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但开风气不为师 2015阅读图景·历史与新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5日09:26 来源:人民日报

  历史是无数人参与的故事。只不过,今天回望时,多数人与事都已渺不可见。然而文字终有惊人的威力,让我们重见往昔的悲 欢。而今天的新知,虽然事关万物的生长,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历史深处的一粒尘埃。正如经史子集的分类只不过为了传承的方便,历史与新知的划分也只是为了方便 读者的取舍。之所以选择张宪文为人物特写,是为了致敬他兀兀穷年于南京大屠杀资料的搜集整理。选择商务印书馆作特别的推荐,也是希冀这家百年老店可以将人 类文明的成果更多呈现给读者。而由专家学者推荐的这五本图书,各有各的动人之处,一定可以让您有会心之笑和掩卷之思。

  ——编 者 

  人物

  张宪文:铭记是为了“向前看”

  姚雪青

  走进张宪文不大的办公室,只见书柜中、地上、茶几边上,堆得满满的都是书稿和史料,估计有数千本。其实除了办公室,他还有一部分书籍存放在家里、儿子家、朋友家等处,至少有上万册,但精确的数字连他自己也统计不出来。

  眼前这位81岁的历史学家,从事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已长达半个多世纪,他主持编写的72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被认为是最翔实权威的大屠杀史料集。

  2000年前后,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一些成果先后问世。但是更多同时代的铁证还散落在海内外各地档案馆、图书 馆及一些文化部门甚至私人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决定组织有关抗战人口伤亡、财产损失及南京大屠杀史料等课题的研究,并指定由张宪文负责南 京大屠杀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从北京回到南京后,张宪文组织了包括历史工作者、文档工作者、外语教师等在内的近110人的研究队伍, 在十年时间内,先后多次前往日、美、英、德、法、意、西、俄等8个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翻译各种语言的原始史料,全面收集了加害方、被害方、第三方第一手 原始资料。到2010年, 4000万字、72卷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先后编辑出版,成为世界研究那段历史的基础。

  “南京大屠杀时, 我只有九岁,我老家也属于沦陷区,爷爷还曾被日本人关进宪兵队拷打。但历史学者要冷静地看待历史,要实事求是。在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时,有两个明显对我们有 利的数据,我们最后都弃之不用。一个是有记载说,日军在南京草鞋峡大屠杀,遇难者人数达到57418个,统计到了个位数,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数 得清楚的。还有一个日本战犯说,日军动用了30辆卡车和800个士兵,从城内运了15万具尸体丢到长江里,但这不符合常规,我们最后也没有采纳。”张宪文 说,严谨客观地还原历史,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向前看”。

  目前,他作为南京大学名誉资深教授,担任着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及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仍坚持在学术一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今年,他又完成了“两件大事”:6月底,80余位学者共同参与编写、收录了25000张珍贵历史照片的25卷《日本侵华图志》正式发布。4月,由大陆、 台湾、香港、澳门历史学界70名学者合作撰著、共计800余万字的《中华民国专题史》(简体版),历时5年完成出版。“前者收录了1894年甲午战争至 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各次战役、各类屠杀暴行的罪行照片,深度还原了当年的侵华战争以及战争中痛苦不堪的人民。后者是四地学者首次在民国史研究领域 相关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张宪文1934年出生在山东泰安。20岁时,他报考了北京、上海、沈阳的三所大学,却意料之外地被南京大学 历史学系录取了,大学毕业时,做好了去边疆从事考古工作准备的他又得到通知被留校了。张宪文坦言,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史这门课并不好上,该研究领 域学术著作少、论文少,舆论更是两极化明显。但张宪文并没有气馁,他发现从各地的档案馆、史料馆可以寻找到第一手的资料来自编现代史讲义,而且愈是空白点 多,值得开拓的空间就愈大。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张宪文开始对学科进行奠基性、指导性研究。1983年,他邀请了中国第二历史档 案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大学的几位学者,共同编著《中华民国史纲》。为了修改这部50余万字的书稿,大半年的时间,他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一 直伏案改稿。第二年书籍出版后,获得学界一片赞誉。

