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当下北方农村的乡土世相描摹(黄建生)

——评长篇小说《香炉脚—— 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08日09:58 来源:河北日报 黄建生

  长篇小说《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王离湘、刘晓滨著,作家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的出现对当下增加乡土创作的文化意义与现实意义具有较大的启发。特别是当下乡土题材作品数量众多,但真正能与当下生活建立联系,抓住生活精神内涵进行审美性表达的文学精品并不多。在这样的背景下,《香炉脚》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新因子的注入,和一些成功的艺术尝试及创新。

  作品将故事背景选择在农历的腊月,将目光集中在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陆家桥,对这里生活细节的描摹、日常生活的讲述以及讲述的方式,都让人印象深刻。腊月是北方农村最热闹的时节,处处都透着古朴、绵醇的年的味道。腊月像一团火,慰藉着人们的心灵,唤醒沉积心底的乡思。陆家桥也一样。腊月里,外出打工归来的年轻人开始享受闲暇提供的愉悦。他们呼朋唤友,“宣泄自己的心情,放大对根性世界的认知”。村里还传播着各种“小道消息”和发生着各种故事,在小格局里隐含着大视野。

  《香炉脚》讲述了一个曾经宁静、祥和的小村庄在社会变革时期的人生世相。在结构方式上吸取了中国传统长篇的样式,用一段一段“短篇小品”连缀,拆开看每段自成一篇,合起来看又是一个整体。通读整部作品,一个个起伏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汩汩而出。创作者从现实生活取材,“遵循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对小说的理解”来描绘乡土,写出了令人怀恋的乡土信息,但又不是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凝固的乡土,而是城市化背景下一个处在急剧变化、不同文化价值观碰撞交融状态的乡村陆家桥,以及陆家桥的日常故事。作品勾勒出了当今乡村社会的真实图景,让农村新的生活方式与叙事形态走进笔下。

  《香炉脚》中的人物形象已不再是传统的农民形象。“他们是农人,但他们同时又兼具各式各样的身份,既可以是企业的合同工、协议工,又可以是城市的建设者、美容师,甚至可以由小商小贩脱胎换骨成各类公司的老板……告别了古老一元生活方式的他们,走进的是多元化的广袤空间”。陆家桥“楚楚动人、艳光四射”的姑娘孔媛媛,在婚姻上执拗地忤逆了父母的意志,一心喜欢“篮球打得好,文章写得好”的陆尚智。她进城后由于搭救了老板的女儿,被安排了公司经理的职位,还得到了一套房子,从此命运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她质朴、善良、热情的特质没有变。而陆尚智在进城之后,城乡的差别让他工作生活处处碰壁,禁不住利欲诱惑被人利用,走上了犯罪道路。人们不禁追问是什么让他变成了这样,“一个通体那么透明、那么阳光、热爱生活的人,一旦离开了农村,走进了城市,怎么一下子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呢,怎么忽然间就丧失了人性了呢?”而另一组人物帅开文、管月香、陆尚能就像鼎足而立的香炉脚,“香炉的沉重,只有这三只脚知道”。香炉脚艰辛、坚忍地支撑着,香炉上赫然大睁的眼睛睇视着芸芸众生,看透了背后的人性密码。

  这些人物的生活或依然沉重,或有巨大变动,但都呈现出了丰富的活力和新的个性特征,引发人们对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注,烛照出了变革时代农民精神的蜕变和农村社会关系的重组。传统乡土文学创作中,在土地上劳作一生的传统农民一直是主角。这些浸染着农耕文化基因的农民,尽管呈现出不同时代的烙印,但都是意识形态概念下或自然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农民形象。《香炉脚》则表达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和农民正在经历的转型与新生,以及历史巨变带来的隐忧和阵痛,农民在这一进程中的命运成了重要的主题。这里的农民形象,不论是“进城农民”,还是“在乡农民”,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土地观念与父辈相比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了众多新生的精神因子。作品表达的内涵有别于鲁迅的乡土启蒙叙事,也不同于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想象,甚至也有异于贾平凹传统乡土式微的挽歌。

  《香炉脚》在对乡土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中,赋予了文本新的表达视角和纬度,通过独特的叙事艺术表达对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怀。小说更多是立足于个人感知角度来思考和表现,从平民的立场展开复合型叙事。在个人独特的记忆中传达对乡村世界不同的审美理解,蕴含了对乡村命运的思考,赋予了乡土创作比“乡土”本身更丰富的内涵和深度。小说中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既凸显了作者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敏感与细腻,又声情并茂地注入了作者理性分析的智慧,擦出了情感流动的思想火花。作者写村落、房屋的议论,“每一座村庄都有每一座村庄的历史,每一页历史都在一巷巷屋檐下浓缩、延伸着”“每幢房子都有每幢房子的一生,每幢房子的一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表情”等等,都赋予了这些乡土中的物质景观以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