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高产作家”成了贬义词(陈鲁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28日09: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鲁民

  前些时,我参加一次作家聚会。有朋友给我介绍一个未曾谋面的作家说:“这是一位圈内有名的高产作家。”没想到那位作家勃然变色说:“你才是高产作家,你全家都是高产作家。”这一下子闹得大家都很尴尬,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原来,如今的文学圈里,高产作家已成了贬义词,如果说谁是高产作家,就意味着说他粗制滥造,作品质量差,不上档次。

  曾几何时,一说谁作品特多,是高产作家,大伙都会很羡慕,努力向他看齐,拼命码字,竞相发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风气悄悄起了变化,写得太多太快的作家慢慢不吃香了,不仅评论家、甚至读者、出版商都不买账了。这股风据说也与欧美文学界有关。在美国文学评论界,评论家们普遍认为,一个作家越高产,其货色就越差,以致于有的作家怕沾上高产作家的名,不少作品都用化名发表。美国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迄今为止已出过50部小说,有不少精彩作品,当然也有一些应景平庸之作。评论家们戏称奥茨为“犹如一个有许多儿女的老妇,良莠不齐,不知如何处理”。奥茨曾数度被提名诺贝尔奖,呼声很高,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却对她的高产颇有看法,认为她“不够严肃”,所以她才一再名落孙山。

  为什么高产作家风光不再,成为作家们避之不及的一个贬义词?道理也很简单,那些高产作家往往重数量轻质量,没时间沉淀,没时间思考,没时间打磨,就像个写稿机器一样,虽日成万言,著作等身,但却因没思想、没筋骨、没文采、没创新,无非是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不断地重复自己,结果是没一本叫得响,没一本被大家记住,无声无臭,少人问津,文学史也没他的尺寸之地。

  反之,有的作家,倾其一生就写一本书,全部心血都凝聚其中,苦心孤诣,精雕细刻,反复修改,耐心打磨,终于成为传世名作,世世代代为人们提供精神营养。譬如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女作家安娜·塞维尔的《黑骏马》……这些作品都是世界文学殿堂的瑰宝,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曾在文坛产生过巨大影响,都曾洛阳纸贵,广受好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就够了,有一本精品力作,胜过十本、百本平庸之作,这就叫“少少胜多多”。

  现如今,我国每年出版4000多部长篇小说,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有的高产作家一年推出几部长篇也不稀罕。但实事求是地说,精品太少,传世之作更如凤毛麟角,大多数是平庸之作,有的就是文学垃圾。诚如舆论批评的那样,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这样的作家和作品都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不如改行干点别的对社会贡献大。

  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需要积淀生活,观察社会,构思情节,酝酿人物,还要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没有相当长的时间是绝对不行的。因而,作家柳青有句名言:“作家是以60年为一个单元的。”这可能有些夸张,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写作、投入写作就不可能写出传世之作,则是没什么可争议的。柳青就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高产作家”不时髦了,这是个好事,会有助于作家们不再心浮气躁、互相攀比,而是坐下来耐心打磨作品,出手就成为高质量的文学精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