  今年的12月13日第二个国家公祭日,张宪文表示:把公祭日提高到国家的层面是对历 史最负责任的表现,然而,南京大屠杀并不只是发生在南京的地方性事件,更是人类历史上值得警醒的一页,希望未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能纳入到联合国公祭的范 围,由全人类共同祭奠,在牢记和反思惨痛历史的同时,凝聚起国家、民族的信念和力量。

  出版社

  不废江河万古流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 李 平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如果从那时算起,“汉译名著”已走过百余年,凡在世界学术史上有反响、有定评,在某一学科称得上里 程碑式的作品均通过“汉译名著”传入我们的知识谱系,其中历史类占了很大比例。这种出版传统延续至今。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策划出版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 书”,基本反映了民国学术的整体水准,其中收录的历史类作品达数十种,蔚为壮观。

  抗日战争是中国走向现代大国的真正起点,没有那一场最 广泛的社会动员就无法形成统一的国家认知,这也是我们特别关注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刚刚入选深圳读书月2015年度 “十大好书”,而且被许多学者推荐为值得细读的历史好书,它代表了近年来颇为值得关注的历史学研究中的社会史方向,大事件中的微观层面和普通人物得到了更 多的细致书写。这在我们今年出版的《抗战大迁移丛书》中有鲜明的体现,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也有自己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有西南联大这样的文 化长征。

  值得一提的还有商务的“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以《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论文化帝国主义》《反对单一语言——语 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和《新自由主义的危机》等图书为代表,系统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主要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的经验,涵盖了戏剧、艺术、电影、电视剧和新闻出版 等主要文化领域,至2015年底,这一套书将出到20本。这些书的作者多为美国之外的欧洲学者,从第三方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自身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博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论语·阳货》记载,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 木之名。”商务印书馆有悠久的博物学传统。1904年即开始推出一系列中等学堂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其中的《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等是当时最新、 最好的博物教材译作。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大型丛书《万有文库》中也包含“自然科学小丛书初集”200种,是普及读物的精品。

  在科学 技术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繁忙生活的时代,我们还能否像古人一样,体察《诗经》中的“杨柳依依”“采采卷耳”,观照唐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否还 有时间和心情关注一只鸟的飞翔、一粒种子的发芽生长、一朵花的盛开、一种树的秘密?这也许就是博物与新知类图书受欢迎的原因。2014年至今,商务印书馆 的博物学图书已形成“自然文库”“自然感悟”“自然雅趣”“自然观察”等不同系列。2014年已经有《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看不见的森林》等获得国内各项 大奖。被媒体誉为“博物三部曲”的《发现之旅》《伟大的探险家》《伟大的博物学家》出版后引起读者的广泛好评。

  今年出版的《草木缘情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阅读快乐,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审视中国古典文学的路径,而且也提高了我们与植物世界沟通交流的能 力。类似的图书还有《猿猴家书》《自然老师没教的事》《爸妈必修的100堂自然课》《昆虫脸书》。在前不久的“首届博物学文化”论坛上,商务印书馆决定创 办《中国博物学评论》杂志,以推动博物学在中国的复兴。

  一本书也许只是讲述了历史的一个细节,但一本本书的累积却可以奠定无形的坐标,让大众既可完成对过去的追溯,又能清醒地确认现在所处的时空,更是瞭望未来的微光。我们希望自己的书,既可以作为图书馆的学术积累,也可以成为每个家庭和个人的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图书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历史研究要走向大众

  李学勤(清华大学教授)

  我们常说要以史为鉴,怎么以史为鉴呢?这其实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人应该告诉大家的。一个学科、一项学术工作从确定一个课题开始,进行复杂的长时间的研究,最后总要把它写成文章、写成书。如果我们的学术成果不能跟公众见面,也就是学术工作没有尽到义务和责任。

  历史虽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与国计民生渺不相关,实际却是社会大众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何种身份,都会自 然而然地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兴趣。历史学前辈钱穆曾说:“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编写“大众化”“通俗化” 的历史作品,实际是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一方面吸收了国内外新的文献与考古资料,另一方面在语言和结构上下了功夫,算是很好的尝试。

