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荡起生活与文学的双桨(张春宁)

——作家陈晓雷谈阅读与写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14日10:53 来源:吉林日报 张春宁整理

  读书是写作的精神储备,不读书就没有写作

  在人生的一路颠簸中,我精神生活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读书,读书是支撑我人生的风帆,这个“支撑”就是我的文学情结。

  我最先读的是中国作家的书,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可以读到鲁迅的《伤逝》《阿Q正传》,郁达夫的《沉沦》、《迟桂花》,冯沅君的《隔绝》,老舍的《月芽儿》,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萧红的《呼兰河传》,刘流的《烈火金刚》,雪克的《战斗的青春》,冯德英的《苦菜花》,玛拉沁夫的《远方集》,张贤亮的《习惯死亡》,古华的《爬满青藤的小木屋》,孙少山的《八百米深处》……这些故事性强、极富民族特色、美善意蕴丰盈的文学书籍,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它们对净化我的心灵、升华我的人文修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对我后来坚持文学创作,做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后来开始读外国作家的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迎来了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期,我的阅读欲望越来越大,精神需求越来越得不到满足,我对凝固和单一模式的文学书籍已感到不满足,于是就从大量翻译的外国名著中寻觅更深妙的唯美精神、人类价值。我读小仲马的《茶花女》,莫泊桑的《一生》,左拉的《磨坊之役》,福楼拜的《一颗简单的心》,屠格涅夫的《木木》,契诃夫的《草原》,卡夫卡的《变形记》,萧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艾特玛托夫的《花狗崖》,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这些中外大师的文学作品,让我知道了生活深层的复杂性,人性精神的丰富性,让我了解了男女情爱的神圣和卑鄙,让我透视了人生、政治、金钱的变幻莫测,让我知晓了人类命运与社会文明进步的相辅相成、善丑逆转。

  我在感受文学的精神,我在感受作家的心灵。这些文学大师的作品,皆是来自心灵的追问和拷打,大作家们拼命地与他塑造的人物折腾着,从激情澎湃,到疲惫不堪,从相持不下,到退却让步,这样无穷尽地循环着……这些文学作品,精神价值极其丰厚,我发现了一个广袤深远的新世界。

  在大师们的作品中,洋溢一种强烈的精神,即渴望精神生活、渴望自由思想,渴望人类社会走向发展、走向文明——要实现这个崇高目标,没有阵痛折磨是不可能的,没有善恶博弈是不可能的,没有精神涅槃是不可能的。

  在读书和写作实践中,我认识到,人类必须走出荒蛮,实现从地狱到炼狱,再到精神重塑的全程升级——这应该是我们读书和写作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时间和毅力,就像生命的双刃剑,折断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失败

  我来自社会的底层,少年时代生长在大兴安岭,青年时代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度过。我是一个普通工程师的儿子,我生命历程中最低沉的日子,莫过于在呼伦贝尔草原大雁煤矿井下当矿工的那五年,当年,初生牛犊似的我根本没有怕死的意念,入井一身汗,出井一脸泥,身边的工友伤了、残了、亡了的事情时有发生,我却如农民善待土地一样,虔诚地面对我的工作,日出而入,日落而出,夜临而入,晨来而归……那样的日子,在我看来,一切都平静得悄无声息,而在我的父母看来,那是他们儿子的惊涛骇浪。

  当时,矿上实行“三班倒”工作制,我每次上“二班”,即午后四点下井,子夜十二点升井下班,父亲母亲每天必须等到我回家后,才能放心地安然入睡。一次,我因加班,晚回家一个小时,父母便迫不及待、一脸慌然地跑到井口来找我,他们怕突然发生的煤矿事故,随时夺走他们的儿子。那时,我已经开始练习写作了,却常因生存环境的险恶而丧失坚持下去的毅力,见我连写日记的兴趣都没有了,父亲说:“你要想让自己的写作进步,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坚持……”。后来,父亲为了鼓励我写作,从改善我的恶劣生存环境入手,找他的朋友帮忙,为我弄了张“汽车驾驶员学习票”,目的为保护我的生命,让我把写作坚持下来。

  当年我“下窑”这个实事,是萦回在我父母心中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它是和冒险、死亡连在一起的,“下窑”在世人眼里,意味着把一个年轻人的生命送进了险境,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我,自己亦为父三十载,每每思悟我那个时段的生活,才体验到父母当时的情感与牵挂,才真正知晓父母对儿子的爱有多深。

  我曾有过几次险象环生经历,我没流血倒下,而我的矿工兄弟却流血倒下了,尽管那样的事件是恐惧的,但那样生活、工作的日子,并没因此而停止延伸,我依然一步一个脚窝儿地走了过来。其实,人们并不惧怕死亡,人们却惧怕生活没有希望,生命是为希望而活着的。

  这段在煤矿井下当矿工的生活经历,对我日后的成长及其未来的人生走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让我知道,人活着必须平静承受生活赋予自己的苦难和压力,人活着必须保全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人活着必须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人活着必须有强大的精神信念做支撑……这些在生命特殊时期悟化的人生哲理,为我后来坚持读书与写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坚实了精神储备。

  现在想来,这段矿工岁月,是一个时代赐予我人生之旅的最丰厚礼物,我将终生受益。

  经过三十余年的打拼,我的人生趋向成熟,我的生存环境大为改观,我的读书、写作亦呈现出飞翔的态势。在我心中,务实地干一件事,比说一万句空话更具人生价值,我珍视抓住当下,把自己能做的每件事做好。

  现在,让我回答怎样处理时间、工作、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我的经验是,不要让时间来找你,你要有坚持的毅力,就总会找到时间阅读写作的,工作不仅仅是生活的支撑,工作还是写作的最新体验。在阅读中认识生活,在参与中体验生活,在工作中发现生活,这样的写作扎实又鲜活,这样的文学作品才会拥有更多的读者。

  我想到了一句话:荡起生活与文学的双桨——感谢上苍馈赠我的这个福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