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森林之子的意象与母题——读柏广新诗集《我的森林》(张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0日10:21 来源:吉林日报 张伟

  广新的诗,我本不陌生,他来自一个群落,有人称之为森林诗群,在那个至今已经有些遥远的新时期的边缘显形,裹着一股凛冽的山风,从长白山大森林刮出来,成为当时更大范围和规模的诗歌潮流的一个单元,令诗坛侧目。这其中,广新的诗,给我留下了多为描写林区生活、抒发浪漫情怀的清新小品印象。再后来,时过境迁,大家目光四散,各奔西东,有执着者一直笔耕不辍且有更大成就,但作为题材特征而被命名的森林诗群,渐渐隐于星空。广新算是接力薪火者,坚守在林区,不仅身心,还坚守在森林诗创作的营盘,难能可贵。

  约十年前的某个机会,看到广新的诗集《我的森林》出版,印制精美豪华。记得当时带着对森林诗的某种期待,急切打开这本诗集,迎面而来的第一部分“我的沂蒙”,即给了我深深的触动。那个推着独轮车的倾斜着的弓形的脊梁,那个贫瘠而厚重的山,那个充满褶皱而滔滔不绝的河,在广新的世界里,构成了一个独属于他的基因图谱,那里有他的根,有他的魂。沂蒙山与长白山,沂河与牡丹江,是他的血脉相连的生命之链,他的路,他的情,他的世界从这里展开。我脑子里忽然蹦出一个词:原乡,对,这是解开广新诗歌乃至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这也可以理解了这本诗集的名字:《我的森林》,是属于广新的森林,在“我们的森林”的森林诗群落中的“我的森林”,这是广新的诗歌世界,这个世界有了厚度,已经不是一个清新所能涵括。这是十年前的印象。

  近日朋友提起,广新诗集《我的森林》又出了第二版,在原有基础上添了新的内容,我便找来。带着十年前的阅读印象,我再一次走进广新的诗歌世界,隔了十多年,还是被其中饱含着的浓浓诗情诗意所感染,被包围在对苍郁繁复的大森林的青春放歌和探寻生命之源苦难历程的中年沉吟的氛围中,一个敏感、多情、善良、坚定的人格肖像隐隐凸现出来。我好像触摸到了一些曾经很熟悉的却早已远去的人、事、物,我想广新放在这里的,不仅仅是诗,是以诗的方式摄取的情感、思想、精神的某些镜像,记录了在成长中积淀厚重、在复杂中葆有纯洁的内在世界和人生脉络与品格。

  在森林诗群中,广新的诗明白晓畅,直抒胸臆,像山口的风呼啸而过,特征明显。在带来阅读快感的同时,我以为有几个意象和母题,既有广新的独到之处,又有着森林诗群的共性特点,不妨一说。广新诗中最具独特性的意象,就是那个“向前倾斜着”的“弓形”的“脊梁”(《走出沂蒙》),那个“树皮粗糙苍硬”的“老柞树”(《我的父亲》),这两个意象都是在描写他的父亲。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是古人诗法,说的是诗之三层:言、象、意,而诗者,用语言塑造意象来蕴藏象征意义,意象居于中心位置。这个沂蒙山的弓形的“脊梁”和那个“粗糙苍硬”的“老柞树”,作为两个意象,既寓意着父亲对苦难和人生的选择,又是沂蒙山和长白山的历史连结,既有广新的父亲崇拜,又是一种对根的找寻。浓重的情与思都包孕在这两个意象之中。这是广新所独有的。

  抒写大森林和林场生活,占诗集的大部分篇幅,有相当数量是对大自然的歌吟,而我更关注早期林场生活的诗,那些对生活和劳动的赞美,有着很深的时代痕迹。如提着“突突作响的油锯”的“伐木小伙”(《春天来到林场》)、“采山少女”(《采山少女》)和“养鸡的大嫂”(《森林鸡》),这些可爱的劳动者意象的塑造,洋溢着林场生活气息,抒写着普通劳动者的美,满是青春气象,清新灵巧舒放。这是当时森林诗群作品中所共有的特征。

  由于有了“沂蒙”,广新的森林诗就别开生面,有了向纵深的掘进,也就铸造了他的诗的分量,成就了他在森林诗群中的个性。回到我十年前第一次阅读的感悟:原乡,这是广新森林诗的第一个母题。广新通过一个又一个意象的营造,表达了他对沂蒙的诗思,是对自己生命之根、历史之根、灵魂之根的追索。这一追索是多面的,既有现实一面,又有历史一面,更有精神一面。今天是昨天的未来,明天是今天的未来。他以诗的形式来追索,这一现实的脉络里有血缘和人性的认同,历史的脉络有对战争、饥饿、贫穷和苦难的思考,精神的脉络有对抗争、生命、希望的坚定信念。这些追索在最根本意义上,支撑着他一步步从内心构筑的“原乡”走向一个又一个或有“痛苦”或有“惆怅”但一定要坚定走去的明天。这个诗的“原乡”是广新的终极关怀。

  第二个母题,是对劳动的赞美,这是广新森林诗的早期特色之一,也是森林诗群共有的特征。提炼出“对劳动的赞美”这句话的是崛起于吉林敦化的森林诗群领军人物、著名诗人李广义,代表了森林诗群诗人们经过岁月淘洗30多年后的反思。这一反思具有多重含义,首先,赞美劳动无疑是人类艺术的永恒母题,诗经中的风吹了几千年,且还要吹下去,是美德。二是那个新时期的边缘阶段,新诗潮勃兴,盖以观念领先,启蒙与祛魅成为时代主题,彼时的森林诗群在安静地吟唱劳动,居山林一隅,后有成器者如著名诗人张洪波,是走出森林的结果。三是所歌颂的劳动主要是伐木支援国家建设,资源与生态意识还不是主流,这是森林诗群的历史局限。广义的思考是深邃的,这样的反思也还没有完,也不尽一致,这正是其价值所在,可以启迪来者。广新的诗集在选择上能够看出来有意图,既有延续性又有选择,可以想到他的目光及处还很深远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