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二十七年前的一次努力——读于漪 《岁月如歌》(吴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7日10:08 来源:文汇报 吴非

  获于漪老师赠回忆文集《岁月如歌》手稿本,很喜欢。八十多岁的于老师手书,不是万字如一,是几十万字如一,让我这个晚辈不敢提笔回信了。手稿本第一好处,是能让整本书活起来,捧着手稿本,仿佛看见作者立在面前。

  于老师对语文教育的贡献和对教育的挚爱,在这里不必多说了,有件事我一直记在心,这回再重读,感慨如初。

  简录相关内容如下:

  1988年市第九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教育经费事,我们教师代表大大议论了一番。这一次,政府预算报告中教育经费增长百分之五点七,而事实上,由于大批知识青年返沪后成家立业,所生孩子正好到入学年龄,因而,小学生骤增,有些区增幅高达百分之十几。学生增长与经费增长差距很大,而经费匮乏又必然导致小学要改为上下午两部制,即半天在学校求学,半天在家。两部制不可行,小孩在家无人照顾要出事,而且许多人居住条件差,一间斗室,孩子无法安排。由于弊端甚多,故而我们六十多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增加教育预算的议案……

  经过一番努力,议案终于通过了。于漪老师写道:“这就是‘法’的力量!那年教育预算执行的结果,增长幅度为百分之十三,所有小学生都在全日制学校就读……”

  于老师和几十名代表把议案通过和局面的改观归功于“法治的力量”,当然正确;可是我想,如果没有一批人的认真,哪里会有这个结果!如果不坚持,如果掉过脸去,听之任之,那就会出现极其艰难局面,上海会有几十万人每天被这个“两部制”困扰,更危险的,是社会价值观因此扭曲。

  大约在1995年,于漪老师第一次对我说起其间的波折,我们都很感慨。在中国办教育,哪有一帆风顺的?没有理想,没有硬骨头撑着,连最低水平的教育都维系不了。说起来是“法”的力量,而想到以“法”来改变不合理的状态,何尝不是人的努力!为解十几万家庭之困,为孩子们能安全地上学,几十位代表严肃认真地履行职责,其间的困难,恐怕不是几页回忆能轻轻带过的。

  27年过去,重读这一页历史,百感交集。现在的“法”,比二三十年前要健全了许多,但是“依法”往往停留在嘴上纸上,举目望过去,到处能看到不作为的,甚至渎职枉法的现象。我仍然觉得中国许多事艰难沉重,不可能迅速改观,惟其如此,人的努力和人的精神也将彰显价值。

  很多事,当事人只要能秉持公正,抛弃私欲,就可以解决;只是因为懈怠敷衍,往往就弄得困难重重,不堪收拾。有些事,本不是难题,遵循常识常理即可做成,却大事宣传折腾,夸大表功;有些人,不敢正视困难,一定要把问题拖成老大难,借口力不能逮,可以无愧无悔;也有人,空喊无私献身,临事涣散,畏难而退,以清静无为作托词,糊弄社会和历史……总之,很多人总是“体谅他人原谅自己”,得过且过,至于那些灾祸,往往就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造成的。

  27年前,如果没有那批代表的认真和努力,小学的“两部制”也就实行了,代表们只要“理解政府难处”,庶几可以向社会交代了吧。可是,于漪老师和代表们就那样不违良知,不尸位,不放弃,去做了,而且做成了。

  27年过去了,那一代小学生人到中年,他们会否记得读小学时差一点就只能半天上学半天无人问了么?而那一代家长,现在基本退休了,他们能否记得当时曾忧心忡忡地等待希望么?差一点,就会有十多万小学生要上“两部制”,十多万家庭有后顾之忧,不得安生。亏得有一群认真的人,眼中有人,心有良知,这才避免了可能的困局。世上的事,都这么认真,何至于出那些人祸!

  有两句话,记不清是谁第一次说的了,但一直记在心里。一句是“既然看见了,就不掉过脸去”,另一句是“如果我不去做,也许就没有人去做了”。我读于老师回忆录时再次想起这两句话。我打电话,想把这些感慨告诉于老师,老人不在家。我不想再打扰她,还是在这里说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