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我心中的王士美院长(马志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03日11:14 来源:中国作家网 马志刚

  2016年元4日开始,北京挣脱了雾霾,晴朗的天空延续到13日。14日雾霾和烟雾再次袭扰京城。这一天,在微信圈里知道著名作家王士美在长春因病逝世。我和胡婷婷联系,交谈总是哽咽。北京的天空辗转反侧,满含泪水,直到16日深夜,和我的心情一样,以一场中雪的形式落到京城的脚面上。17日,地面白了,我的心也空落落地白。

  1980年初,父亲还在舒兰县新安公社围山大队当老师,我们家里有很多旧书,这些旧书是父亲下放之后带到农村的。父亲有一次外出,买回来一本顾笑言、王士美、汪东林合作的《李宗仁归来》,印象很深。

  1985年,我参加了吉林省作家进修学院、《作家》杂志社文学创作函授中心的学习。1986年再次参加学习,这一年不仅有作品在《作家之路》上发表,而且还被函授中心选到北戴河参加改稿会。那时,我在乡法律事务所上班。人生第一次出远门,是以邀请方全额报销的形式出现,并且有幸见到了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对于在农村生活的人来说,能有免费的待遇就像天上真的掉馅饼一样幸福。。

  第一次见到王士美老师,他只有47岁。国字脸,北方大汉形象,说一口能听懂的西北话,对人和蔼可亲。也许他们经历了人生太多的曲折,更懂得人性和生命的真谛。所以对我们充满了了关怀和爱护。

  我在北戴河一下火车,正东张西望时,看到举着牌子迎接我们的两个人,他们便是婷婷姐和李武,当即喜出望外。

  王士美院长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学员,亲切无比。

  改稿会期间,王士美院长提醒我们多读书、多练笔。还重点提醒我们作为业余创作,要学会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学会接受冷风和热风,不管什么风,都是好风,都可以借鉴。学会建立良好的写作和生存空间,他关心人的样子,不像严厉的老师,不像他脸上的苍劲,更像是慈祥的父亲。

  为我们辅导的老师有温文尔雅、美丽的杨若木,深思熟虑很爱吸烟的薛卫民,再有整天陪伴我们乐呵呵的婷婷姐,不爱说话但会微笑的李武。

  后来我才知道,参加改稿会的13名学员是从上万名学员中一步步筛选出来的,一种小得意油然而生。

  在我们到达之前,《诗人》杂志社组织的北戴河诗人改稿会刚刚结束。我们县有金克义、雷恩奇、马辉参加。那正是文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时期,我们不羡慕谁发财致富,而是羡慕谁又有好作品发表出来。

  王士美和其他老师把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我们在北戴河留下了很多的回忆。作为一个农村作者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出去风光一把,让我的内心忽悠一下变得强大起来。北戴河不仅有波澜壮阔的海涛,还有城市街道簇拥着美丽的鲜花……“生如夏花之烂漫”很符合我当时的心境。

  在北戴河临别之际,我和王士美院长说,将来能坚持写作的不会有几个人。王院长深沉地看着我,目光当中带着坚毅,他似乎在说:看你小子能坚持多久?

  吉林省作家进修学院(现吉林文学院)是我们心中向往读书的地方,第一届阴差阳错没有参加入学考试,我们就盼着第二届。

  1989年我实现了去作家进修学院学习的愿望。

  开学当天,王士美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来自全省各地四五十个

  学员(还有5名外省学员)住在长春空军预校招待所。从1986年到1989年,正好3年,期间再一次得到了王士美老师各方面的关爱。在一次活动上,他还专门为我们做沙拉、煮奶茶。第一次享受奶茶就是王院长亲自为我们做的。

