和幻觉层面,比如写到青春期时,有一种幻觉,我们多少都经历过,这种心理跟成人是不一样的。另外从一开始就出现,而且在作品中贯穿始终的“黑衣人”,就是“黑袍怪”,代表了所谓的“无我”,以剥夺和收纳学生的自我为己任,而且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放弃自我,进入所谓没有自我意识的“无我”之境。“黑袍怪”一开始出现贯穿了整个小说,到后来1/4篇幅几乎都是黑袍怪跟“我”在进行博弈,分量越来越重。这不仅使小说具有魔幻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这使得小说不仅是现在意义上的提示,而且从心理上对年轻学子内心的扭曲、他们的苦闷,乃至于几乎精神崩溃的心理层面有所体现。

  小说具有一定的魔幻色彩,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对自我的执着和完善,还是对自我的阉割或者放弃。这个命题我觉得有点像《哈姆雷特之问》一样,生存还是死亡,他在写作中的表达达到这样一种严重的程度,也因此带有存在主义色彩。

  木这个主人翁经历了好奇、无忧、忐忑、叛逆的阶段,这在小说里边以非常特别的方式呈现:好奇、无忧、忐忑、叛逆变成了4个小人不断地出现在作品里,跟木的自我进行周旋。通过这样的阶段,木终于成为一个拥有自我和自我意识的有为青年,因此这也是一部成长小说,但是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批判现实存在的基础上的成长小说。它实际上回答了小说的题目“我往何处去”,并且必然隐含了一个命题:“我是谁”。这个作品从头到底讲的是“我是谁”———如果我丧失了自我、失去了自我就不是我,我就不存在,就成了无我,那个无我不是 《老子》、《庄子》的无我之境,是非常消极的,是自我泯灭的无我。

  在这里,小说涉及到终极方法的命题。我们的作品需要提出这样的命题,或者说是社会命题、终极方法的命题。在公元5世纪前后,在北纬30度左右的地方,古希腊、中国和印度出现了终极关怀的角色,他们开启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而他们又有相似之处。这种命题在后来的文化中得到了承袭。中国在汉代独尊儒术,过去诸子百家是非常开放的年代,会谈及终极问题,这在西方中世纪则是一种思想的进步。

  我觉得卞润华作为90后的年轻作家很特殊,他不再是我看惯了的、从80后开始的碎片化的叙事。那种令人觉得毫无意义的叙事,在一些80后作家自己津津乐道的同时,看的人则觉得是在无病呻吟。卞润华作为90后的年轻作家,而且是他的“处女作”中出现了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追寻,这让我觉得他从一个理工男变成一个文科男是有道理的。也许接下来他会变成神学男,在下一部小说里出现宗教的东西、更为神秘的,更多的终极关怀。

  如果说作品有什么缺点,就是由于他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亘古以来就存在的命题,但是这个命题如何跟现实结合,仍值得再思考。现在小说里存在着思维和形象某种矛盾、脱节,也存在着哲理和现实的某种不对称,这是该作的弱点。我想将来,随着他阅历的增长、生活的观察,以及慎密的思考,会慢慢地弥补这个缺点。将来他的作品会有更进一步的境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