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真情立传纯真年代(吕国英)

——读长篇小说《在爱的尽头等你来》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18日10:20 来源:解放军报 吕国英

  一部洋洋洒洒30余万言的情感励志长篇摆在面前。这部书就是周建的军旅题材小说《在爱的尽头等你来》(湖南文艺出版社)。这匠心排列组合的8个字,是书的名字,更是小说的主题。“爱”至尽头,尚且等“你”,而且笃定“你”会回来。让人温暖,令人感动。就是这几个字,静一静,读一读,想一想,进入语境,品味意境,就会觉得,非常美,有意思,有味道,聚能量。

  翻开《在爱的尽头等你来》,那个纯真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部关于青春与爱情、理想与信仰的作品。书中故事描写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军队干部子女的军旅生活,塑造了一批生动丰满的军校学子形象。作家站在时代的高度,对鲜活生命状态中的情欲、理想、孤独、迷茫,对生命与死亡、忠诚与背叛,对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都做了认真的反省与思考。作品始终跳跃着青春与理想的律动,洋溢着唯美与浪漫的情调,奔涌着激情与热烈的向往,弥漫着温暖与感动的情怀,这种律动、情调、向往与情怀,又最终体现在对军人荣誉的极致崇尚,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勇敢担当。

  长篇小说,既可以是作家灵魂的自述,也可以是作家人生的自传。既为灵魂自述、人生传记,当然是要写作家熟悉的生活、真实的感悟,包括亲身经历、心路历程、精神信仰。但反观当下的小说创作,却变成或正在变成一种纯粹技术性的基于个体经验的文字游戏,越来越远离生活、远离真实、远离时代。个别作家甚至完全进入虚无缥缈的创作状态,而真实的生活经历与真切的生命经验,反倒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写作资源。这样的作品怎么能打动人?

  作家要深入群众和生活,不仅要“身入”,更要“情入”“心入”。绘画大家黄永玉,也是位非常用心的作家,他写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目前已出版3卷,小说以巨大的体量,回望自己的青春记忆。这部自传体作品叙述态度之真诚、笔法之灵动、细节之绵密,所传递出的特定年代的历史信息之丰饶,是难以依靠纯粹的虚构和想象来支撑的。

  文学界有一个现象,一个作家靠一部作品就赢得了读者,取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人们称之为“一本书现象”。正是因为他们将自身生命经验最为灿烂动人的、最为刻骨铭心的段落都灌注到了这“一本书”之中,反映出经典的文学品质,这种经典性首先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真诚的创作态度与写作伦理。

  当然,艺术创作需要大胆想象,巧妙虚构,甚至需要凭空幻想,但绝不能不着边际、胡编乱造,脱离艺术真实。

  周建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有看点,有味道,充满正能量,正是因为这是一部带有作家灵魂温度的作品,是作家关于那个纯真年代青春与理想的真实叙事,也是作家对特定年代和个人经验的觉悟回望和忠实纪录。

  文学界有一种说法,作家大都是将自己最熟悉、最亲切、最能打动自己、让自己掉眼泪的题材放在创作计划的最后面,作为看家作品,待“江郎才尽”时再写。周建这部作品是提前把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拿了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当然视觉更纯净、味道更鲜美。

  看周建的创作介绍,突然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的时代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其实,如今恰恰是出大师的时代,或者说我们已经迎来出大师的极好时代。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不仅有良好的创作环境、充裕的创作时间,更有优越的创作条件,尤其具有丰富的创作资源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出大师的根本因素不是外在因素,而是内在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让自己成为大师。

  艺术,乃清静之学,寂寞之道,需要甘于平凡,恒于勤奋,专于一学。周建曾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多部报告文学,包括《太阳掠过桑田》《鹰族》《谁偷走了我们的爱情》《呼啸天疆》等,获得过多种奖项。这说明什么?说明周建不仅十分勤奋,而且成果颇多,但她非常低调,从来不事哗宠。我想,正是她的耐住寂寞,不事高调,才孕育出了这部颇受好评、很有看点的《在爱的尽头等你来》。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军旅文学缺少读者,少受关注,难有轰动效应。实际上,这与作家写什么、怎么写密切相关。就一般意义上说,任何时候缺的都是好作品。

  从作品看得出来,周建是一个理想或完美主义者,感性、乐观、自信,具有坚定的精神寄托与灵魂皈依,表现在她的作品中,体现在她的文字里。她用作品为军旅青春颂歌,为纯真年代立传;她通过塑造的人物放飞青春与爱情,坚定理想与信仰。我们期待她能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作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