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一个诗人的梦想(赵兴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23日09:15 来源:中国作家网 赵兴红

  吉狄马加是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四川大凉山原始迤逦的自然风光赋予了他诗性的情怀,《自画像及其他》《初恋的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催发的。走出大凉山来到北京,吉狄马加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少数民族梦想,他坚定自己的身份认证,坚持以“彝人”的角色定位进行创作。在《一个彝人的梦想》中,他把小我的自画像转换成整个彝族的代言人。

  2006年,吉狄马加因工作需要调到青海。在这里,吉狄马加开启了他诗歌的巅峰时期,他不再满足于“彝人”的角色定位,他思考的角度扩大至中国人、世界人、全人类、全生物。《我,雪豹》是诗人博物、体物、悟物的产物,体现了诗歌万物皆为平等,物我皆可关照的诗歌观念。

  诗人站在世界屋脊的高度,以雪豹为主体,向全人类发出了呼号,呼吁世界给予雪豹足够的尊重与善待。雪豹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无比珍贵的生灵,代表着珍贵与神奇。在诗歌中,诗人选择了“流星”、“一道光”、“白雪的火焰”、“成光的箭矢”、“银色的鱼”、“千年的白雪”、“发光的纹路”等意象,形容雪豹的高贵与传奇。

  这些精彩的意象犹如诗句眼目,大胆、新奇、独特,他把目光对准历史与现实深邃而苍凉的天空,对准前世今生永恒的旷野雪山,对准稍纵即逝的光影和皮毛。这样的观察,只有经历过高原历练的诗人才可以捕捉到。

  诗歌中的意象还有一个特点:流动。“峭壁上的舞蹈”“闪动的箭矢”“流星划过”“白雪轮回”“自由落体的王子”“穿越时空”,雪豹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生命活力与时间速度,与诗性语言一起跳动、一起飞舞。

  然而,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任何细胞生命都有它停止运动的那一天。每天都有无数的生命体悄然无息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共生与合作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还应存在于人和其他物种之间。

  在诗人眼中,“每一次死亡,都是生命的控诉”,“因为这个地球全部生命的延续,已经证实任何一种动物和植物的消亡,都是我们共同的灾难和梦魇”。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的警示。在诗人笔下,在一只雪豹的眼睛里,人类创造的所谓伟大奇迹,都无疑是在地球绿色的肺叶上留下的血淋淋的伤口——“这个世界亘古就有的自然法则,开始被人类一天天地改变/钢铁的声音,以及摩天大楼的倒影/在这个地球绿色的肺叶上/留下了血淋淋的伤口,我们还能看见/就在每一分钟的时空里/都有着动物和植物的灭绝在发生。”

  “为什么我们不会轻易见到死鸟?濒临死亡的鸟从来都不会飞着飞着从半空中一头栽下来?”动物似乎都是这样的,这或许就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从不死在人前,在孤独寂寞的、只属于一个生命的地方,慢慢地结束自己最后的生命。

  那些在诗性的领域坚持精神高贵的诗人,感谢你们走出书斋,走向田野、走向雪山,是你们的创造和发现,凝结成诗行缜密的精神纹理、温润的情感表达,不仅奉献给读者和时代,更是回馈给造物主的一份答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