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隐藏的蘑菇圈(遆存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1日10: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遆存磊
《蘑菇圈》 作者:阿来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7月《蘑菇圈》 作者:阿来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7月

  蘑菇成圈,可谓蔚为大观,略有成精之意,因生生不绝,年年去而复回也。阿来写《蘑菇圈》,落笔在树林中点点生长的蘑菇,意在绵延久长的藏区文化,所以那蘑菇圈,是隐藏着的,却不歇地被人寻找。寻找的目的,非为保育,仅只牟利而已,这是实际的,亦是悲哀的。

  斯炯是“蘑菇圈”的核心人物,她是此圈的发现者,亦为卫护者。小说从“那个时候”写起,因为“那个时候,阿妈斯炯还年轻,还是斯炯姑娘”,她有过命运的眷顾,但其坠落更是出其不意,这坠落只是外力,斯炯作为承受者,默默无言接受。时代在斗转,斯炯置身其中,几乎不为所动,但主观的愿望在激流中,终究不能岿然屹立,那不与尘世浮沉的斯炯是否就要被汰除了呢,或许也不必,只更寂寞罢了。蘑菇圈从发现起,陪伴了斯炯数十年,多次临近被外人窥见的边缘,好在因斯炯的智慧挡在外面,不过,这小小的桃花源,在又一个新时代的欲望之流中,其命运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斯炯的平凡和善良,在于她面对时代的每一次微小波动,他人的直面要求或“折射”,都无力抵抗。本来,她有成为干部的机缘,只因为和尚哥哥的逃亡,化为泡影,重新回家务农,人生的路途不得变动了;斯炯生下私生子,其缘由并未挑明,但依情理及性格而言,虽未必是胁迫,但主动的可能性也不大,由他人发动,多半如此,不过从她后来的表现,对这样的结果她显然是愿意“受”的,不但心甘情愿养育孩子长大,且坚不吐露“他”为何人,即使面对逼问;没用的哥哥后来和斯炯生活在一起,事实上依赖妹妹养活,她虽略有抱怨,但还是安之若素,丢不下亲情,这样就这样吧;即使斯炯精心卫护几十年的蘑菇圈被人耍弄心机“侦破”,她“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踵而来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说话,也说不出话来”。

  如此看来,斯炯即使算不上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也是沉默的逆来顺受的大多数。她在时代的弯弯曲曲中无法随物赋形,也不至于被碾压得不成样子,只能处于中间状态而活,虽不能不向外力低头,但亦不会泯灭自我的心性与良知,所以,由她来发现及卫护蘑菇圈,是一个好的人选。

  蘑菇圈,是隐喻,藏区文化的隐喻。斯炯是藏人中的平凡一员,她与蘑菇圈结下如此的缘分,最恰切不过,她对其珍视、呵护,即使采摘且出售之,也要留下一部分给树林里的鸟儿享用,并保存菌种,正是对文化资源不竭泽而渔的态度。她保守蘑菇圈的秘密,不是自私,只因已看到村人采蘑菇时的粗暴做法,知道秘密若公开,什么都将会荡然无存,所以斯炯自觉地充当了守卫者。这守卫者的职责,一履行就是几十年,从黑发变为白发,时代也已换了人间,风气全然变了,由一种人欲横流演为另一种人欲横流,斯炯也全然搞不懂了,这隐藏的蘑菇圈在这样的懵懂中,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了。秘密的被攻破,拜新时代的新“机心”,这是斯炯防范不了的,即使事后解密,她也不能完全理解,旧人物遇到了新时代,没有法子可想。窥探者信誓旦旦,说不会去破坏蘑菇圈,而斯炯只是喃喃自语,“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们知道,是真的没有了。

  “我老了我不心伤,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一种文化的渐次消逝,是足以引起哀伤的。毕竟在以前的世界里,一声啼叫,“所有卵生、胎生,一切有想、非有想的生命都在谛听”,美好的过往,是值得怀念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