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忠贞爱国是一条永恒准则(赫晓琳)

——《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研讨会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01日22: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赫晓琳

  不久前,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召开《国之大臣》的研讨会,所有与会者神情专注,讨论认真,有称赞也有批评,有鼓励也有提醒,气氛热烈,真情络绎,对中华道统的传承接续、国之大臣的评价标准、清朝中期的历史书写、清廷君臣的形象体系作了深入探讨,机锋时见。在整整4个小时的讨论中,几乎没有人离席,不算小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90岁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年过80的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自始至终兴致勃勃,虽劝其休息而不去。散会时夜色已浓,大家仍意犹未尽,感慨很久没有参加这样的会了。

  如何评价王鼎的尸谏?

  一个重要的论题是王鼎的精神品德和气节。著名清史专家孟森曾慨叹清代科道风气浮靡,不见明代那样的敢谏死谏之士。而75岁的王鼎,在英舰长驱直入、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赴死,以尸相谏,以生命谱写了一曲忠贞爱国的正气歌。

  王鼎,陕西蒲城人,嘉庆元年二甲第六名进士,入庶常馆,长期在翰林院任职,嘉庆末年位至卿贰,道光朝进入军机处,后为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王鼎忠诚耿直,做事认真,曾任户部尚书,深知鸦片大量输入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坚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之举,并在其被贬官流遣时出手相助,最后因反对签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在军机处自缢,怀内装着长篇谏章。

  对于王鼎的死因,清代官书中极尽遮掩,记为病逝,档案中有其遗折为证,故历来都有不同声音。本书作者卜键作了详悉考辨,从在场军机大臣祁寯藻的诗,当时的信函日记,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悼惜论议,清人笔记杂录记载等,论证其强烈反对与侵略者签订城下之盟,在军机处别院自缢身亡,以尸相谏。“人生自古谁无死”,是文天祥毅然赴死时留下的诗句,充盈着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也传递出死之不易。王鼎亦然。该书作者卜键写道:“王鼎起家寒素,位极人臣,在京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在故乡有众多仰仗资助的族人亲友,岂不知爱惜身家性命,以大节大义在上,所不顾也!”

  今天该如何评价王鼎和他的尸谏?有人说他迂腐,说他跟不上时代,甚至说他的死毫无意义,这公平吗?

  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说自己不光是读完了全书,向不少领导推荐该书,有的章节(如治河、尸谏)读了多遍,觉得写得很真实、很感人,写出了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道统。他说:“我们现在讲传统,什么是传统,传统的核心就是道统,是节操凛然、国家需要时不惜舍生取义的道德力量,所以我读这本书很受教育。”关于道统,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先生在为《国之大臣》撰写书评中也曾提出:“我们今天宣传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价值观……是对道的体认和追求,道就是理想,就是价值。”王鼎是中华文化的殉道者,他的自尽与诤谏相结合,充盈着纯正坚贞的大爱,一死以警醒世人,以报国殉国。

  王蒙不久前发表题为《大臣与大政》的长篇书评,开篇即写道:“一个夏天都在阅读卜键的史学新著《国之大臣》,70万字,爱不释手。读完,叹道:我才了解了多少中国。”在这次会上,他说:“感动于王鼎的事迹。当时的社会已经欠了很多的账,问题很多,但还有像王鼎、林则徐这样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硬撑着的人。这是很感动人的地方。”对这样的时代脊梁,对这些为国家不惜身家性命的纯臣,后世的敬仰是必然的,淡忘则不应该。