  《抗战家书》

  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抗战家书》收录了张自忠、左权、戴安澜、谢晋元等抗战先辈的100余封家书。一封封家书背后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描绘出中国军民在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的心灵成长史,今天读来尤其心潮澎湃。

  和其它载体相比,家书有着鲜活的历史现场感。家书中既有高级将领一心保家卫国、恨不能为抗战死的爱国热忱,也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谆谆叮咛;既有战友间的同心同德,也有恋人间的款款深情……国破家亡之际的家国情怀、民心凝聚令人动容。

  家书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军民造成的战争伤害。这种伤害真实有力,不只是物质与肉体的伤亡,更是心灵上永难磨灭的创伤记忆,它提醒我们要不忘过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本书也真切再现了共产党人在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因为理想和信仰的缘故,尽管敌后的环境极其恶劣,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昂扬向上的,他们的侠骨柔肠有着气贯长虹的力量。

  《耶路撒冷三千年》

  找寻荣光与悲剧的根源

  刘苏里(万圣书园总经理)

  本书开篇即说到“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世界三大一神教,犹太、基督、伊斯兰,三教同源。“耶路撒冷是许多教派的共同家园,但每个教派都认为这座城市只属于自己。”三大一神教皆奉耶路撒冷为圣城,很不可思议,但却是一切荣光与悲剧的根源。

  在基督教与犹太教和解以前,书中主调是三兄弟打乱仗。从法国大革命开启散居西方的犹太人解放进程,到犹太、基督两兄弟最终和解,用去一个半世纪。伊斯兰 教创教,便以挑战基督教立威。西罗马帝国衰落后立基督教为国教后,东部成了迎击伊斯兰教的前哨阵地。双方且战且退八百年,直到君士坦丁堡陷落,地中海成为 伊斯兰世界内海。这一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直接促动了近代欧洲的形成,也埋下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未来五个半世纪冲突的种子。

  本书的另一条记述线索,便是分分合合之“合”的故事。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耶路撒冷,而现实的耶路撒冷只有一个,地上圣城与心中圣城的矛盾无处不在。关于耶路撒冷的书籍浩如烟海,但能将宏观历史与微观叙事完美结合的却并不多。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想象水草丰美的中原

  闫向东(科学出版社考古分社社长)

  这本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作者从大象在中国的退却来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环境的变化。有意思的是,他的观点从考古研究中也可 以得到印证。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曾发现多件象牙制品,6000年前的山东大汶口人则喜欢把象牙做成筒和琮。在甲骨文里有“象”字。罗振玉 等人认为,甲骨文里的“爲”字,从爪从象,意思便是古人役象以助劳。甲骨文的卜辞中也有一次狩猎获象10头的记载,可见殷商时的中原地区还是热带、亚热带 气候,水草茂盛。

  不过到了战国末年,思想家韩非子已有这样的议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所以,“想象”这个词的意思其实很直接,就是当年老人给孩子们讲自己驯服大象的故事时,孩子们只能去“想象”了。

  所以晚至战国后期,黄河一带的大象已经绝迹。森林的砍伐,大量的土地被开辟为耕地,当然还有人类对于大象的猎杀,对于象牙的偏好,都导致了大象生存环境的蜕变,气候的变化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

  袁 晞(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倾听两代人的声音

  我不愿在晚上读这本书。小名阿丽娅的阿里阿德娜是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大女儿,从小随父母在异国长大。青年时代的她怀着满腔希望回到祖国,哪知道等 待她的是十多年的集中营和流放,这期间父亲被处决、母亲在绝望中自尽,弟弟在战争的最后一年牺牲。当她1956年重获自由的时候,已经没有至亲。

  好在阿丽娅从来没有退缩,没有放弃,出狱后她不遗余力地整理、注释并推动出版母亲的遗作。

  母亲是这样致女儿的:“在严酷的未来,你要记住我们的往昔:我——是你的第一个诗人,你——是我最好的诗!”哪还有比这样的诗句更能表达母女情深。

  茨维塔耶娃的世界影响已无须赘言,阿丽娅的文字也是字字珠玑。不管过去了多少年,相信什么时候都会有人聆听这母女两代人的声音,真正的诗人从来不追求轰动效应,而是渴望知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