  学院为学员安排讲课的老师除了本省著名作家公木、鄂华、胡昭、乔迈、丁耶、芦萍、马犁、王成刚、王汪等,还有省里的领导,吉大的老师邴正、孟宪忠、杨冬、刘学铭、孙乃冀,东北师大的周玉和、李南岗,以及艺术学院和其他社会学专家学者等。作为文学院的学生,毕竟不同于其他大专院校。文学院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学员与本省的媒体也多有联系。我们所处的位置与时代文艺出版社很近,有一天我去看看郭力家先生。在去的路上我就嘀咕,见面之后我该怎么称呼他。郭先生?郭老师?力家?好像都不合适。当我走到他的办公室,看到他正和大家神侃什么,我忽然觉得应该叫他一声郭哥……。

  那段时间,经常来文学院的有在吉大读书的伐柯,有在报社工作的任白、赵培光,有从外地到长春的述平、谷凯、何方……那时候认识了很多本省作家,包括上一届的同学。最有震撼效果的还数诗人郭力家,他像诗歌领袖,说什么都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他的语调、语气总是那么凛冽和吸引人。

  我和王士美老师接触较多的时期是我们毕业之后,各自离开学院。我去《长春法制报》上班了。时间不长,该报停刊。在我人生徘徊的时候,王士美院长安排我到文学院工作,还特意安排了住处。他担心我一个人不会照料自己,还背地里提醒其他人关照我,包括芳子。过后芳子耍娇似地跟我说:“好几个人都嘱咐我,说你们留在长春的同学不多,有机会多关照马志刚。他们凭什么让我关照你,我比你小,我又是女生,咋不说让你关心我呐?他们偏向你。”

  的确,王士美院长家里一旦做了好吃的,就通知我过去,从那以后和赵姨也自然建立了感情……。

  后来我离开了文学院,虽然走了,但是我知道王士美老师一直惦记和牵挂我,他知道我从农村一步步走出来不容易,他也希望多给我提供台阶。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无限的期许……。

  以后的几年,我在许多地方工作过,直到1995年我到了北京。不管到了哪里,都和王士美院长保持联系。

  1997年1月11日,王士美的新作《切•格瓦拉》出版,并在古巴大使馆举行签名赠书活动,他叮嘱我一定要参加。那次活动搞得很热烈,反响很大,我手里还有当时的几张照片。不久后古巴政府邀请王士美院长去古巴共和国考察那里的碧海蓝天,我为此高兴不已。

  在以后的日子里,王士美院长偶尔路过北京,我们在京的同学都要和他团聚。但多数时候都不让我去买单,当他发现我要买单,就会马上大声说:志刚,你坐下,今天由谁谁买单……。他还给我介绍过北京的朋友,北京的朋友也曾给过我很大的帮助。

  前几年,听婷婷姐说院长得病了,我不敢过问病情,只是偶尔从他儿子王向力那里侧面打听一下。也许他们怕我担心,都说挺好,根本不谈病情。

  王院长,你知道同学背后说你啥吗?说你对你的学生“护犊子” 外人要是说你的某个学生不好,你不高兴。你没听到这句话吧,但是,当我们说起这句话时,内心有多幸福,你知道吗?

  2013年,我被现在就职的集团公司外派到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下属企业,这个地方距离他曾经生活的地方通辽230公里。大概是10月份,我给王士美院长打电话,希望他找机会过来,我陪他好好故地重游,他似乎答应了,从口气上听身体不错。直到他去世,我也没能实现陪他到内蒙古的愿望,我知道他魂牵梦绕着那片科尔沁草原在呼唤着……。

  前阵子听胡婷婷说院长最后憔悴不堪,瘦了一大圈,我的心咯噔一下子!这样一来,我更怕见到他,我怕我看见他会当着他的面哭出来,我怕泪水止不住。我虽然没有完全辜负他,但是距离他所期盼的还很远。

  他走了,到了另外的世界会不会很孤独?他在另一个世界一定还会用高大的形象、特有的内蒙古的语音亲切地问我:志刚,你和家人都挺好的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