  要对历史抱有温情

  作者本来是要写一部王鼎传的,写作中作了调整,将一本个人传记扩大为一部断代史,清中叶近半个世纪的军国大事尽入其中,而重点仍是写人,摹写一个时代的人物群像。该书引言曰:“王鼎形象,只有在与同时朝廷大员的比较中,才更能凸显其价值。与传主的决绝赴死相映衬,是更多位高权重者的弄权营私和尸位素餐,他们都是国之大臣”“嘉道两朝,国家由盛而衰,内忧外患,其间的万般滋味,近侍大臣应先行感知,表现则因人而殊,清正与贪酷,明练与愚钝,耿介与圆滑,勤勉与怠惰,谨畏与恣妄,共构成一幅墨色淋漓的政治画卷。”即使对于那些机巧圆融之辈,书中也未作简单的谴责,而是致力于写出其时代与品格原因。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邬书林在该书创作过程中即提出不少意见建议,充分肯定卜键写作时的专注与真诚,他说:“这是一本满怀深情的书……作者是怀着对中国先贤的敬重在写王鼎,怀着对当下国之大臣的期盼和推崇在写王鼎,怀着对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责任感来写王鼎。”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结合当下研究的脱离现实、缺少思想,指出本书有着鲜明的时代意识和担当精神,他说:“近年来不少史著倾向于宏大叙事,读起来却往往空疏,原因在于没有血肉。这本书不仅细节很到位,有血有肉,关键是细节都以史料为基础。”北京大学教授廖可斌认为时下有的学者评述历史时持一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态度,掌握了一点西方理论,就用来对历史大砍大削。他表示,“很赞同卜键对待历史的态度,钱穆先生说研究历史必须要对历史抱有温情,陈寅恪先生说要对历史抱有同情之理解”,而当今社会的贪腐风气、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与道光也有相似之处,这本书的出现适逢其时,建议进一步挖掘制度产生的深层原因。

  人物传记,当今史学的缺环?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史学家写人物传记的少了,坊间充斥着一些不负责任的猎奇逐艳之作,严重影响着一代人的阅读和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与会者对本书的形象塑造和写作的真实细腻予以肯定。戴逸很赞赏作者的勤奋和注重细节,“因为写得细,所以写得真,传主当时的生活、活动、思想好像触手可及。历史的生命在于真实,所谓信史,信就是真实,不能想象”。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肯定了作者严谨的治史态度,认为其“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很克制、很内敛,在评价时力求做到客观公正”,有史胆和史识,能敏锐发现古今相似的社会弊端,凸显一些清正明练的廉臣形象。

  如果说档案文献常被认为是枯燥的,本书恰恰从中采集了大量精彩细节,以事见人,顿觉眉宇灵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从出版角度,称其宏大真切而讲求细节,可谓精品力作。他说:“当今学界不乏具有宏观叙事的史书,但多数读后往往感到内容空疏,原因就在于缺乏细节真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帆也赞赏这种扎根实处的叙事方式,“历史细节的描绘对整部书的内涵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以一个人的生平为核心,展示一个时代的面貌,以小见大,难能可贵”。文化部原副部长郑欣淼盛赞那种对国家利益义不容辞的担当,为该书赋诗题评:“国有大臣应大勇,先生归去自从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和渴望历史学的营养。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的话,他从时代需要、社会需要、学术需要3个角度来解析本书,特别指出优秀人物传记的匮乏,“史学工作者自己放弃了传记体裁的阵地,全部让给了文学界,直接导致了很多传记作品缺乏历史的厚重感”。王蒙还特别称许该书文字的雅洁生动,“作者写了他的屡试不第,写了他的感恩戴德,写了他的厚重庄严,写了体现在他身上的儒学人格,也写了这样的大儒忠良之终于崩溃自尽,却也是警示后人的最后一搏。读之痛心疾首!”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表示应将王鼎当作一面历史的镜子,“既让我们看到这面镜子的洁净,让我们来尊敬、敬仰、纪念;同时也照出了形形色色的大臣,照出了嘉道两朝的真实图像”。

  “世间只有情难诉”,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感受真切的创作体会,也可以用来为该书和这次研讨会写照。王鼎为反对签署《南京条约》挺身尸谏,彰显的是纯正品德和爱国情操;作者慨叹其事迹的湮没无闻,发掘史料和撰写时倾集真情;许多人读后被深深打动,进而与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相连接,发现王鼎形象所充盈的永不过时的正能量。这也是《国之大臣》发行不到半年,就连印两版、在学术界与读者中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的原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