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去日留痕》:在岁月与生活中掇菁撷华(朱丽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9日09: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朱丽秋

  报告文学的体裁特点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以文学的手段反映现实生活;报告文学的创作素材必须通过采访取得。因为这些自身特点,报告文学的创作有着相当的难度。杨海蒂的报告文学创作活动进行得得心应手、有声有色,这让我产生了好奇心: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她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能力和底气?

  在最新出版的《去日留痕》自序中,杨海蒂这样写道:“对我而言,在一切的艺术魅力中,文学的魅力最强烈、最深刻、最隽永。文学,让我魂牵梦萦,无法割舍;写作,源于内心的召唤,无关其他。捧书之时,执笔之际,我的心灵才会感到真正的惬意。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追寻高洁的圣者灵魂,赋予生命以更高的价值,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我相信,这些文字记录下了她真实的理想追求。杨海蒂曾当过金融白领,担任过报刊记者,还曾兼任省歌舞团节目主持人,出演过影视剧……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积淀,为她从事报告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日留痕》中的作品风格多样。《家国天下》《大山的儿子》《痛苦不是白忍受的》《纵横天宇》《伊甸园山庄里的守望者》《她要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等作品中的主人公,有文艺界名士、有残障人士、有商界精英、有爱国台胞,更有为了人民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英年早逝的共产党基层干部。对于各行各业气质各异的男女老少,用文字来一一把握并不容易,杨海蒂却能再现出他们的风采。

  杨海蒂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开篇起势较高,单从文章的命题上就可以领略得到。她尤其擅长于在报告文学中融入散文的写法,在《走在天地间》《黔南三章》《景东散记》《大美莱州》《在这片土地上》等篇章中,她用细腻的散文化的笔触,将各地风土人情一点点浸润出来,皴染成一幅幅巨幅的风景画。

  人文情怀已经融入杨海蒂的生命和血液。《去日留痕》中的很多作品,具有比较强烈的人文精神。杨海蒂时常关注边远地区的孩子,时不时会把自己的心意打成包裹寄往遥远的藏区……正是这般悲天悯人的人文素养,她才可能把温婉细腻和开阔大气融合到一起,她的作品才能在理性中透着生动。

  《去日留痕》是由岁月掇菁撷华集起的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风华岁月将杨海蒂的作品沉淀得素净、雅致又大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